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峰 wrote:
好像不能加掛喔月台設...(恕刪)


看來只好請好市長開外掛了

可以建議學爭鮮旋轉壽司
車箱一個接一個迴轉
這樣就沒問題了
高雄小舟 wrote:
說實在的高雄捷運不管...(恕刪)

顏色不對,再好也沒用
君不見一堆唱衰聲
kaorh2 wrote:
顏色不對,再好也沒用
君不見一堆唱衰聲...(恕刪)

不要等人家來唱衰,高雄人應該發起大家一起坐捷運通勤,不管多克難,就是不要被人小看,把捷運天天擠爆就對了。顏色一樣的更需要支持不是嗎?
http://goo.gl/b3MUUb 支持環保 減少用紙 發票要刷 手機條碼
Ramius wrote:
不要等人家來唱衰,高...(恕刪)


上網打嘴砲就算了,實際行動要出人又要出錢,不划算.
打嘴砲 練身體
有人說內湖的路面小不能挖地下重軌
三重的三和路應該不會比內湖的路面小,車少吧
新莊盧洲支線也挖了十年快蓋好了

當初的市長硬是高運量改中運量
會不會是要來個大轉彎多加個政績(松山機場站)?

他裡霧 wrote:
有人說內湖的路面小不能挖地下重軌
三重的三和路應該不會比內湖的路面小,車少吧
新莊盧洲支線也挖了十年快蓋好了

當初的市長硬是高運量改中運量
會不會是要來個大轉彎多加個政績(松山機場站)?


前段沒有太大問題,內湖線蓋高運量只要砸錢沒有辦不到的
後段就有很大的問題,松山機場站在地下,你要蓋高運量或中運量都可以,沒有什麼理由是只有中運量才能從松山機場下面穿過去的
yymeow wrote:
前段沒有太大問題,內...(恕刪)


除非更改路線位子
實在很難想像高運量車子能如此轉彎(小轉彎半徑超過180度)
如此轉彎應該只是要加上松山機場站


他裡霧 wrote:
有人說內湖的路面小不能挖地下重軌
三重的三和路應該不會比內湖的路面小,車少吧
新莊盧洲支線也挖了十年快蓋好了...(恕刪)

路面小?
有比人口密度世界第一的永和市小嗎?
現在還不是走的嚇嚇叫
Jason Chen @Taiwan
他裡霧 wrote:
除非更改路線位子
實在很難想像高運量車子能如此轉彎(超過180度)...(恕刪)


嗯嗯......那我可以告訴您,如果內湖線使用高運量,軌道就不會接在一起,那我們也看不到這個轉折了

採用高運量的內湖線會在中山國中站做成像忠孝復興站的站體與轉乘模式,軌道先沿著民權東路向東行,之後向北沿敦化北路進入松山機場,還有,絕大部分的路段都會在地下
內湖線是市政府眼光短淺的最好代表作
明明就有個內湖科技園區
還搞個中運量的捷運
是唱衰科技園區發展不起來嗎

從大直站要搭捷運到劍潭站還得繞一大圈
二個點明明就很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