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同:免試入學 窮孩子難翻身

benzs350 wrote:
培元洩題事件曾經還蠻...(恕刪)


培元不是因為印刷工把題目幹出來賣給補習班嗎?跟有錢人權貴直達天聽有什麼關係?
所以你的意思就是不要聯考
要讓有錢的子弟盡量補習學才藝進行菁英教育
然後沒錢補習學才藝拿不出漂亮申請表的就乖乖的去唱唱歌 跳跳舞 打打球嗎?
反正窮人要出頭不一定要靠念書嘛~想靠唸書的就...抱歉啦~誰叫你是窮人

碰過聯考及申請後~
我覺得聯考比申請好多了,申請學校是在一進前一個學校(或一出生)就要為三年後的申請佈局(當時在美國也差不多,連比賽的照片都要附),而且申請就是要把全部看家本領搬出來,誰得多誰得強就有機會
但是聯考只要平時保持實力,再最後一年半年破釜沈舟狂拼就可以有學校念~不看貧富貴賤,也不看十八般武藝,只要肯拼考得好就可以上

benzs350 wrote:
聯考窮小孩就能翻身?
現在滿街都是大學生
碩士博士也不少
但是失業率還是居高不下...(恕刪)


我認為就是因為現在滿街都是大學生才更需要聯考

滿街都是但事實上社會上現在認定的真.大學生

大概是國立中段+私立前段學校

還不是只有學校喔,還要加上熱門校系這條件

所以我根本上認為其實現在大學錄取率根本沒以前高

事實上免試升學VS聯考

個人以為相當等同於九品官人法VS科舉制度

九品官人法由中正評選,免試升學由面試官評選

至於最後九品官人法造成的後果歷史課本大家都讀過

因此科舉制度推翻了九品官人法

所以有人說提倡聯考是走回頭路

我認為以歷史為鏡--免試升學才是徹底的在走回頭路......
我是五年級第一班的,
畢業時正好趕上台灣的黃金時期,換幾個工作又剛好都在上市公司,所以收入也還算OK,
我們家老大(女生)今年高二,
從幼稚園大班學習鋼琴至今,只有國三因聯考中斷,鋼琴我只是讓她當興趣,並沒有讀音樂的打算,她目前的程度一堂課(50分鐘)要NTD1,200
從小一到小六上完芝麻街全部課程,國中上美爾頓美語三年,
高一考全民英檢中級去補習班要先做程度測驗,”聽”跟”說”這兩科滿分,也就是全民英檢中級只要準備”讀”跟”寫”這兩科,
其他雜七雜八的短期才藝,像跳舞,書法..就不提了,
鋼琴一台要16萬,還要有地方擺,從小一開始就有自己的電腦,每三年就買一台新的,
這位小姐從小就好勝,高中沒考上第一志願就發誓要讀台大,
高一就開始上高二數學及理化先修班,現在高二已經在複習高一及高二的課程,
我有參加過補習班的家長座談會,很多家長都不簡單,和學校的家長座談會差距不小,
好了,說這麼多,其實我還是贊成舊式聯考,因為那才是最公平的,
真的要推甄入學,各位想想,那些中下階層家裡的小孩有機會嗎?

其實只要配套做得好
免試升學是不錯的

但是我沒看過政府有任何一樣教育政策的配套做好過
所以改到最後 大部份比原來更糟糕
還不如不要改

免試升學的理想雖然可敬
但是放在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的台灣社會
最後變成有錢人的後門大開 窮人的路越走越窄
高尚的理想 被現實貪婪的土石流輕易的掩沒


1. 美意: 課本圖案太少 字太小 內容不夠生動活潑
現實: 圖案太多 字太少 課本變大 重量增加 內容不足 但書價加倍
現實2: 字太少 課程的重點都不在課本上 請去購買 精華版 習作版 加強版 補充版...
本來一本小小的課本可以搞定 現在要買兩到五本才行 書商能賣五本 怎麼捨得一本寫完?
當然是把內容拆散來賣.

2. 美意: 一綱多本 可讓學校依據需求 尋找適合的課本
現實: 增加轉學生的學習困難 不怕一萬 只怕萬一 每個多本都買來準備 一但家長發現子女學校的教材
選定過於簡單 只好外送補習班另外加強 買個保險

3. 美意: 免試多元入學 除了智育 體育 美育 五育並重
現實: 五育都是錢買出來 堆出來的 以前窮人只要智育ok 就可以升上好學校 現在打家庭資源戰
沒資源的家庭 閃一邊去

hello
macacafly wrote:
現在打家庭資源戰
沒資源的家庭 閃一邊去

唉~
這棟樓看的我都不敢要小孩了
chiang:圖先貼上來看看,基本上正妹都有小惡魔後台無敵通行券的
提供一個前幾年發生的例子說明免試升學後可能產生的現象; 現行國高中升學甄試加分制度中除才藝加分外, 加分最多的是參與各項科展比賽, 2002年建中發生國際生物澳林匹亞弊案(詳如下鍊結)
http://shenyun.epochtimes.com/b5/2/3/16/n177229.htm
http://www.nownews.com/2002/03/18/703-1277356.htm

相信這種現象在台灣某些地區會更嚴重, 因為, 透過影響力的交換, 會讓交換雙方在利益的結合更穩固. 這也是地方政治樁腳根深蒂固的原因.

以往教科書採用國立編譯館審訂本時, 雖然參考書林立, 但價格都不會太貴, 因為各書局在市場供需原則下為爭取客戶採購, 只好在內容, 印刷與價格上出奇制勝. 現在的一綱多本, 則讓教科書商在參考書與測驗卷價格上為所欲為.

台灣為什麼需要160多所大專院校? 這樣對台灣教育資源的分配是好是壞, 相信網友心中都有數. 從景文學院張萬利的案子, 大家應該可以管窺中間的貓膩 (http://www.epochtimes.com/b5/1/4/8/n74233.htm).

為了後代學子的公平受教權, 衷心希望在位者慎思免試升學一事. '學歷'並不等於'學力', 目前滿街學士, 碩士, 博士充斥的情況, 這正表示公部門與私人家庭虛擲太多財務資源在學位虛名上. 教育單位應該更落實目前對學生的補助(獎學金), 鼓勵學子在他們有天份的專長上發展, 不管是在普通大學的求學或技職專長的訓練.

看到這裡各位大大的發言

可以得到一個很清楚的結論

就是任何教改結果到最後都是不值一屁

所以還是別搞免試入學吧!
從討論串看下來
很多經歷過聯考的(包括我自己) 其實都不覺得聯考有多萬惡不赦!!!
反而都覺得 聯考比起現行的制度 要公平多了
學歷重要嗎
我實在搞不大懂
這社會學歷高的人賺得錢有比較多嗎
我看到怎都是自以為學歷高社會就該給他高薪的白目人
土撥會撥土 wrote:
學歷重要嗎我實在搞不...(恕刪)


你是沒看到學歷低所以賺得更少的人吧?

現在大學學歷已經不值錢了
正因為如此
所以如果連這個這麼普遍的入場券都沒有
下場可能更壞

多元入學就是多錢入學
不管哪一育
都可以用錢堆
尤其是美術音樂這些國中高中補得多兇,學費多貴
不要說窮人家
連小康之家都付不出來的

大概唯一靠本錢的只剩體育了

(啊是說我們也要像美國一樣黑人小孩出頭天就是當兵與打球囉?
像歐巴馬這種的窮孩子怎麼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