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台商在大陸被坑,突然有種莫名快感...

ytre wrote:
三、捐贈者的傷口通常...(恕刪)


之前嫌對岸醫療差,現在居然為了取腎也學會腹腔鏡手術這種高技術的手術,是真還是假,這連台灣會的也不多
一般都是大醫院才做的到
是否醫療技術開始趕上台灣了?
就算是腰部或上腹部開,與割盲腸位置也差很多,也是兩個傷口

earl258 wrote: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 ...(恕刪)


就像電視常找一些被劈腿或是離婚家爆的明星現身說法
每一個都是說自己沒錯,都是對方薄情寡義,一直數落對方

這個劇情跟很多失敗的台商說法差不多
但他自己到底做過什麼?都是解不開的迷

當然這世界每個地方都有好人與壞人,但是大陸壞人特別多,台灣就是壞人很少
forvaio wrote:
經濟學這種東西是10...(恕刪)


沒錯, 這種10個人說出12種理論的確會令人不知所以

那如果說就像我講的, 幾乎所有的教授們都只有一個論調的時候呢?

在我們學校是幾乎100%(我年底畢業, 所以幾乎所有該念的課都念完了),

我家女王他們學校也最少有80%~90%的學科在強調未來10年内大陸市場的重要性(她順利的話也是年底, 要不就是明年中畢業)



可信度會不會稍微高這麽一點點??
thunderbird wrote:
當然這世界每個地方都有好人與壞人,但是大陸壞人特別多,台灣就是壞人很少
...(恕刪)


我覺得這就是Bias, 人總是特別容易看到自己的好處還有別人的壞處的
大陸之前報導稱吉小安為一介儒商-這個國家說的話果然不能相信
http://www.zaobao.com/finance/pages/people060722.html

北京華聯集團董事長吉小安是一個儒商,在投入商海之前,當過兵,插過隊(下鄉種地),後來在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擔任副研究員。
  吉小安這次在國際購物中心協會亞洲博覽會發表演講,根據本報專訪時瞭解,由于想要嘗試新的事物,不願過一種安穩的生活,吉小安成爲了一個商人。

防患于未然 ——儒商經營之道

劉旭明(2006-07-22)

  北京華聯集團董事長吉小安是一個儒商,在投入商海之前,當過兵,插過隊(下鄉種地),後來在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擔任副研究員。
  吉小安這次在國際購物中心協會亞洲博覽會發表演講,根據本報專訪時瞭解,由于想要嘗試新的事物,不願過一種安穩的生活,吉小安成爲了一個商人。
  北京華聯集團是一家成立于1996年的、中國政府重點扶持的國內 20家大型流通企業集團之一。旗下有兩家上市公司和多家控股公司。吉小安說,“這短短10年,我們沒有購幷,店是一家一家開出來的。 ”
  如今,北京華聯集團在全國擁有近74家門店,年銷售超過208億元人民幣(41億1840萬新元),在中國連鎖零售百强中排在第五位。公司有擁有大型綜合超市、生鮮超市、流行百貨店、家庭百貨店、城市購物中心等。
  他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27年當中,中國社會、企業制度、經濟政策的變化,給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機會,也帶來許多挑戰,用時也帶來種種陷阱,一批批企業消失了,有些幸存下來了,企業人都是平凡的人,大家都是從零開始學習管理一家企業,大家幾乎也都犯同樣的錯誤。但爲什麽有的人能存在下來?他認爲,核心的問題是,一定要警醒企業的行爲,如果錯了,要在錯誤還沒有淹沒你的時候及時糾正。
  他說,“企業要有危機意識,不能傲慢,同時也要有一種衝動,要向最好的企業,向顧客、向合作夥伴、向競爭企業學習。”
  吉小安舉例說,我們與嘉德置地(Capital Land)的合作,一起開發購物中心,因爲我們沒有開發購物中心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世界上有很多商業集團和我們談,但是我們最後選擇了嘉德置地,因爲首先它尊重中國的市場,另外,我們選擇臺灣新光三越百貨,因爲它是亞洲非常優秀的企業之一。
  共組團隊少犯錯
  他說:“1加1不等于2,雙方共同組建一個非常團隊,就能犯更小的錯誤。”
  北京華聯集團與嘉德置地的合資公司中,雙方各占50%的股份,其中一種合作方式,是北京華聯集團選擇好的地點,建好購物中心以後賣給嘉德置地。與新光三越的合作,也是合資成立公司,雙方各占 50%的股份。
  他說,“現在的中國與10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語,與20年前的中國更是天壤之別了,需要不斷地將自己推向國際市場。”
  另外,吉小安也指出:所以我們一直在做减法,减去不該做的業務,留給合作夥伴們去做,****【如奢侈品百貨讓新光三越去做,自己則將注意力放在應當注意的主營業務上】*****,也就是大型超市和家庭百貨業務上等。
  他覺得,企業無法在多領域擴展,只能將精力集中在最擅長的領域,希望因此少犯一些錯誤,如果自己能够比別人少犯一點點錯誤,也是比別人多成功一點點。“我們希望企業能够生存10年、20年、 100年。”
  吉小安說,北京華聯集團現在每2個月會開出一家新店,從明年開始,每年大約會有15家左右的新店誕生。雖然這個過程中有一些店會關掉,但是希望成功的店會越來越好。
臺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http://www.vica.org.tw/index.htm

