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去真的是很難阻擋, 但是個人以為對於這些所謂的電子產業的相關租稅優惠實在有必要好好檢討修正, 在國內享了一堆好處卻不盡義務與責任. 是否應該考慮將"聘用本國籍員工人數"作為租稅優惠的考量指標, 鼓勵企業多多雇用台灣員工, 也可以對所謂的傳統產業有所幫助.
真是搞不懂為什麼面板出走就準備失業??美國有作面板嗎??還是歐美自己作面板??哪裡製造成本低產業就會往哪裡轉移這是一定的道理就算不去大陸難道不會去其他國家??台灣只會作這種低毛利的代工產業的話外移只是遲早的事這點應該很多人都清楚..只是不肯去面對罷了這樣跟美國人抱怨印度人搶走他們的工作有什麼兩樣
全國上下都為開放與否做辯論事實上本就應該開放想想 台灣從1970年代開始輕工業代工五金 手工具 傢俱 日常用品等 到90年代的電子業這些訂單間接造就了台灣的財富可是70年代美國產業開始外移訂單外移時 失業率屢創新高當台灣的小工廠接單接到手軟時同時間有多少美國家庭悲劇誕生現在 台灣面臨了相同問題但在反過來看看現今的美國 近10年來財富更上一層樓他們有因為70年代的產業外移 而潦倒嗎該探討的是 該學習的是美國 歐洲如何走過那一次的產業外移?他們是憑藉著什麼??憑藉著是"新經濟"用新經濟來拉動舊經濟體系無奈的是 朝野似乎都不了解不要把希望寄託在製造業了那不是台灣未來產業升級的主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