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台灣網友說,大陸居民住宅用地只有70年使用權,所以不能在大陸買地。我針對這種說法交流一些:大陸所謂私人產權住宅,其實大多都是90年代后才有的。我到目前還沒有見過1990年前的房屋產權證。所以,我到目前為止,我也沒有看見過一本產權證接近70年到期的。哈哈,這其實是當然的了,中共建政到今天都不到70年,怎麼可能有接近70年到期的產權房呢?
問題來了。大陸從70年代末期開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又是從深圳開始的,從深圳開始的最主要考慮因素是因為靠近香港。深圳當時是個經濟特區,經濟特區就搞了一些非常特別的東西,比如說:商品房就是從深圳先開始搞的。最早的商品房其實是賣給香港人的。當時,剛剛開始搞改革,深圳當地土地管理部門也沒有細想將來會發生什麼情況,居然弄出了一些只有20年、30年使用權的商品房。現在這些房子的土地使用權有一部分已經過期了,到目前為止,這些房子沒有任何一間房被國家收回去了,香港同胞們都在舒舒服服的用著。當然,這些房子的土地使用權,最終怎麼解決的,到現在我們也不清楚是怎麼回事情。國家隨便說收就收回去,這個是肯定不會發生的,大陸的《物權法》早就通過了,就是防止這種事情發生的。坊間大部分的傳言是:可能將來70年使用權到期的時候,每個屋主隨便交一點稍微意思一下就可以再續上70年。這個問題除了深圳那一批房子使用權特別短的到期了,國內其他的都還有幾十年的迴旋期。
再換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大陸正是由於名義上只有70年使用權,所以每個人都不是最終的土地主人。大陸的政府就沒有辦法向每個人收物業稅,這個稅在土地私有制的地方都是收的,而且是根據住宅的市價按一定的比例交給政府的。新加坡物業稅是4%,台灣的物業稅是144平方米以上的房源徵收0.8%~1.5%,而且現在台灣政府為了打房並且合理引導產業的投資方向,很可能還要上調物業稅。就按1%算好了,相當於每隔100年就要重新買一次自己的房子,如果台灣上調到2%,是不是相當於台灣人每隔50年就要重新買一次自己的房子。大陸即使真的70年國家說收就收走了,其實也比新加坡好太多了。新加坡的情況是不是相當於只有25年使用權?
soarer2k wrote:
我溫哥華鄰居都是一拆...(恕刪)
額,其實我也有同樣的情況,我家也有套在市中心的老房子一直沒拆,年年聽說這一塊要拆就是不拆,其實早盼著拆了,可惜來做過調查就是沒半點影響,哎~
-----------
其實真心覺得有些人的看法過於偏頗,中國你說不搞這些建設吧不把城市搞的漂亮整潔和美觀吧肯定更多的人說中國看著髒亂差待著渾身難受,很多老房子連廁所都沒有,公共廁所也挺髒的,要說中國這幾十年不搞建設看著就跟印度一樣,真叫這些人跑印度去待幾年試試,我估計待1個星期就受不了要回去了~
真的城市建設到今天這個地步不管你說人的素質還是軟體還有待提高但起碼硬體這一塊你先住的舒服哪不好,非要又臟又亂看著才好?非要說這些建設徒有虛表才覺得客觀?難道中國人住在像印度那樣的環境才有人文素質,住在好的環境里就沒素質?印度人絲毫不顧及在大街小巷隨地大小便然後街道上垃圾滿天飛天天民主的口號喊的響才是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
前面有台灣的朋友還貼中國落後貧窮的照片說中國如何如何,這方面沒有誰不承認,中國也有那種比印度好不到哪去的環境,但是中國地方大總要一步一步來嘛,城市建設和當地的經濟總要有個先後順序,哪個國家開發是同步到位一下子都到發達的地步的?美國開發西部日本開發北海道也是後來才進行的~
其實我也不希望大陸的人把什麼城市建設到處去貼要讓別人承認你,我覺得建設的好國家發展的好人民幸福壓根不需要你去主動給別人宣傳,別人有眼睛有心是能感受到你的進步的,中國未來變的更好不管是建設還是人的素質提升上去之後到中國來的外國人多了自然就感受到你這裡的好了,不需要你去天天做宣傳別人都會主動幫你宣傳中國如何如何的好~
像美國人日本人會在其他國家的論壇到處貼他們的城市建設和人文素質嘛,哪怕美國也有髒亂差的街道和不好的地方也壓根不影響別人對美國的看法有錢有能力能移民到美國去還是會去嘛,日本也同樣的,你說日本好到一點缺點都沒有嘛,生活久了也能感受到日本社會有他不好的地方,但整體來說日本的優點也是很明顯的,值得學習的地方也很多,日本人也並沒有天天宣傳自己多好多優秀,這些東西壓根就不需要你去宣傳,當你的國家整體實力到了一定地步自然就在世界有了影響力被別人所尊重了~
中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是值得自豪的,但同樣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同樣中國是一個大國,生活在大國的國民也應該對於別人的批評哪怕不客觀也應該有包容的心態,沒必要看到哪個人說2句中國這不好那不好就和別人爭論,我覺得中國人在國家強盛起來的時候更要有一顆大國的胸懷和包容的態度看待別人對你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