一、大陸官方任何許可證明都不可相信,因為隨時可能以其他命令另外限制,譬如北京市政府曾發生,批准台商生產電動腳踏車,批准銷售,卻不准電動腳踏車在路上行駛的離譜案例,這個在台灣是不可能發生的。

二、任何大陸官方承諾與政策宣示,即使在協議書寫下明確的內容,都不可相信。

三、大陸欠缺司法機制及公權力,台商在大陸當地訴訟勝訴機率極低,即使僥倖勝訴也無法執行。在台灣人民的人身自由受到很大保障,但是大陸公安可以隨意逮捕監禁任何人,2005年仍發生大陸公安亂抓人,而且直到第4天才承認有抓這名台商,甚至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曾發生先拘禁台商三年,才開始審判的離譜事件,某些台商從民事案件被害人變成刑事案件被告,還必須忍受大陸公司勒索才能脫困。大陸司法憑「非法經營罪」、「合同詐騙罪」等法條,在台灣是罰款或是緩起訴的輕罪,在大陸卻有台商被判無期徒刑。

四、臺商與對方簽立協議書或合約,即使白紙黑字寫下違約罰款,只要有利可圖,大陸官方、企業或個人亦會惡意違約。

五、不可讓員工隨便接觸或經手公司印鑑,大陸是唯一單憑公司印章,就可以轉讓整個公司或辦理抵押貸款的國家,大陸政府官員與金融機構對於侵占案件,通常採取漠視或者成為共犯。

六、大陸公司經常以「合資」誘騙外商資金,等資金匯入就捲款潛逃。

七、台商受害協會會長建議在大陸千萬不能搞合資,即使對方是小股東也不行。

八、台商受害協會會長建議在大陸千萬不能搞併購,即使依法清算公告,等公司賺錢,前公司的假借據便會出現討錢,公司負責人還會被追究清算不實的刑責。

九、避免找大陸人經營公司,大陸銀行經常與公司內部人員勾結,抵押公司資產辦理假借款,實際資金流向不明。

十、當投資糾紛發生時,大陸政府、黨組織、警察機關、法院、銀行等,往往是共犯而非司法秩序的維護者,大陸投資合夥人與大陸公安勾結,先拘禁台商,再掠奪台商公司資產,是十分常見的手段。1999年河北曾經發生大陸法院院長與法官,越區帶領工人與卡車,製造法院強制執行的假象,利用新年假期搬空台商資產的案例,即使台灣親中派立委出馬干涉,大陸國台辦也只是發嚴辦的表面公文,公文實際到不了司法警察機關等單位,也無法對大陸人士追究任何責任。
其實大陸人坑殺台灣的最大武器,在於大陸公安可以任意非法逮捕拘禁台灣人,
台商只要人身自由被限制,整個印鑑、合約、產權證明都會被大陸人拿走,
並且大陸銀行和政府機關往往是預謀共犯,不像台灣會核對當事人身分,或是照會有關機關
大陸只要有公司印鑑,就可以移轉產權或抵押做假貸款,讓台商一夕之間家破人亡,

