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絕對不相信啥"船到橋頭自然直"的說法,我倒是認為"船到橋頭撞橋頭"的可能性也不低吧..........

生與不生對於各方其實都應該是基於自己的信念所下的決定,沒啥對錯可言。
倒是
我認為,生育率的下降,"支持"是一個關鍵的問題,社會的支持,家族的支持。
放眼看過,凡是憂心生育率的國家,在"支持"這個問題上一定有問題。高度都市化,家族的支持日漸式微,而社會紊亂,安穩的支持也當然不存在,這包含健康環境 治安 教育 經濟 等等........。
各種支持可以相互彌補,社會條件不理想可由家族支持彌補,若家族支持不足而藉由完善的社會支持也可補足,也就是說,其實人口逆成長的問題絕對不是不想生的人該負全責,大環境是否有給予適產人口完善的支援才是導致"不想生"的想法被萌生的重要關鍵吧。
浮浮沉沉 wrote:
我有一個感覺,有的人為解釋而解釋......
講簡單一點就是不想累>>>>想自由輕鬆一點>>>>覺得自由很快樂
請不要把你自己的想法套用在別人身上
不想生的人不會都是同一個理由
不要拿既定的刻板印象套用在跟你想法不同的人身上
浮浮沉沉 wrote:
什麼是快樂,當朋友、親戚、同事的小孩都十幾歲了要念大學了,
你卻單身或已婚不生......會不會覺得自已跟大部份的人不同.....
十幾歲的小孩還會陪在父母身邊嗎?
而且就算有小孩,每個人都還是跟大部分的人不同
還是你要表達的是:有生小孩的人是一國的,不會理不生小孩的人?
浮浮沉沉 wrote:
當他們談論種種照顧小孩的時候,你慶辛自已沒有這項負擔....
但你真的快樂嗎?
再一次,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套用在別人的身上
有小孩在身邊跑來跑去
對某些人來說是快樂
但對某些人來說是折磨
莊子說:『你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在水中快不快樂?』
浮浮沉沉 wrote:
在學校時聽某個教授說過,小孩是最大的成就
第三次,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套用在別人的身上
對某些人來說養小孩可能是成就
但不是每個人的成就都要一樣
而且也要小孩養得好才有資格說這種話
養出個作奸犯科的小孩還能算是最大的成就嗎?
===========================================
這裡不是在打選戰
不要一直用一些假設性的狀況去攻擊不同想法的人
不然只會遭受到同樣的反擊而已
已經生的人要拉還沒生的下水
請用些高明一點的正面手段
用這種威脅恐嚇的方式只會得到反效果
也會讓討論沒完沒了
抗議Mobile01站方黑白不分亂停權,即日起關閉帳號不再參與討論
ryan4825 wrote:
從你說這幾句話..就知道基本上你說的話參考價值極低...唯一能參考的就是你有遺傳性疾病..
這點的確是不適合生養小孩..
要討論生與不生的題目,基本上要以正常、健康身體的條件來論述,前面幾樓所提到本身有遺傳性疾病的問題,這應該算個案,不能列入討論範疇,換成是我有疾病,我也不會想生,生出來有連累下一代的風險,。。。。。但是因為我身體健康,所以我主張要生,我是育有兩個子女,大的20歲,小的15歲。
其實,生與不生,跟一對結婚的男女的經濟條件有相當的關係,如果經濟條件許可,當然最好是生育下一代,但是如果經濟條件很差,三餐都無法溫飽了,那就真的要考慮是否生育、繁殖下一代了,因為下一代一生下來,就要開始跟你們夫妻倆一起受罪,這樣當然不好,。。。。。打個比方,現實社會中,擁有幾億家產的男人多的是,沒什麼條件叫他們不生下一代吧?(不生下一代的話,那將來遺留下來幾億的家產要留給誰呢?在世的時候用完嗎?幾億哪用得完啊?那死後要送給誰呢?捐出去嗎?沒那麼慷慨吧?)這些人經濟條件多高,沒有理由不生吧?但是,如果家庭狀況不好、沒錢過活的夫妻,當然是不要生最好嘍!也可以不用因為生了下一代,再更加重經濟的負擔啦!
浮浮沉沉 wrote:
婚不婚、生不生......(恕刪)
大大的發言突然讓小弟想起"男生當兵"這件事...每各當過兵的男生...
對於那段歲月都是難以忘懷..那樣的回憶與體驗是用錢買不到的...
當然絕大多數人在當兵前會認為:"浪費時間..毫無意義" 等等之類的。
或多或少都有抗拒的心理..當兵期間也是抱怨連連..每每喊累..當完兵後
卻不時提及當兵時的種種記憶..尤其是遇到當兵話題打開時..那真可說是
酸甜苦辣..盡在不言中~~
男生當兵 v.s 養兒育女 有著某種程度的相似呢~
"已經生的人要拉還沒生的下水
請用些高明一點的正面手段
用這種威脅恐嚇的方式只會得到反效果
也會讓討論沒完沒了"
沒有人一定要拉誰下水吧?? 有人拿槍逼著你了嗎? 不過就是討論而已..就算
真的有了結論..不生的就會乖乖去生嗎? 或是已經生的回家把小孩全都宰囉?
小弟也看不出不生的人用了多高明多正面的手段..看來看去還不是那幾招..
重複用了好幾次呢(你也不是魚那招最常見..)~
開板大,如果你的長輩思想上仍是非常傳統的話,我的經驗可以給你個參考
我已結婚13年,長輩觀念十分傳統,我又是長子,也是長孫,所以早早就被催結婚(26歲),婚後又被催生子,我們也不負眾望在婚後2年如願的懷孕,但在25週被驗出是無腦兒,一離開母體就會馬上死亡,沒得選擇,只有提早引產,當時心如刀割沒想到這麼年輕就要經歷白髮人送黑髮人,父母也從天堂的喜悅掉入悲傷的地獄。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他們也不再積極的催,因為無腦兒發生機率是1/4000,生了一胎後下一胎的機率會提高200倍。
原本想說今生應無子嗣命,但次年又懷孕了,不幸胚胎沒心跳,又流掉。
沒幾個月,老婆又有了,百般呵護照顧下,生下大女兒,再一年又有了,生下二女兒,實在太佩服自己的生殖能力

