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台灣^^ wrote:
就算是正史的三國志好了,西晉源自曹魏,陳壽一個西晉史官,也沒有褒曹抑劉。這應該與曹操沒有多少好的可寫、劉備沒有多少壞的好寫有關吧。
中國開始重曹輕劉,應該是從毛澤東開始吧。再加上對岸的學者有點想破舊立新的感覺,想說尊曹,自以為與古人不同、自以為新思維。
但說真的,要我相信離三國兩千年的現代學者看法,我到還比較相信六七百年前的羅貫中。
更別說樓上有人是因為姜文的關係,而偏向曹操了~~
這個個人沒有研究。
至於偏誰,其實也不是這樣說...
東漢末年會如此,表示漢室劉姓已經衰敗到某種程度了...
打著復興漢室、所謂大統是何人?
劉備。
不管是以前改朝換代,還是現在政黨輪替,都是當時大家看不下去的結果。
從這個角度去看,劉備的臉皮不可謂之不厚。
(當前就已經夠爛了,還要支持相同爛體系出身的頭頭拿回大權?)
就實際歷史上的觀點來看,曹魏、孫吳、劉蜀,哪邊將才群眾比較多?
這也表示,自以為承繼大統才是正確的人,只是少部分人而已。
況且也不是大家都吃劉皇叔虛偽演戲的那一套。
所以劉蜀那派的粉絲,並沒有羅貫中先生想像中的多。
如果真的是正道,也不會設計招待自己的劉璋、謀奪人家的家產領地吧?
喝謊言欺瞞奶水下成長的孩子,不容易相信外界的真相。
說別人不敢面對二戰罪行,自己不也竄改戰史教育孩子?
愛台灣^^ wrote:陳壽對曹操的評論:「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搜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闃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就算是正史的三國志好了,西晉源自曹魏,陳壽一個西晉史官,也沒有褒曹抑劉。這應該與曹操沒有多少好的可寫、劉備沒有多少壞的好寫有關吧。...(恕刪)
這叫「沒有多少好的可寫」?
愛台灣^^ wrote:學者雖然時代距離較遠,但做研究總是有考據,不是信口開河。小說家則是天馬行空,愛怎麼編就怎麼編。居然有人會去相信小說家的「文學創作」,真叫人笑掉大牙。
…但說真的,要我相信離三國兩千年的現代學者看法,我到還比較相信六七百年前的羅貫中。...(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