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不好~自己也要負點責任~大家多點消費吧!

不過樓主說的理論所造成的緊縮現象,想要去改變,幾乎是不可能的...要是趨勢可逆...才嚇人


我想這一篇文該分為幾個階段,這樣解釋或許比較易懂,這樣解說已經背離純理論(其實有偏差),專門人士也請見諒...

(我以下就直說...收入高低不牽涉到階層請大家不要多想)...

以下就單身(平均年齡不大),台北市工作...住在台北縣租屋為例,(注意這個前提喔!!)平均月薪(年收入/12)
A:1.9萬~3.0萬
B:3.1萬~4.9萬
C:5.0萬~7.1萬
D:7.1萬以上

如果收入等級是A組,那目前的經濟狀況面對大環境感到很吃緊是正常的,要活下去需要節約...這也是很合理的事,

B組的話或許會感到危機,扣除必要生活,能夠剩餘的錢其實減少...所以為了某些稍長遠的需求,會想要節約這是很合理的,

可是問題出在C...(因為D的人在這個族群當中佔比較少一點,可以先放下),平均月薪6萬理當生活壓力比較低一點(收入甚至有前兩個等級的2倍),

但是身旁叫的很大聲說活不下去的,這群人也參在其中,而這群人真的活不下去嗎?誠然不是,只是失去了對未來生活的安全感...扣除食衣住行的必要開支他們的剩餘資金可能還剩30%~40%,但是不安全感把這筆錢都成為死錢

"以往"這筆錢可能成為
1.奢侈消費--大餐,治裝,交通(對升職升薪抱希望....花的錢可以再賺)
2.購置貴重物(房子珠寶....覺得可以升值)
3.投資(看漲市場行情)

而現在心理上括號中的原因都轉變為負面的,使這佔這群人收入30%~40%的資金都轉入銀行存款...成為冷錢

而這就影響了整體經濟,所以1.的緊縮其實造成AB組做服務業跟內銷製造業的收入更低(生意大減),2.3.的緊縮則影響股市房市復甦動能....長期下來使資產縮水....劣者恆劣.....

這個ABCD 4組也可以比做企業體D是超賺的,A是撐的很苦的....最麻煩的是C還有賺到一個程度的,老闆因為沒信心所以花費都緊鎖,進而無心之過整垮上游及員工
-----------------------------------------------------------------------------------------------------------
但是在這個時期鼓勵消費有用嗎?其實還不到時候,因為整個國際環境的困境還沒有回溫,緊縮是保命的方法之一(企業是,個人也是)....雖然會使國內景氣更冷...但是對未來沒信心的時候灑錢是正常人做不到的,所以你是C.D組也別急著反駁,日頭赤焰焰....能自保當然會選要自保....
------------------------------------------------------------------------------------------------------------
可是等到國際景氣稍稍復甦之後,冷過頭的台灣要復甦會慢過其他國(3年->5年),也會有更嚴重的貧差問題....
不過這是沒辦法的...像上面說的這是民族性....必然的趨勢....

小斌1033 wrote:
...倒因為本
不能因為經濟不景氣就要民眾多消費
怎麼不是企業先幫民眾加薪
企業幫員工加薪
員工的家庭可支出所得增加
才有能力去做更多的消費
台灣的最低薪資不過才一萬多塊
已經很低了
政府如果一次漲足最低薪資漲六千多塊
加惠許多員工
那你所謂的多消費
根本就不用鼓吹
民眾口袋麥可麥可
他自己也會去花........



大一點看,幫員工加薪是在刺激"消費"沒錯
如果把"企業"'當成"一個有錢人"(其實是一些擁有者)
企業幫員工加薪就是這個有錢人的"消費增加",所以小斌大其實是認同樓主的說法的....只是尺度不同

台灣目前可怕的是全面的緊縮,包括企業主,為了節約...減少人力...減少薪水...都可以想成是消費緊縮的一環




聞聲 wrote:
從國際原油季平均價...(恕刪)


感謝網友解釋 原來是這麼簡單的原因
-------------------------------------------
這年頭 薪水都不漲 最好是還有閒錢可以購買

肚子都填不飽了 怎會有夠慾望

真的是 "要馬兒好 又要馬兒不吃草"

耐人尋味


古人說的好 " 飽暖思淫慾 " ,景氣復甦遙遙無期 (真要到2016年嗎?)

" 飽暖 "這檔子事都可能是個疑問句了,還有誰會有" 思淫欲 "的念頭?

至少要" 預期 "會變好,消費才會高吧
在凱因斯的理論來說

別忘了一項重大因素
『就業』

薪水有沒有成長,大家自己清楚

大中小企業的老闆,給每個員工加時薪50元....50元就好
一天就400元,月新就增加了1萬初
每個月多1萬元,非常好用啦

但,老闆們願意嗎


mamayu~~萌ぇ! 裝天、耍冷、搞笑、白濫的楓城痞子~ 我的無名www.wretch.cc/blog/misaohsu
楓城痞子 wrote:
在凱因斯的理論來說別...(恕刪)

台灣的老闆就會這樣解讀:
為什麼不是別家公司去加員工的薪水而來買我們的產品,
反而要我們公司增加員工的薪水去買別人的產品,
要加就等別家公司都加了並且我們公司的營收明顯增加再說,
不然我們加薪別人卻沒有加而公司營收也沒增加,
那我們不就吃虧了........。
tkukuo wrote:
我們現在的生活水準不就是靠賺外國人的錢來的嗎?NB不就是幾乎都我們代工的嗎?都快百分之百了吧,更別提還有個鴻海了;連雨傘都有幫人代工了,這麼努力賺外國人的錢可是利潤呢?這才是重點吧?...(恕刪)

鴻海....等等企業, 在大陸的工廠越做越大, 稅是繳台灣還是繳大陸 ?
繳大陸的話, 對台灣一點幫助都沒有, 國外廠越蓋越大, 請的是當地的國外人員, 對台灣的勞工也沒幫助....
快變台勞了...
老闆不加薪就算了
還一直減薪減福利
你要我們這些員工怎麼還會去消費
員工信託一個月少兩千
津貼一個月少1800
取消員工旅遊
原本有的員工旅遊10000元補助 ===>0
你說 怎麼消費
一年少的就是(2000+1800)*12=45600
加上旅遊補助一來一回就兩萬
民眾可支出成本少那麼多
怎麼去消費

大家都這樣想
就算我們多花
店家不消費 還是屁一樣
只是把自己的錢放到別人的口袋
但是別人的錢 永遠都留不到我的口袋........
shinn.lu wrote:
鴻海....等等企業...(恕刪)

因為有先生認為只要台商到大陸設廠,
這些台商賺到錢以後會慷慨的分給台灣的民眾,
這樣子台灣的每位民眾都能賺到錢,
所以要大力鼓吹台商到大陸設廠。

PS:就算稅金有些許繳給台灣的政府,被裁員、失業的民眾也是沒錢啊..........
我雖然有餘力可以去喝一杯咖啡,但是景氣真的很差,都不曉得會在何時減薪與裁員降臨頭上,所以這兩年都儘量省一點,多留一點在身上比較實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