兩個女兒同一時期上幼稚園,純美語,月費NT$12000,註冊費NT$45000,一年算下來近40萬,3年下來也要個120萬,都是老婆自己帶,所以也只有我一個收入,但我們甘之如飴。
不幸的,老媽罹患大腸癌,又轉移到肝癌,在病床上,用很絕望的語氣跟我說,沒有一個孫可以捧米斗,真的,我只覺得我太不孝,這最最最最基本的悅親孝道都無法做到,就跟我老婆商量,做精蟲分離術再生一個,讓老媽開心開心,看會不會提高生存慾望,時年大女兒5歲。
當時找到婦產名醫在基隆,那時天天跑基隆打催卵針,看卵泡發育情況,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又失敗。老婆也受不了打針的痛苦,我們只好遺憾的放棄,老媽也在隔年過世,但我始終都記得沒有一個孫捧可以米斗,讓老嗎抱著遺憾離開,自責不已。
我還有老爸,總不能在歷史重演,經過一算命師推算,在2004年時有子命,若沒有懷孕,這輩子就沒有了。
老實說也沒有刻意,日子照往常過,真的在2004年獲得一子


老實說,三個小孩是很重的甜蜜負擔,但真的船到橋頭自然直,該花錢的時候就不小心會蹦出一筆錢支應,雖無大富大貴,但也不至家徒四壁,房子車子也樣樣都有,只不過買個東西要考慮久一點,最近想買個WII跟小朋友同樂,就在等公司貨出來。

什麼人玩什麼鳥,孩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父母現在的樣就是將來孩子的樣,養兒會不會防老,就要問你自己會不會棄長輩不顧。不要再用投資學還是經濟學去算生小孩花多少錢,這只會展現出你學校的東西沒有忘光而已,真的沒有意義。
只要捫心自問,不生小孩的決定會不會造成遺憾,自己的遺憾,長輩的遺憾就夠了,決定了就做吧。
聽聽江蕙的家後吧,歌詞滿中肯的

我跟我老婆認識十年,結婚也三年多了,「催生」的壓力一直都在
當然,言者譐譐,聽者邈邈,長輩親戚朋友說話的多,但是如果真的生了,能提供協助的恐怕少之又少
也不是沒仔細想過這些問題
從本身因素
1.天生愛玩,小孩對我們兩來說,真的是有點累贅
2.自私外加自我中心,沒錯,我們就是這樣,追求自己的生活品質(而且確定小孩子只會讓我們的生活品質下降,從此之後不大可能睡到自然醒、也不可能想去哪就去哪),或許大家要鞭我,但是這就是我們的個性

3.養不起,我們夫妻兩個都算是有唸過一點書,生活以台灣的社會來說也可以列入小小小小小康

4.陪不到,每天早上八點半出門上班,晚上八點半卻不一定能回家,再扣掉吃飯與保母之間的接送,恐怕唯一的相處時間只剩下睡覺,那還不如繼續養貓
所以啦,我還是陪著我家的阿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