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者的話可以信,怎麼會有經濟問題?美國怎麼會有金融風暴,二次房貸,信用卡債的問題?美國這麼強大的國家用的經濟官員都是無能廢物?全球這麼多國家用的經濟官員也都是無能廢物?台灣就政府官員的話不能信,其他非政府官員的話就可以信?其實都是只抓唱衰政府的言論來說服自己沒投給現任政府是對的.2000年是這樣,2004年是這樣,2008換一批人而已.我始終覺得 經濟學者就是按照自己胡思亂想的點子,胡亂整理過去的數據以佐證自己的點子,弄成一個像起來真實情況的虛假model,特例當成常態.實際上與嘴砲魔人差不多的東西.
經濟學者也有共合派和民主派看你是找那個如果外國權威說的都應該信那麼美國國務院說一個中國而這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那你要不要信請注意這還官方認可的喔!這句話會全信的在台灣很少數吧!不過照你們的羅輯,外國月亮是圓的,你不是應該信嗎!外國的講法看看就好我認為消費卷至少比前政府的公務員18000還有給田橋的老農年金還有村里長的加薪好至少我可以拿到上面三個更不該發
presario2833 wrote:選舉前說我們的經濟很差,上任後說我們的產業狀況非常好,說個鬼話喔,我怎麼聽不太懂? 昨天看了STAR MOVIE的鬼盜船魔咒,傑克船長說:UP IS DOWN!把船搖翻過來就對了啦!看來劉老頭兒也有看這部電影啦!
消費券對儲蓄率高的國家沒太多用處,如日本,台灣,在西方消費導向的國家乘數效果比較高,在台灣大都還有存款檔著先(張董口中的中下階級),收到消費券頂多把原先要去大賣場過年的現金或刷卡省下來存著,換消費券上,所以官方估的的創造0.6%的GDP成長可能要對折再對折,不如說是提升日落西山的民意買票券比較實在。,當然還是讚成有的拿最好的啊,今朝有酒今朝..........以後再還啊..........
亂停權 wrote:一個小小的台灣是不可能扭轉全世界的頹勢的為了那0.X有需要亂花這筆錢嗎拿來定存光利息就可以養活多少弱勢團體了...(恕刪) 不曉得您是否考慮過定存為什麼會有利息呢?因為銀行可以從放款與投資中賺到錢如果銀行這個模式運作正常,投資有獲利,不僅有人貸款,放款也都收得回來,那表示經濟還不錯,就不用討論發錢還是發券了咩台灣當然不可能扭轉世界頹勢,所以可以選擇 不救,那就錢也不發,券也不發,大家省得囉嗦對吧?不管發券還是發錢,通貨膨脹、債留子孫的隱憂也都差不多的。但是眼前就有商店關門民眾失業,覺得不保溫不行的話,還是救一救?要救的話,就要討論效益問題了可惜效益部分大家都是以自身的經驗,沒啥推廣的可能,日本的經驗卻沒有對照組(蠻多社會科學的實驗都有這類問題啊),說人家發券效果不好,卻沒辦法說發錢是不是一定比較好。
kwpt wrote:發放消費券卻不限制"不能購買民生必需品",那跟發現金沒什麼差別了,我先把3600存起來,牙膏用完了用消費券..內褲穿破了用消費券..沒醬油了..用消費券.....這根本沒辦法刺激經濟阿...因為不發消費券我還是要買牙膏、換內褲....,發了消費券我只是換張花,花的錢還是不變,這怎麼刺激消費啊?........(恕刪) 您說得對,如過是這樣確實不行。所以請把消費券獨立拿去花,花多花少無所謂,盡量不要省下來就是了。這個政策應不應該做或者會不會成功我不知道(需要研究數據支持),但是如果大家都不配合,就沒有成功的希望,大家一起倒閉關門餓肚子。
依照目前的資訊來說消費券約1月發行,可以用到9月精打細算的人就月月400花到9月剛好用完那才是有省到錢反正400買買民生必需品都還不夠用.........真正刺激消費就是要一次砸光不過我會選擇每個月花400的方式
rebels wrote:您說得對,如過是這樣...(恕刪) 您這種說法有問題為何一個明知道有問題的政策我們還要附和?要配合呢?今天如果是大家都有太多閒錢那您這樣建議還無所謂可是既然會發消費卷就表示人民不願意多花一些無意義的錢所以才需要去抵日常生活所需因此不能這樣建議如果經濟大事可以在短短的一個月就想到解決之道那就不會有現在的全球經濟大蕭條了消費卷用舉債的方式來處理只讓我想到卡奴的下場一些卡奴不就是自以為可以以卡養卡來過日子嗎同樣的消費卷不就是以債養債的政策嗎如果說馬政府想到的消費卷政策是經過長久的計畫與深思那我願意背書但是很明顯的事實並不是如此看好的人也不多多數人都是以不拿白不拿的心態而事實上本來就是這樣我也是一樣有人要拿白花花的銀子讓你花誰不要更何況這不是憑空而來這是舉債的方式每個人的世代子孫都需要背的電影口白:「出來跑,總是要還的」除非你不生小孩像我同事就樂的因為他不生夫妻倆領兩份老公堅持要花因為他覺得不花白不花老婆堅持要捐因為她覺得這是不義之財這不能說誰對誰錯因為這就是人之所以為人每個人都有對消費卷的想法與看法每個人都是對的之前也提過政府在推消費卷的政策時本應把這些人的想法納入才不會又被批「不知民間疾苦」、「晉惠帝再世」不管顏色一句通俗的話:「懂得批評的人才識貨」當初的舊政府就是不願意人家罵所以才會連他們自己的政黨也被拖垮現在的新政府在消費卷的處理方式若一樣有這樣的心態那未來似乎可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