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錢淹腳目 那是個什麼年代?


無心的錯 wrote:
常聽到 台灣錢淹腳目...(恕刪)


會有這樣的年代

有幾點因素

1.台灣代工的品質,能力受到肯定,所以外銷訂單不斷

2.匯差比,當時美金跟台幣比1:40,台灣又以外銷為主,自然錢滾滾來

3.因為外銷澎湃,刺激國內消費意願,連帶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以前容易,現在難的一些原因

1.代工市場慢慢被對岸或東南亞取代

2.台幣,亞洲貨幣升值

3.次級房貸等影響,歐美人大多以借貸過生活

4.由於賺的錢不多,自然消費意願低,連帶影響國內消費意願

5.由於微利時代來臨,資方又不願意自身做起降低開銷,只好巧立許多明目來壓榨員工
以前一各工作可能可以做到退休,現在人人都有居安思危的觀念,只要條件好就跳槽
公司的不穩定,也會牽連整體的競爭力
那個年代的高速成長,有不少是小蔣後期的政府規劃,李登輝時代時,政府還是沿用小蔣時期的政策,不過李登輝後期就開始沒落。

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仰賴政府的能力,以前小蔣時代,政府可以專心規劃未來藍圖,後來每天忙選舉後,政客90%用來準備選舉連任,10%用來規劃最多8年的藍圖,不同人上台,政策立轉彎,沒有政府來做長期的規劃及支持,台灣經濟單靠個別企業自然打不過人家韓國、新加坡。另外公營銀行民營化也是問題,以前公行可以配合政府政策資助相關行業,現在的銀行不把企業吸乾已經算不錯了。

印象很深刻.
那個時候我在唸研究所,
想追一個國小同學,
她銘傳商專電算科畢業,
沒三年換幾次工作後,
月薪六萬五,
還在月領兩千津貼的窮碩士只好打退堂鼓.
老哥在新竹市買房,
七十坪地的別墅買三百二十萬,
同一社區一百八十坪地的別墅一年前才賣一百八十萬.
依照長輩+朋友以前跟我說過的情形~
那個時候月薪五萬叫做賺太少!!
月薪三萬叫做:你是一邊讀書一邊打工的嗎?
在那個年代裡~肯做真的是有飯吃的~~~
而且只要賺一段時間!還能買房買車呢~~~~~~~

基層公務員在那個年代~
偶爾還會被人瞧不起.......
我朋友說:
他們村莊以前還有人故意拿一疊鈔票~
跑去公務員的面前炫耀說:你賺的有我多嗎!?
不過那個人~現在過的也沒多好就是了.........

反觀現在~在南部...月薪五萬叫做收入很不錯~
月薪三萬叫做收入還算OK~~~
月薪兩萬多叫做收入算勉強接受.....
要買房買車.....真的要很拼......
大學時~在實習期間有認識一位姊姊!
她跟他的老公+小孩~
是跟公婆以及老公的哥哥+大嫂一起住!
一間三房一廳的公寓擠了8個人......
因為他們家裡有人失業+收入不多~
所以沒辦法負擔房貸........

只能說:以前跟現在真的差很大~~~

stanphill wrote:
在台灣,現在只要講"...(恕刪)


開公款 去玩~

這個我知道

每個單位有預算 簡單的說 不花光

明年就沒得玩
幸福快樂是你要追求的,金錢是跟隨著你的幸福和工作而來的,而不應該引領你的工作
如果當年不開放去大陸投資讓那些台商出不去,現在台灣經濟會不會好一些
alberthk wrote:
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仰賴政府的能力,以前小蔣時代,政府可以專心規劃未來藍圖,後來每天忙選舉後,政客90%用來準備選舉連任,10%用來規劃最多8年的藍圖,不同人上台,政策立轉彎,...(恕刪)



沒錯

自從某一陣營成立出現後,台灣就變了,台灣內部開始分裂...也開始走下坡

1979年老鄧開啟了改革開放..
1988年小蔣才過世..
那段期間開放了老榮民探親.但也僅止於此,
當年電視報紙全是一家之言,大多數人根本不了解大陸
僅有的"黑貓白貓論"到台灣報紙也是極盡嘲諷.
若李要走老鄧的路線,應該也是封鎖吧..
我現在還真希望能夠早知道小鄧的想法..
可那時他可是匪徒啊,報紙都沒有,別說電視網路了.

當年台灣吸納了全世界低階的工作..
我曾做過裝魔術方塊一個3塊錢.後來跌到5角.
電子零件做的更多,一個都是以角計算.
那時即使是一個小學生都可以工作養活自己..
只要有手有腳就行了..

現在大量低階工作流向金磚四國..
當年的巴斯光年在第一集還是台灣製,
現在要找一個台灣生產的玩具都很難,7-11全是mic
我估計這樣低階的工作流失的可能也近百萬..
(沒有看到正式統計,只能憑感覺估計)

斷然開放之後這些人做什麼? 有想過嗎?

這些年來,這些工作依然全數跑光了,
年輕人也在這時全數變成所謂的大學生..
以前的工作要他們回來那不可能了,即便回來你們也不想做.
我在大陸鄉下有看到我小時候一模一樣的工廠,要去嗎?
只能希望年輕人有了更多訓練,去搶其他工作回來.
也沒啥好緬懷的..
前一陣子看到新聞,英國人30年來底層人員收入只增加6%
他們也夠開放了吧.全球化難檔..

以前工作機會沒有天,
跳阿跳的抓不到機會,信息封閉要知道怎麼發財的沒這麼容易..

現在工作機會沒有地,
死命抓的一點點機會不放,掉下來可是沒有底的..

胡市長的同學寫"地球是平的",也請他到台灣來過..
他似乎變成了全球化開放的標竿了,

但我看到書上最後一頁是:"天佑美國",而不是美國人發了.
我想台灣面對全球化的衝擊,我也想:"天佑台灣",而不是台灣人會又發了
CADER 論壇 http://cader.tw
奇美許文龍前幾年公開說過:

由於其他面板廠後段都在大陸組裝,成本比奇美低
造成別人大賺的時候,奇美小賺
別人小賠的時候,奇美大賠
所以奇美不得不外移去中國大陸


大部分外移的台商和產業,都是在台灣混不下去,不得不外移!

那時也是有消耗資源環境換取成長 ,
把後代子孫的錢先提來花 ,
反正債留子孫~免驚 ?
現在當幫前輩還債吧 ~

我只確定我們會還的比日本快些

真的跟專不專制無關 ,
就是跟上風也有金錢炒作了 ,
老媽也說那是個台幣很大的年代 ~
匯率 40=>20 前進的年代 ,
前期代工後期玩金錢遊戲的年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