扭曲孔子思想的後代儒家學說真的會害死人

Keui wrote:
以現代來說你畢業不是去科技產業上班就是考公職比較多

科技大學或是專科那更不用說了

似乎其他行業都無法與政府教育+企業串勾之下拼比(當然也有人找到他的志向目標非升學,但是比例來說不高)

最近有一篇新聞說大部分學生畢業以後不知道為什麼要讀這科系
或是讀了這科系之後做的工作卻不是此科系。...(恕刪)


所以?......

個人自由意志的選擇,怪別人咧...

沒有個人意志就只好聽別人的,怪別人咧...

不敢為自己的理想跳出去,怪別人咧...

這世界好像就是這樣,怪別人永遠是最佳的藉口...
Shuuta wrote:
So...有差別嗎?...(恕刪)


這個回應離題了~

故我沒有意見謝謝~~
Keui wrote:
歷史上法制的國家都很強盛,治安好,為什麼沒有皇帝承接下去。

有人看法和小弟一樣的嗎???...(恕刪)

英國不就是帝制,還有不少呢,
日本,泰國,瑞典,玟萊,中東歐洲還很多.
Shuuta wrote:
所以?......個...(恕刪)


我文中沒有什麼都怪別人謝謝

我討論的事儒家思想影響到中國人(結論是幾乎沒有)

個人自由意志的選擇,怪別人咧...您想做啥就做啥嗎?不會被限制呀?(那我很羨慕您的家庭)

沒有個人意志就只好聽別人的,怪別人咧...(你國中高中的夢想是啥?現在有做到嗎?那你求學過程都是自己選擇的嗎?)

不敢為自己的理想跳出去,怪別人咧...(你有理想嗎?成功了嗎?)
只能說各自家庭環境不同吧~至少我做到父母認為的孝順了

我討論的事儒家思想影響到中國人(結論是幾乎沒有)
我討論的事儒家思想影響到中國人(結論是幾乎沒有)
我討論的事儒家思想影響到中國人(結論是幾乎沒有)
我討論的事儒家思想影響到中國人(結論是幾乎沒有)
我討論的事儒家思想影響到中國人(結論是幾乎沒有)

我中間只是拿我自己當小例子來討論~
就開始離題了

果然打嘴砲是最爽的~主題都不稍微看一下再回文~

結果後面討論串都在砲我~沒意義~謝

我沒用或是各位很厲害那都不是我所要討論的~請看清楚主題~謝謝

部分網友你家有錢或是你出社會很成功不關我事謝謝~

我需要的是對主題有意義的批評與指教(謾罵我也接受~但不是嘴砲的漫罵)






在同意不過了~~
孔學就是建立在"階級制度"上來求得和諧
雖然現今沒有明顯的階級制但還是普遍存在於家長對子女, 老師對學生, 長官對部署等等上面
什麼時代適合什麼樣的思想
古代窮困生存不易, 都是一大家子好幾十人住在一起彼此依賴而生存. 每個人意見不合那是要怎麼去管理?以哪個人的意見為主?所以那時代, 階級是需要的, 西方在古代也是專制的階級制
本人在國外住過幾年, 深覺得墨家學說的"兼愛非攻"跟現今西方推崇的"愛,和平,平等"思想是近乎同等的. 墨家強調愛身邊的人如同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 正如同我們都會對外國人無私的愛感到訝異, 為何他們能對領養的小孩如同血親般同等愛待? (我不是在講名人的領養而是自身經歷). 西方的父母和老師對待子女和學生就如同朋友一樣, 不會以孝道或尊師之姿來壓迫別人. 講到孝道, 在英文裡根本就沒有這一詞. 只有中國人把孝道當寶, 用此壓迫血親的下一代來強調自己的地位和特權, 而這些被壓迫的下一代久而久之也被洗腦認為"為人子女不需要被父母尊重"是天經地義的. 不過社會進步和生活富裕後, 中國的孝道將會受到極大的考驗. 因為個人自給自足, 不需要在依賴大家庭而生存了
墨家思想在當時並沒有被延用是因為對那窮苦時代的人來說太過理想化. 而孔學的階級制和繁瑣禮教較符合人原始的自我優越感和張揚虛榮之心. 不過當然各有各的好處和壞處, 但就以孔子注重"地位及天命"而認定人皆被付予不一樣程度的尊重且要認命這來將我就很

抱歉原本這篇的"儒家思想"應改為"孔學"才對


題外話
另外我想補充的是事實上很多帝制國家, 他們的皇室是"傀儡"而已
要不然就很可能會像泰國那樣紅黃衝突了~
camilkuo wrote:
在同意不過了~~儒家...(恕刪)


謝謝終於有人能看主題回文了~

92樓的網友已經幫我解惑了

是我誤會儒家孔子老爺爺了(不過他也絕對不是後代說的聖人)。

還有您提到的老外是不會把孝道掛嘴邊約束別人。
Keui wrote:
是我誤會儒家孔子老爺爺了(不過他也絕對不是啥聖人)。...(恕刪)


唉,在92前的回文都沒看呀

他當然不是聖人,他也沒說他是聖人,是覺得他有道理的人講的,
你當然可以不用意!
goodversion wrote:
唉,在92前的回文都...(恕刪)


謝謝我已經改正
所以我意思是說我誤會他了阿

是後代的人把它神話~或是竄改儒學本意
造成現代人所認知的儒學跟他老人家本意有出入

我記得寫論語跟他老人家一點關係都沒有吧
很多故事典故很多也是後人寫的~他甚至沒講過



Keui wrote:
謝謝終於有人能看主題...(恕刪)


樓主很有自己的想法,不錯不錯...

但是每件事情都有不同的面象,多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更多的收穫

......
心學

知行合一

...................
Keui wrote:
所以我意思是說我誤會他了阿
...(恕刪)


那你可以試著改一下標題,不然會繼續有人砲下去

我只能說,對於倫語或道家思想沒有了解,而誤會的人很多!!
真的了解後你會覺得,其實他們的思想不錯!!

Keui wrote:
我記得寫論語跟他老人家一點關係都沒有吧
很多故事典故很多也是後人寫的~他甚至沒講過

...(恕刪)


沒錯呀,但是是後人受教後,把他的想法寫下來!!!

古時候對於"記錄"這件事很不注重,大多是口耳相傳,結果愈傳愈扯,
有幸他的弟子把他寫下來,至少沒有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