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小學生來學 C++/組合語言/IC設計/財經管理/....甚至是..高級詐騙技術,或許比較符合這個社會的需求..
學什麼國文...
只要會說話會罵人在台灣就很受用了,這麼艱深的東西就留給那些所謂的學者去研究.
石敢 wrote:
但是修辭學除了出題考...(恕刪)


是沒錯啦,
我在國小時確實是以造樣造句來學習修辭,
但到小五、小六時,就已經教到修辭技巧,
我是認為應該學,而深度、內容由教育學者判斷,
這樣會周全些吧!

日麗金龍萬點睛 wrote:
會寫程式並不難,但是...(恕刪)

其實白話文比較難,意境比文言文還抽象,很多文言文都是直說的,要寫篇文情並茂的白話文比較難,用最簡單的言語,來形容深刻的情感不容易的,不信去問問高中生,他們比較喜歡考文言文還是白話文,文言文很多用法都很固定,說難聽一點,死背就好。

李家同的意思是說,這種題目完全是為了考試而設計。不是所有都都東西都可以無限上綱的。
過分的強調修辭學讓文章跟駢文有啥兩樣,全部都在比誰的修辭多,自己在再寫啥不知道,言不及義,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但是現這樣的作文分數比較高,但這樣的導向會讓國文真的程度比較好?!
記得以前念國中時就常有一樣的題目出在不同參考書,解答居然不同,而解答也沒解釋,根本就是為了刁難而出的模稜兩可,國文老師也只好無奈的說,看看就好這種題目不要管他。
老實說這種爛題目會又怎樣,頂多只能說想法跟出題的一樣,並不代表文學素養高,對文學程度一點幫助都沒有,爛透了。
這一串討論文只想到一個成語

*揠苗助長*

台灣人就是這樣 老是贏在起跑點 中途就被甩開 人家跑到終點 自己卻還在半路上
明月書流 wrote:
這一串討論文只想到一...(恕刪)


或許真是如此,但應該找出元兇,
我倒不認為這跟學校(老師)、考試制度有什麼關係。
日麗金龍萬點睛 wrote:
如果連修辭法的定義與名稱都記不住,又如何能保證修辭法在運用上的正確性?
如果一定要記得住定義與名稱才能夠準確使用文字
那在這篇討論中,許多認為自己無法記得這些修辭的網友
是不是每個人的發言都錯誤百出,沒有文法的邏輯性呢?

但事實很明顯的證實你的假設是有瑕疵的
即使記不得修辭的定義與名稱,對於生活使用並不一定產生困擾
也不見得會因此就把這些文法或修辭都亂用一通
因為會騎機車,並不代表你可以把機車的所有零件都念一遍
也不代表你就一定知道機車行進的物理原理
很明顯的,會用就是會用,名稱和定義只是在學理上的討論方便而已
需要擔心會混用或是使用名詞錯誤的,不會是四年級的小學生

更何況,你在回答他人時,也說了是用查的而不是能夠清楚完整的回憶初這些修辭
顯示即使你在沒有查到這些修辭的精確定義與名稱前
學習中文並不會因此而產生很大的困難


日麗金龍萬點睛 wrote:
照你這種說法,那很多科目都可以不用記了~
而你這句話就是過度推論我的結論
我並沒有說很多科目都不用記,而是說在這個學習階段應該以如何使用知識為優先
如果以你的說法,什麼學問都要先記得定義與名稱
那是不是在人與人交往時,就要學會社會心理學的人際吸引理論
在職場上無法面對面與男性長官講話,難道也得先去找佛洛伊德來看嗎?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個人認為,所有的一切問題,都是出在於「考試」
台灣太崇尚考試文化了
教育從以前就不斷的改改改,什麼都改,就是沒有改到考試的文化
說是從聯考變成基測
其實也只是換湯不換藥
說到底還不就是考試?
既然要考試,那要考什麼?國文要考什麼?
不考修辭技巧、不考古文、不考默書、不考註釋
那到底要考什麼東西?
我從小學到大,就是對國文200%沒興趣
我總是覺得說,我又不想鑽研文學,我只要能用國文來跟別人溝通對話就夠了
文章能夠自己造句、寫出來有條有理讓人看得懂就夠了
就算是看到別人說出來或寫出來的東西不懂,我也可以問
那我何必去學什麼文言文還是背什麼課文?
問題就是考試要考,所以我必須要去念它
問題就是考試要考,所以老師們也必須要去教它
問題就是考試要考,所以父母要督促
問題就是考試要考,所以我想拒絕都沒門
這麼多問題,歸因還不就是因為要考試
如果不考這些,那就沒什麼東西能考了,所以還是要考它


題外話一下
其實台灣的教育如此,我自己是有點感想
其實教育本來應該是有需求才有供給
好比說我想學習這方面的專長,我自己去向這方面學習
而其他的,基本的生活應用能力必要的才必須要去學習
像是文言文、微積分、外文等等
把這些資源留給想去學習的人學習不是很好?
何必要全部都硬塞給所有的莘莘學子?

