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有人會認為大陸貨就"一定"是爛貨的嗎???


神戶齊 wrote:
那韓國有沒有啥極致工藝的

泡菜工藝我知道很強XD

輸出的泡菜妹也都很不錯,很有SOP的味道
韓國的戲劇也滿有名的,國民外交都靠那個,連日本都被打敗

SONY也知道三爽是很強的勁敵

所以,不要有產地情節或是敵視某個國家比較好
若是不嫌棄我這個朋友的,到msn聚首吧~ arda.arda@msa.hinet.net
KIA最近很像也有車子在ADAC撞出5星的成績了
當有一天全世界90%的東西都在世界工廠生產的時候,你也沒啥可以選擇的了。(可能嗎?)
惡魔戰牧 wrote:
很多貿易商明明知道這引進來的東西不是高價品 卻用高價品的價位去販售
才是一堆問題...(恕刪)

+1

MILD12 wrote:
這位開板的仁兄,想必你一定沒聽過1.2.3.4.5的故事吧! 日本人做事是照著步驟來:1-2-3-4-5
台灣人是1-2-3-5 大陸人是1-5 小的在大陸電子廠當了3年的科長 對於大陸同胞的無奈 只有一個 字 "懶"
真的是很懶 機台有問題了再叫,當班的作業員也不去處理,當然出來的成品會有問題,一包垃圾放在角落放了一星期
你沒叫大陸人清掉它永遠都是放在那裡
在來是他們對科技業的認知就算是在大陸的大學生也不如台灣的高職生的臨場應變能力

PS:如果說是管理人員的問題,那我跟你說,大陸沒救了,就現階段而言,日本.德國.美國.韓國.台灣.........還有多倒數不輕的知名企業與廠商在大陸設廠,出來的成品不良率 ...(恕刪)


又要馬兒好 又要馬兒跑 又要馬兒飛奔萬里 又要馬兒不吃草

很想請問一下一些逢陸必反的人:
假設你是出生在大陸無產階級,工作是苦力勞動藍領階級的,
我是外商,給你非常非常壓得很低的工錢,
很沒人權沒尊嚴的辛苦工作但一天薪水卻不到100元台幣,平均1小時10元,
但嚴格的要求你非常認真的工作和做好品管,試問有可能出產有品質耐用的產品嗎???
你會實幹猛做而不求有很好的報酬嗎???如果你沒有抱怨,也不會覺得心理不平衡,
又能生産出品質足以媲美日貨又價格比日貨低幾倍的,恭喜你,你可以當神了,那時候你絕對有資格來做批評。

請MILD12記得回答我以上的問題

因你所得到的收穫和努力不成正比,
相當然而,你的工作態度一定低迷,產品的品質就會不夠穩定。
因爲有沒努力一樣得到很少的薪水,而且勞工的基本權利沒法得到該有的保障。

很顯然的,一分錢一分貨,相同的道理,薪資福利佳當然工作的態度也不可能太馬虎。
很幸運的是這些逢陸必反的人出生在臺灣,
不然下世換換出生地換你出生在大陸的窮困人家當苦勞工資超低又要求嚴格的就知道那種感受了
所以,做人不要太偏激。

我爲何要生氣呢?從我的言語判斷出來嗎?你也太小看我的寬容了,哈
就事論事而已,有沒有得到啓示就看你自己了。

強烈推薦冷血動物去看這本書
書名:經濟殺手的告白
原文作者:John Perkins
譯者:戴綺薇
所寫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亖兦劜卪夨亣冄卝灬≈
中國貨的確就是濫, 可是便宜摟. 畢竟陽春麵不能跟拉麵比, 價格有差.
系統結構偵測器 wrote:
+1另外,很想請問一...(恕刪)


看了那麼多篇也沒幾個說大陸貨就一定爛,只是多數人還是能避免就避免,這就是現實。

"很幸運的是這些逢陸必反的人出生在臺灣,不然下世出生在大陸的窮人家當苦勞就知道那種感受了,所以,做人不要太偏激。" 消費者買東西應該是不會考慮這些,現實就是現實,產地情結也不是一二天造成,買個東西還要想那麼多人的,恐怕不多吧。

大陸製的讓消費者沒啥信心這恐怕也不是少數人的想法,畢竟連大陸人在有選擇的情況下都不愛買大陸貨了,等那天大陸人愛買大陸貨,也以用大陸貨為榮的時候,再來說大陸貨品質不差可能比較能讓人相信,就像韓國人一直說韓國車很好,可是自己都在開日本車,這樣能說服別人嗎?
如果你是在大陸當勞工階級的苦勞而薪資很少很可憐,你會很努力做好你的工作和做好品管嗎?
所寫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亖兦劜卪夨亣冄卝灬≈
系統結構偵測器 wrote:
如果你是在大陸當勞工...(恕刪)


當然不會,在那種狀況下也很少人會努力去作。

你的想法很有佛心,只可惜一般消費者買東西時並不會因為這些原因就去体諒品管作不好的產品,也不可能去研究品管不好背後的原因,這就是現實。
系統結構偵測器 wrote:
如果你是在大陸當勞工...(恕刪)

如果都用這態度去想,那現在全世界90%的NB跟M/B應該都不能用了吧,因為品質很差
stevemp wrote:
當然不會,在那種狀況...(恕刪)


有時候覺得很多事情不可以只看表面,很多東西都應該往更深的那一層的核心去思考才做全面的判斷,
有80%的問題由重要的20%的原因所造成,
只要有效控制20%的原因和關鍵所在,就可以解決80%以上的問題。

這也是我常告訴自己要多角度判斷任何事物的一環,我想,這就可避免很多膚淺的爭吵。
所寫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亖兦劜卪夨亣冄卝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