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有點斷章取義,應該有前後文或者其他的用意之類的。但這種說法也不見得就不對或不好。有時候花錢就是投資自己沒有錯。舉個例子,假如你想當個攝影師,在成為獨當一面的攝影師錢,不都會花很多錢買各種設備與器材,然後到世界各國去,學習攝影,這些都會花掉你賺到的錢,但同時卻是在投資自己。也許戴董就是這個意思吧?
年輕的朋友總是以為,要天天跑攤陪客戶喝咖啡喝酒,逢年過節要送禮,手機聯絡人要有幾百筆,電話一通接一通,這樣才叫有人脈。其實真正會給你生意做的,99%都不是建立在這種關係上。喝酒玩女人時再怎麼麻吉,到了投標或採購時一樣是看你產品或團隊的競爭力。有經驗的業務跟老闆大概就能體會我所說的...其實要成功,老話一句,就是要努力提昇自己的專業能力,王品要是在食材服務上沒有競爭力,那就算他再有人脈,我相信也不會成功...我覺得負責任的企業家應該多跟大家講講這些老生常談,而不要為了譁眾取寵講一些不是很實際的東西。
Jackson_H wrote:戴先生有沒有在演講中提到他有個很有錢的爸爸? 他做生意的本錢可不是像一般人退伍後從起薪2-3萬元,一塊一塊自己賺來的.(恕刪) 沒錯,住清水的人應該知道他的家族狀況,他老哥三勝製帽雖然現在倒了,但在當年可也是紅頂商人沒有家族這些財富當背書,有人會借這麼多錢給他創業嗎?當然,比起很多富二代來說,戴先生真的是出類拔萃的,很努力也沒浪費上天給他的籌碼,這點真的值得佩服
有點實際,又不切實際。我也贊成要把錢拿去投資自己,但拿去投資人脈就很有疑問了。試想,30歲以下的年輕人,能有什麼人脈?還不是大學同學、軍中同袍,能有什麼有用的人脈?有錢人子女在小時候就有有用的人脈了,也不用那6萬元去培養人脈了。再來,怎麼培養人脈?唱卡拉OK?培養的都是跟你一樣的人脈。打高爾夫球?月薪6萬元打的起嗎?不過我贊成在年輕沒有家累的時候去流浪一陣子,看看這個世界,想想自己要做什麼?提昇自己才能遇見貴人,而非用錢去結交人脈。
一堆人都在斷章取義,怎不把整篇文章看完,他叫你花光,不是叫你拿去買哀鳳買LV那些奢侈品,而是要你花錢累積你的"力量",不管是人脈、觀點之類的,你說他對,他就對,你說他對,他的確是不對,只是我看到的文章上面是寫四萬.....看完的第一個念頭......包紅包給我爸媽前...我想先拿這篇文章給他們看.....
『月薪六萬以下請不要存錢』這種話,用膝蓋想也知道沒有進一步討論的必要。即便是成功的企業家,也是偶爾會跳針,講垃圾話的。並不是從成功人士口袋掉出來的,一定都是黃金。若已經知道那沱是狗屎,還非得一直研究這沱狗屎,可不可以冶煉出黃金?那就真的太....相信自己的腦袋跟眼睛,真的有這麼困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