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笨賢 wrote:
您知道為何 觀世音大(恕刪)


有段時間沒看到你回文~
大悲心是!?
我的話,應該只會放空去念吧~
沒啥願~

所以你是念佛+梵音大悲咒?
jk300 wrote:
有段時間沒看到你回文(恕刪)
扯沒用沒有意思

沒錯的喔!!一天大概念佛5次40分 約3小時
加上 大概10次 大悲咒 跟 3次小楞嚴咒還有 基本儀軌

---
果濱 居士
房山石經 96句的 梵音 大悲咒
不是 84句不完整的喔⋯⋯

最近慢慢練 整個 楞嚴咒,雖然第六會的 大佛頂心陀羅尼(小楞嚴)已經會背了
小笨賢 wrote:
扯沒用沒有意思沒錯的(恕刪)


我看老和尚有梵音大悲咒~
護持香,順便結緣一片cd來聽看看好了~

看能不能60秒一回~
jk300 wrote:
我看老和尚有梵音大悲(恕刪)

隨便唸一唸 才能60秒
最少要120秒
jk300 wrote:
有段時間沒看到你回文(恕刪)

什麼是大悲心

所謂大悲心,就是不忍一切眾生受苦而欲拔除痛苦、給予安
樂的心態。之所以為「大」,是因為「如來於一有情起大悲
時,與一切有情而無有異」。如果沒有這個「不捨一切眾生」
的心態,就不是大悲心。聲聞、緣覺有悲心,但大悲心唯佛、
菩薩獨有。大悲心是大乘法跟小乘法的主要差別。

大悲心是菩薩修行的核心,其重要性在經典裡是一再被強調
的,例如「行大悲者,謂菩薩學」、「菩薩如是修學大乘,
以大悲為本」、「一切眾生中,若起於悲心,是名聖種性,
得福報無量」、「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若無大悲者,
是則不名佛」等等。

大悲心可說是一切佛法的根本。為什麼?因為佛是從菩薩生
的,而菩薩的菩提心是依據大悲心生起的──大悲心是菩提心
之因。菩提心圓滿,佛果就成就。而成佛以後,就向聲聞、
緣覺乘的行者說法。因此,如果沒有佛,就沒有聲聞和辟支
佛。同樣,沒有菩薩,就不可能有佛,而如果沒有大悲心,
就不可能有菩薩。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大悲心是大乘、
小乘一切佛陀教誨的根本。

月稱著作《入中論》時,一開始的歸敬偈並非讚頌諸佛、菩
薩,而是禮敬大悲心。月稱在禮敬讚裡提到,大悲心是諸佛
的種子,在成佛道上開始、中途、最後都須修學、長養,所
以禮敬大悲心。「大悲心是菩提心之本」,將來能夠成就佛
陀的一切功德,全都依大悲心的修習而來。

慈悲的善巧與空性的智慧,應永不分離,猶如鳥的雙翼,缺
一不可。

徒具悲心不足成佛,僅靠了悟空性亦無法得證。
一人決策小組 wrote:
什麼是大悲心所謂大悲(恕刪)


我看了阿含經之後,本來也想說羅漢道是自己解脫,不用想別人,
所以不行十惡,就是行十善,就有福報證果,證果涅槃後債主找不到,就不受後有。
後來又看到慈經,看到名稱,我還以為是漢教修菩薩道的,
點進去看才知道是南傳的,上星期看了解脫道次第,修行第一步是慈悲喜捨。
看來要修行,要先知道慈悲。有空再來找資料。
轉貼 佛陀向葛拉瑪族人所做的開示,每一個學佛者都該看的葛拉瑪經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這篇經文可和漢譯本《中阿含經》十六《伽藍經》對照。在經中葛拉瑪人其實提出了一個極難解答的問題。

因為他們長期接觸各種不同的宗教師,而各宗教師都一致地說只有自己的才對其他的不對,使葛拉瑪人陷於困惑之中。

而世尊亦是眾宗教師的其中之一,他的答案不但出人意表,而且還替葛拉瑪人清除了他們長期在心中的困惑,更為他們帶來一個用自己的能力來判別事物這個新方向。

佛陀從不約束和限制人們的思想,他只是幫助人們開發認清善惡、改善行為的能力。

『一個持戒和修習慈心的人,他清楚知道自己所做的行為是善的,是清淨的。即使是沒有善惡因果,沒有今生他世這回事,他在現生之中都能快樂及有意義地生活;若是有善惡因果,有今生他世這回事,他自己知道來生將會投生於善趣之中。由此可見,佛教雖說有今生他世,但重點還是著重於現世。』

當時,葛拉瑪人們來見世尊。有卡莎佈塌區的人坐在一旁跟佛陀世尊說:「我畢恭畢敬地頂禮世尊,請問世尊:有一些婆羅門和出家人,來到卡莎佈塌區,他們說自己的法是最好的,而看不起別人的法,說別人的法是卑微的。但別的出家人和婆羅門當他們來到卡莎佈塌區,也是說自己的法是好的,讚美自己的法,而看不起別人說的法,說別人的法是卑微的。我禮敬世尊,我們很懷疑在他們之中,哪些法是真的!誰的法是謊言呢?」

