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是施工人員開始規劃完善的施工地點,過了半小時就開進了好幾台很乾淨的大型機具車
然後開始再大馬路上施工,應該是要作一些地下的維修工作,經過的時候看到有個大約100公分深的大洞
他們分工的很完善,安全人員、維修人員、機具操作人員都很盡責作他的的工作,
隔天早上再次經過,路面根本看不到挖洞的落差,只能看出路面的柏油是新的顏色
大概先進國家就是這樣的水準吧!台灣觀念不改變就算達到先進國家之列應該不會有這一天的到來
說到鋪路,住台中的網友有沒有發現,中港路往沙鹿方向,在榮民總醫院一直到監理站那邊那一段,
大約半年前在內線與中線車道有施工過,後來鋪的柏油比鄉間石頭路還爛,高低落差真的是地無三厘平
已經過了半年了,卻還是一樣,我有試著反應過,卻都是說一些官方的用語,反正就是沒有要改善的意思
想必台灣很多道路都是這樣吧!讓我們納稅人的錢花的一點都不值得~
之前住台北中正區的友人去函投訴南門市場為何整修工程作上好幾年的問題
也只是得到打官腔的回覆而已
不過,以我們生活中各方面都有許多改善空間的現況
可能要編組任務,集中火力在某些項目
例如說我時常需要出國出差,對於桃園機場實在是感覺很

但是如果只是逢人就抱怨桃園機場有夠爛,這不但沒有建設性,也無法帶來任何改變
所以現在我每次出國回國,我都會順便拿民航局的回覆函
寫信去投訴桃園機場的設計不當,維護缺失,人員儀態與行為不良等
順便寫下我所認為如何改善的建議
雖然好像到現在還沒有看到什麼改善,可能沒多少人寫,壓力不大吧
不過如果01上面的人每次搭飛機就寫去一封
這樣應該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多作出改善的誘因吧
同樣的,如果希望改善道路品質不良的問題
我想動力版的人也可以組織起來對相關單位來個信騷擾
不過,這些都只是要求別人的部分
在要求別人的同時,也要更嚴格的自我要求
這樣才會有說服力,這些東西可大可小
例如說出外要注重自己的儀態,個人衛生,穿著得體,與人互動上多點同理心
工作上多些敬業精神,多充實自己,多些認真跟努力
開車時多讓別人,儘量遵守交通規則,不要動不動就生氣罵別人小白
很多很多方面都可以設法讓自己更好
不需要等到有政策下來或是有什麼命令
讓自己更好,讓自己的環境更好,永遠不會嫌太早,也永遠不會是多餘的或是無用的
所有的事跟萬惡媒體反著做就對了,便利、安全、有保障!
fish319 wrote:*采昕* wrote:
日本其實路上還是會有...(恕刪)
但是至少台灣的狀況會更差吧!
例如逢甲夜市之前就因為沒有垃圾桶,所以許多人就隨地把垃圾丟在地上,
後來當地里長建議大約每隔1公尺放置一個大垃圾筒在路中間之後,
沒想到還是一樣到處有人隨手丟垃圾,習慣已經養成很難改變,街道上還是一樣到處都是垃圾
而垃圾筒變成裝飾品...
有次到一般的夜市手上拿著垃圾詢問已東西的店家請問垃圾可以丟在你的垃圾袋裡嗎?
老闆說你就丟地上就好,反正大家都這樣,不用找垃圾筒了.....
但是在我的印象中台灣的馬路上到處都是大垃圾在飛舞,日本的馬路上,是還沒那麼多的垃圾~
說到逢甲大夜市 最近去逛也有發現 多很多垃圾筒 在路中間 很方便
我吃完東西 都會等逛到有垃圾筒時 再丟 覺得好多了
但是看到有人亂丟 我也只敢跟同行的人說 那個人OOXX....
老實說我不敢去糾正他 怕遇到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