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的新傾斜式列車(振子列車)終於決標了!!


很好玩嗎? wrote:
像德國ICE跟韓國KTX都曾經因為類似的問題產生安全疑慮,甚至是人員傷亡。(恕刪)


ICE是輪子設計不良,不是車子維修問題

KTX不是只有列車進佔冒進相撞?也跟列車維修關係不大,應該是號誌與駕駛問題
我覺得車票會更難買到

現在的太魯閣號
每列八節 空間都被其他設備
吃掉一些

新式太魯閣號
又加上大件行李放置台
腳踏車放置台
兩台販賣機
坐位會大大減少

又不像700T
空間那麼大
能用空間真的有限

每節再少個2~4個坐位
pk722231 wrote:
我想太魯閣號是個不錯...(恕刪)


嗯...你要是奪冠者,並了解命名者的背景,和他第一版畫的 Logo,你還能心平氣和的,那我真的很配服你的肚量!

其實非參賽者,只要當下知道這黑幕的真像,應該沒幾個人,不會對台鐵投下不信任票吧?
很好玩嗎? wrote:
關鍵不是速度,是技術。
TGV在60年代就在專用路線上達到320公里,目前世界各國高鐵速度不再往上提升的原因不是因為技術問題,而是安全以及營運成本問題。
同樣的列車以最高時速300公里運轉可能跑一萬公里才需要進行一次大檢修才能保障行車安全。
但若是提高到350公里,可能跑6000公里就必須進場檢修,相對的會提高營運成本以及安全問題。
像德國ICE跟韓國KTX都曾經因為類似的問題產生安全疑慮,甚至是人員傷亡。...(恕刪)

關鍵不是速度,是技術,但高鐵最高的技術含量不就是體現在技術嗎?不然TGV特意修改了火車編製衝速度玩的?而且技術的高低是憑你的嘴巴說了算?
如果你要說中國350時速的高鐵跑6000公里就要檢修,請拿出具體數據,而不是用“可能”這樣的詞語含糊帶過,中國350時速是正常運營的速度,有必要為了面子用這麼不經濟跑法?
中國高鐵跑出468時速是運營車輛,12列編隊,和TGV為了沖速度截掉n節根本根本不一樣
因為ICE和KTX因為有安全問題,甚至造成人員傷亡,所以中國CRH就“也應該”有問題?等中國高鐵因為速度出事再下結論也不遲嘛。
沒有核彈、航母,你是破壞地區平衡的邪惡勢力;有了10個航母群、萬顆核彈,你就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我到是滿希望全部都換成傾斜列車

台灣軌道就算平路

轉彎幅度有時候也認為滿大的

cgy1986 wrote:
這些貿易商社,可是當...(恕刪)

感謝版友們的解答,之前一直很好奇這些商社公司在日本常常是名列前茅的大公司,可是幾乎
都「不事生產」,就算底下有製造工業的子公司規模也遠遠無法支撐整個營收,也不像是做進
出口貿易,到底大把的營收是從哪邊冒出來,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那這樣看來是不是整個標案過程,以一個大公司來比喻的話,商社就像是業務部門,專業工程
公司就像是工程師或是技師這樣的關係呢???
NTSB01 wrote:
感謝版友們的解答,之...(恕刪)

其實現在台灣也這樣搞,像之前台灣去競標新加坡捷運以及印度班加洛地鐵的機電系統標。
都是由工程顧問公司投標再由國內幾家電機公司提供技術及生產支援。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Curtis_l wrote:
嗯...你要是奪冠者...(恕刪)



現在這個TRA標誌簡單俐落,有啥好詰瞧的。
很好玩嗎? wrote:
其實現在台灣也這樣搞,像之前台灣去競標新加坡捷運以及印度班加洛地鐵的機電系統標。
都是由工程顧問公司投標再由國內幾家電機公司提供技術及生產支援。


為什麼您的資訊都很怪異

台灣軌道機電能力可以去人家搶飯碗,好啦就算機電把票務 電梯都算進來,還是不可能啊...

台灣啥時可以去競爭新加坡的地鐵XD

忙新加坡那一部分還望您去查證....

印度的案子我非常確定台灣接的是土建案不是機電案,是大陸工程去接的,,那條地鐵核心機電車輛採購案是韓國ROTEM,軌道號誌好像是法國Alstom。

住友商事是貿易商事,非工程顧問公司與承包商之間關係。

顧問歸顧問,跟施工包商一點關係都沒有,實際施工不是這樣走,顧問只是協助設計,實際施工承包商通常是另外招標,施工單位把細部設計圖拿回家,評估自己有沒有能力施工,有能力之後廠商估價後,才去投標,沒有顧問公司在欽點施工單位,設計歸設計,施工歸施工。

當然類似高鐵那種BOT是特例。

cgy1986 wrote:
為什麼您的資訊都很怪...(恕刪)

您可以google"中鼎公司 新加坡 班加洛or班加諾"就可以找到相關資訊了。
班加洛地鐵是在2009年的案,跟大陸工程的土建標案不一樣。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