在台灣除非是通緝犯或現行犯,警察才可逮捕,否則都要有法院拘票
現行犯指「犯罪在實施中,或實施後即時發覺者,為現行犯。」「被追呼為犯罪人者」「因持有兇器、贓物或其他物件或於身體、衣服等處露有犯罪痕跡,顯可疑為犯罪人者。」

而且台灣警察逮捕人之後,被逮捕的民眾可以要求律師在場,全程錄音錄影,也可以拒絕夜間或疲勞訊問,而且台灣警察萬一在24小時內無法取得法院羈押許可,就必須放人,
不像大陸公安,連有沒有關這個人都可以否認....

台商假如想反抗,就是在黑牢被關到死,而且大陸法院可以無限期羈押台商不審判,
在台灣是2~4個月檢察官要聲請延押,忘記延押則監所要自動放人,至於台灣法院不開庭,
到時候是可以申訴或者申請國賠,但是台商關在黑牢裡面,首先就是要另外花錢打點獄方,才不會死在黑牢裡面,台商四處陳情也沒用,除非自願放棄追討回到台灣,否則大陸法院不是不開庭,就是明知違法還判重刑繼續關

至於大陸那些坑殺台灣的罪犯,大陸公安和法院通常假裝不知道,不然就是判無罪...
earl258 wrote:
台灣大企業老闆好像學...(恕刪)


有阿....旺旺!!
看到幾篇
有的人講到

根留台灣=不進中國愛台灣=井底之蛙 的論調實在不能苟同

世界等同於中國嗎?
為何還有人看不到這點?企業根留台灣,工廠可以轉移其它國家,這很贊同阿,但是工廠是不是都要設中國?
這才是重點

說那些話的人,多去世界看看吧,不要老是以媒體的角度,在台北看世界,這才是井底之蛙..........

要知道,中國沿岸,幾個重點 榜樣城市,實在是台商去太多,帶太多錢去,把他們經濟搞起來,而他們也重點在扶持這幾個城市,作為樣版,不是很愛中國?去中國的內地(中國的內地瞭解吧?是真的內地,不是亂被胡搞的內地名詞)看看
對比就知道,是中國普遍經濟繁榮,還是只有幾個樣版?

不過這也不在討論重點,重點在於台商如果還是不想辦法去東南亞其它國家投資, 一再被坑殺,下一個可能是你或你親朋好友.....這樣會很快樂嗎?別被一個他國的幻想大餅一直騙下去了,理智恢復看看世界寬大,才會知道,世界不只一個中國可以設廠......
我愛台灣,我的國家 敬請多支持台灣國產品

respect wrote:
別被一個他國的幻想大餅一直騙下去了,理智恢復看看世界寬大,才會知道,世界不只一個中國可以設廠......


如果其他國家如印度, 東南亞能比大陸更有效降低製造成本, 別說台商, 那歐美日等大廠為何還是拼命
往大陸跑??

其實我突然有個想法, 如果要比較廉價的人力, 非洲不會更廉價嗎?
怎麼很少有聽說有人在非洲設廠的?
matika wrote:
如果其他國家如印度,...那歐美日等大廠....(恕刪)

歐美日等大廠只是部份投資進入中國, 可不是整個公司連根拔起進入中國, 人家全世界其他地方也去一堆, 又不是只去中國.
而且人家有政府做後盾, 你去看看老共趕不敢亂抓坑殺美商. 台灣人? 他愛抓就抓, 愛殺就殺, 台灣還一群人在那裡跟他附和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