修行信任的規則

世尊說:葛拉瑪人們!你們的懷疑是對的,你們是應該懷疑的,是應該的。葛拉瑪人們!你們要:

一、不因為他人的口傳、傳說,就信以為真。

二、不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

三、不因為是正在流傳的消息,就信以為真。

四、不因為是宗教經典書本,就信以為真。

五、不因為根據邏輯,就信以為真。

六、不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

七、不因為符合常識外在推理,就信以為真。

八、不因為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

九、不因為演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

十、不因為他是導師、大師,就信以為真。
https://bestzen.pixnet.net/blog/post/6504906
小笨賢 wrote:
扯沒用沒有意思沒錯的(恕刪)


幾句有聽過,這個馬~
有唸的時候,在研究看看
---------------------------------------------------------------
一人決策小組 wrote:
什麼是大悲心所謂大悲(恕刪)


只是一般人而已~
睡著.度辜的時候,心去哪了
所以覺得,現階段是無法體會大悲心

如果只是行善,倒是比較容易~
比如早晚做作煙供法~
只是我問題多,只有白天燒燒老和尚的香
一般人而已~偶爾發發文~
能力有限~等級層次不夠

還有一個月清明節,武漢肺炎會不會整個炸開~
到時候,又一堆人在搶民生用品吧!?
對正常人來說,先活著.健康的活得長久~再說~
健康第一,工作家庭第二,修行第三~
--------------------------
觀音法門的起修點很高,因為它是出世法,不具備4.2 級者,
是無法進入的。4.2 級的概念是,修者具足[ 色空同觀、大悲心菩提心...]即,
天目已開者,光是這點,現代修者就幾乎無法達到,因為資訊發達,
人心雜念極盛且不平,坐在那裡不過一小時,卻已思前想後,
經過了數百成千的念頭,要讓心靜下來,實屬不易。雖也知道,
心不靜表示對世間五欲六塵未看淡,未能放得下,也知道心不能平靜,
月則不來,天目不開,就無法接上真正的觀音法門。

這些問題,都因為十尊菩薩傳出的功法,已然解決..只要你有情行此功,
無論你處於什麼心態,玄女都會與你相應!!!!不過觀音就無論如何不肯放低標準,
你得具有大悲心菩提心....
<<本文節錄第19號筆記>>
---------------------------------------------------------------
min9821 wrote:
轉貼 佛陀向葛拉瑪族(恕刪)



修行信任的規則
很有道理阿~

思考.體驗過後,對自己有利的資訊,
就是要納為己用
還不懂因果的人,趕快先不要行十惡,控制自己的嗔心為主要。
然後看自己可以接受哪些利益別人的行為多多去做,
平常想看什麼書就看
累積人天福報,看到正法就能接受,福報夠多就像六祖聽到客人口誦金剛經,
一聽就懂,不用背得滾瓜爛熟還是不解其意。
要印證自己學得如何,找人印證,或是看看有沒有神通,沒有神通的話,
不要以為人就是沒有神通,阿含經一再說如法實修就有神通,
沒有神通就要查看自己是不是哪裡不如法。
批評別人不對,是要擔他的業力的,沒修到有神通,最好不要輕易嘗試。
雜阿含283經
若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轉貼 當六根對外境六塵時,若能觸物起照,觀一切萬物變異無常、緣起緣滅,
遠離貪欲、情欲,心向寂滅,發捨離之心,對一切萬物不生眷戀與顧念,
心不為貪欲所繫縛,就能息滅貪愛;貪愛一息滅,執取也會息滅;
執取一滅,就不會再有來生;沒有了來生,就不再經歷老、病、死,
以及各種憂、悲、惱、苦。如是,則一切眾苦便能消滅。⋯⋯
要逆12因緣,當眼睛看到美女,耳朵聽到流行歌曲,鼻子聞到香水味,烤肉味,嘴巴吃到牛排,
要能夠心裡能夠了隨著生活發生的事情,去體會無常,要發起捨離欲望的心,
捨離眼耳鼻舌身意的欲望,佛陀在阿含經中告訴某國王,要如何捨離味欲,說要食物當成至親骨肉的肉,
吃食物是為了讓自己活著能夠修法證果涅槃。這樣就自然能不會起想吃美食零食的欲望。
色欲是白骨觀,把俊男美女想成腐爛中的屍體,要觀想那股臭味撲鼻,手摸到已經腐爛的皮膚肌肉,
血肉模糊爛成一片,自然不會起色欲。
為什麼十念的念佛,要觀佛就像真的在眼前,就是要能夠身在家中,把腐屍的味道觀想就像
在滿是腐屍的山谷,臭味中人欲嘔。
就像我朋友海軍陸戰隊,聽說受訓時,有一天就泡到糞坑,泡了一早上,中午送來雞腿便當,
大家很高興,想說身體沖一沖再吃,結果不讓你沖洗,渾身屎味吃便當,還會有多少食慾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