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股票分紅是誰取消的?

都沒人正式回覆樓主 :
分紅費用化是 "林全" 當財政部長時主導通過的. 理由 : 賦稅公平.
時任總統 : 陳水扁... 扁維拉再都登板. :)

spencerk wrote:
嗯...感謝樓上幾位大大的分享, 長知識了...
但, 樓上胖大及靈魂大所思考切入的面向
似乎是以投資者(股民)為主要之切入點
而我這邊思考之切入點是"員工"與"競爭力"....

一個領死薪水的員工, 如何致富
在過去的年代, 股票給了這些人一個夢
暫且不管過去分紅配股以面額計價是否合理, 是否符合公平正義
但至少這個作法讓很多公司有著拼命幹的決心
拼的是上櫃, 拼的是股價, 拼的是EPS
在當年, 做到天亮的大有人在
公司因此還設立了臨時寢室與淋浴間...
現今夢沒了, 動力也不在了, 拼命的態度也不見了
所以後續的影響, 就小弟認為就有2個
1.連帶的就是整個競爭力的衰退...
由企業的衰退帶動產業的衰退, 連帶著整個國家在衰退
讓競爭對手有機會趕上台灣, 甚至超過台灣...
2.斷了上班族可以致富的美夢,
未來除了自己幹老闆或買樂透外, 是不可能可以45歲退休了
所以人才投向外商或自行創業的人越來越多
無形中也造成人才不忠, 企業無良的情況...

以上是小弟個人看法
為了所謂的公平正義, 為了所謂的國際接軌
而犧牲掉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
犧牲掉貧苦上班族可以致富的夢想...
這個代價真的不小呀....

中肯的分析~
可惜有錢的大官跟立委諸公們不懂這些小上班族的卑微希望...
方今全球會計制度的變革都是以提高透明度為目的
世界上主要的經濟體(一向自傲的美國也在醞釀投向IFRS)都已採用/正轉向IFRS
以外貿為經濟骨幹的台灣豈能自絕於天下?
分紅費用化是大勢所趨,以前的作法根本是對小股東權益的剝削

競爭力滑落的責任應該算在老闆的頭上
舉凡每一次制度變革,轉型正義的刀刃永遠落在其他團體上,肚滿腸肥的老闆依舊吃香喝辣
要維持行業的競爭力,應該切實改善待遇,而不是打小股東的主意
噯, 平心而論, 小弟並不反對老闆吃香喝辣,
只希望老闆酒醉飯飽之時, 也不要忘記下面有一些幫他拼命的員工
在過去, 多的是這種例子
選對公司, 跟對老闆, 45歲退休的人, 大有人在
未必大富大貴, 至少下半輩子衣食無缺
現在呢??? 企業本身半死不活
老闆自身難保, 如何照顧員工呢??
想結構性調薪, 要切實改善待遇, 談何容易...
往上加的都是成本, 成本越高, 競爭力又越低了...
當全世界開發中國家不擇手段在培育增強自身競爭力的時候
台灣本身再幹什....
在學已開發國家的公平正義, 社會福利, 虛耗自身的競爭力
在一個沒什麼天然資源的鬼島上, 有的最多的只是人力資源
大力倡導公平正義, 處處講求社會福利,
只會讓勤快的人變懒, 懶惰的人更懒而已
PS:並非是社會福利, 公平正義不對,
小弟只是覺得有更多的事更重要, 至少吃飽肚子就是一例
以上只是發發牢騷, 反正木已成舟, 回不了頭

另, 小弟並非老闆, 但要幫很多老闆平反一下
老闆創業是賭身家, 成功了, 吃香喝辣, 何罪之有
若創業成功後還不能吃香喝辣, 那些老闆當初幹什創業呀
這是天性呀, 是很基本的邏輯呀
羨慕老闆吃香喝辣, 不符合公平正義, 是無良的老闆
小弟誠懇的希望, 這些人自己去當老闆試試看, 或許吃像更差...
嗯..以上也是牢騷, 看看就算了
大陸華星光電的副總裁(兼TCL集團副總裁)是以前台灣奇美的處長,
他去大陸帶過去了台灣面板業人才前40%當中的200多名,
花了一年半,
把面板廠建了起來,
同時也做出了110吋的電視面板,
該副總裁說他過去大陸的原因之一,
"是為了面板市場不被韓國拿走"
可惜這樣的事情原來在台灣做不到,
得去大陸才做得到

後來面板業的5、6年級又過去了大陸400多人,
原來得去大陸才能找到舞台


禾申言舌 wrote:
中肯的分析~
可惜有錢的大官跟立委諸公們不懂這些小上班族的卑微希望..

不,他們懂.....

不過,他們懂的是那群在竹科外工作又常買股票的人
而不是在竹科裡做到要死要活的人

更何況,大官跟立委們,沒什麼人是念理工出身的
就算是總統,台灣已被台大法律系治國了十二年.....

你期望念法律的人有啥資格能發展台灣科技業的未來~~~
▂▃▅吾之雙足踏出戰火,吾之雙手緊握毀滅,吾名~羅喉~▅▃▂ 【【羅喉要去的地方~神魔難阻~】】

blesschang wrote:
不,他們懂........(恕刪)


的確,李國鼎或孫運璿都是理工背景出身,實實在在做事的,對比現在在位者,真是不勝唏噓
aek1976 wrote:
的確,李國鼎或孫運璿都是理工背景出身,實實在在做事的,對比現在在位者,真是不勝唏噓


還有別忘了機械系出身、曾任經濟部長的趙耀東,
沒有趙耀東,絕無今日的中鋼

還有比較少人知道的尹仲容,
他是電氣機械出身,
後來也是擔任經濟部長

就是靠著尹仲容、孫運璿、李國鼎到趙耀東,
台灣才完成脫貧致富的經濟發展歷程

spencerk wrote:
45歲退休的人, 大有人在恕刪)


去念官校當職業軍人,撐到中校,45歲退休大有人在
這麼好的路,應該比念名校電機還熱門呢
這樣說來 台大法律教出來的 禍害遺千年的感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