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能力拿多少錢辦多少事吧~世界的很多事不是都這樣走~工作為什麼不能這樣走...但也要了解自己有多少本事啦...------------------------------------最近在新公司剛滿一個月!制度~同事間互動~都比之前好太多了!但...原本打算三個月試用期後才交接給我的事在滿一個月就都給我了...原因:1:有一位新人(要外派駐廠)要來~是要去大陸的!掛的職位比我高一等~當然薪水也會比我高!2:產線有點問題~必須調度人手去處理那裡的問題!3:覺得我撐的住~只需要一點時間來熟練...其實有點難過~感覺未來都會榜死在基層偶爾接接主管分派的case做分析~跟面試時有一點點出入~雖然感覺他們認為我ok~但又感覺在這裡升遷加薪有點難...會把專案給我處理但基層事我必須先做完~沒辦法!部門滿編了當然不會有人手做我現在做的事...(也因為我只是一般私立科大畢業~語文能力也不強吧!)只好努力學習然後再次提升...算一算也28~29歲了...試用期還領不到30k...這次遇到挫折讓我報名英文補習班和考更多證照及關注在職專班研究所...最近高層主管還希望我跟那位外派新人做輪流外派...明明我職等比他低~而且面試只說我可以出差對岸1個月左右而且一年可以2~3次以上~但外派目前沒辦法...不只女友關係也有覺得一但外派永遠外派了!但因為這次的問題又讓我覺得...是不是跟女友一起移居別的國家做長期外派或是直接在那工作生活也是不錯選擇@.@--------------------------------------遇到逆境...沒辦法!在臺灣~還能怎麼辦!不爽就別在這~太平洋沒加蓋~我把你們(員工)當人看~這都是一些經典名言~--------------------------------------上一份工作因為部門一位前輩...非常非常領的不多但比我多很多...但也不到35k啦!在那一年多快二年的日子裡...只要有關部門的案子和case!有3/4都是我處理和簽名!那又怎樣...老闆和經理還不是放任他每天走來走去然後找一堆藉口說又沒人跟他說!他沒看到發生什麼事...不知道怎麼處理!開會或平常經理及一些部門組長只會噹我~因為都是我在處理和發現問題...但當自己處理越多懂越多學到越多...就是自己的!也訓練了EQ和人與人的處事方法~在我抽身離開後~情況還是一樣~而且更嚴重!使公司內部外部都出現越來越多問題...說真的那些4~5年級都賺滿滿的錢~房子好幾棟!公司沒人就找外勞或是沒訂單倒閉~那又如何!?反正死的不是他們~頂多領不到公司的退休金~導致工作消極~沒事找事鑽看起來很忙但讓正事停擺~----------------------------------------------------------------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經驗!當然...看過前面和之前其他討論串很多先進前輩的討論!臺灣好像越來越差了~必須想辦法讓自己變強一點...好離開這裡!
小弟做為六年級前段班的人也來感慨兩句~既非科技業人士也非傳產業人士,但做為有很多機會和各產業打交道的傳媒廣告產業的我覺得台灣的經營者/管理層"很聰明"但聰明得過頭了,連不適合用"責任制"的產業也在亂搞責任制,台灣現在搞的責任制在我個人看來充其量應該叫"有台灣特色的責任制",與"責任制"已不甚搭嘎 ,間接也讓"責任制"遭污名化 ~由我個人經驗說起,那年大學畢業進入家在我們這小圈裡牌子老、口碑不錯、頗有規模糢(說來見笑,也就30餘人,但在我們這小圈圈已算很可以了)、重點是工作環境好,兩百多坪的辦公室就我們30多人,空間設計要擺在十餘年後的今天可能很多公司至今也無法比、當時做為新進助理的我們這票7、8個沒有按學歷分薪資這回事,也沒有22K( 因為根本不到,這小圈除非在學生時代就已拿獎,否則沒有叫板喊價的權利,不要說權利,資格都沒有,留洋回來的也一樣,當然我們自己都知道這行 in house的價即便混到管理層也就月薪二三十萬,但陣亡率也很高,不到一年近2/3的男女同梯皆陣亡,後來回想系主任說的,這個行業淘汰率很高,真能熬過五年就表示你適合幹這行,我想應該也適用在其他行業)~有的是什麼,除了熱血/情外還有什麼?是的,有的就是責任制 、有的是沒有上下班打卡(只要你有本事兩三天不見也沒人理你,但該交貸的時候別拿爛貸充數)、有的是沒有加班費、有的是不忙的時候不是要你去公司的吧台大視聽室看國外作品就要你別待在公司去看電影、看展覽、看別人眼中的閒書、去玩去觀察、去參加些一朝九晚五上班族放假時偶爾才從事的藝文活動、有的是閒的時候幾個部門的同事把公司當網咖用的區域網內連線對戰,忙的時候一人身上同時背三、四個案子,連喊累的時間都沒有,比起當時在媒體圈的同學的薪資低也更操,但是至今我依然很感念老東家的養成教育及積累能量的歲月~不知道,現今台灣讓老員工感謝的企業,所剩幾何? 經營者、管理層是有該好好檢討的空間 ,但年輕朋友們也有自我檢討的空間 ~
沒這麼悲觀吧 樓主!以小弟來說本人工作剛好滿八年參照那個PTT的統計表 8~9年的平均年薪資是超過146萬 標準差是50多萬 也就是大部分的群體都在年收90萬以上假設26歲開始投入職場 這樣也不過35歲 35歲的青壯年年收基本超過百萬 這樣就算不滿意 應該也可以接受吧?
jd20112 wrote:製造業怎會沒有責任制...(恕刪) 若是已經升到中階主管或以上,那個行業會去領加班費?有才是奇怪的事。中高階主管會在這裡抱怨22k或沒加班費嗎?有在這裡抱怨22k或沒加班費的中高階主管嗎?找工作時肯找傳產嗎?還是只想找高科技業或坐辦公室吹冷氣?很多傳產的待遇比現在的高科技好,肯多流一點汗去應徵去從業嗎?若是競爭不過別人搶不到好工作,要怪誰?別以為現在的學士文憑有什麼了不起。入學十幾分就有資格了。
jd20112 wrote:沒別的意思,只是闡明責任制也會出現在製造業,只要是工程師以上,"通常"都是責任制 你指的「通常」是多少比例?那些你指的「通常的責任制」工程師月薪是在那個範圍?用來反駁我的說詞,你的解釋太模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