我個人認為,現在的「教育」是一種「變態」的行為
或許這也是資本主義下的另外一種後遺症
我剛剛終於想到修辭的自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可是我還是覺得對國文程度沒有太大幫助,如果作文這樣寫一定會被扣分

稟夫人,小人本住在蘇州的城邊, 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樂無邊。

誰知那唐伯虎,他蠻橫不留情, 勾結官俯目無天,占我大屋奪我田。

我爺爺跟他來翻臉,慘被他一棍來打扁, 我奶奶罵他欺騙善民,反被他捉進了唐府,

強姦了一百遍,一百遍,最後她懸梁自盡遺恨人間。

他還將我父子,逐出了家園,流落到江邊。

我爲求養老爹,只有獨自行乞在廟前。

誰知那唐伯虎,他實在太陰險 知道此情形,竟派人來暗算,把我父子狂毆在市前,

小人身壯健,殘命得留存,可憐老父他魂歸天!此恨更難填。爲求葬老爹,唯有賣身爲奴自作賤,

一面勤賺錢,一面讀書篇, 發誓把功名顯,手刃仇人意志堅! 從此唐寅詩集伴身邊,我銘記此仇不共戴天!!!

武狀元:慘!慘!慘!吃完飯要拉,拉完還要撒,撒完又想吃,人生就是吃拉撒!慘!!!----

寧 王:素聞太師才高八斗,我有一個參謀將軍想跟你切磋切磋!

華夫人:我們老爺怎麽可以以大欺小呢?

華太師:是呀,是呀!

參謀:文學切磋是不分輩份的!

甯王:就是嘛,玩玩而已!不過如果你對不出來,別怪我發飆啊!出對!

參謀:一鄉二裏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六義,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膽!

甯王:對呀,怎麽不對呢,你不給我面子,我可真的要發飆啦!

唐伯虎:讓我來試試!

唐伯虎:十室九貧,湊得八兩七錢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甯王:好工整啊!

華太師:華安,你來得正是時候啊!

唐伯虎:沒事沒事,沒事!

甯王:嗯!

參謀:在下是七省文狀元兼參謀將軍,綽號“對王之王”的對穿腸,閣下是?

唐伯虎:小弟讀過兩年書,塵世中一個迷途小書僮,華安!

參謀:好,我就來會一會你! (兩人對立許久,相互一個飛吻,衆人偕倒)

唐伯虎:對不起,我倆惺惺相惜,情不自禁。

參謀:言歸正傳,我們開始了!

參謀:圖畫裏,龍不吟虎不嘯,小小書僮可笑可笑!

唐伯虎:棋盤裏,車無輪馬無繮,叫聲將軍提防提防!

衆人:好好,對得好!對得好!

參謀:鶯鶯燕燕翠翠紅紅處處融融洽洽!

唐伯虎:雨雨風風花花葉葉年年暮暮朝朝!

衆人:華安真行呀,華安好棒啊!

甯王:快出對,對死他,對死他!

參謀:十口心思,思君思國思社稷!

唐伯虎:八目共賞,賞花賞月賞秋香!

衆人:好,好--- ---

參謀:我上等威風,顯現一身虎膽。

唐伯虎:你下流賤格,露出半個龜頭。

參謀:我堂堂參謀將軍會輸給你個書僮?

參謀:你家橫頭來種樹!

唐伯虎:汝家澡盆來配魚!

參謀:魚肥果熟入我肚!

唐伯虎:你老娘來親下廚!
修辭學是用來研究語言用的,我不認為我的小孩應該在高中以下階段開始研究語言。
不知道蘇軾、羅貫中、劉鶚等人是不是精通文法,所以文章動人?
有沒有人寫文章像寫程式一般,先規劃好第一段第三句要用甚麼修辭,然後才寫文章?
呵呵,我是不用啦!

基本上中文並沒有「文法」,(您看看香港人怎說話先!)
中文最注重的是優美(「語」和「文」),許多外國語文注重精準的邏輯性,所以會有較嚴格的文法。
一些自卑的中文「工作者」也想搞一派理論玩玩,所以就開始有文法這東西了。
如果中文真想弄出一套好的文法,使語文可以好好的套入某一固定規模的規則之中,
恐怕得先廢古文,然後連現代用語都要大砍一番吧?

我覺得這東西,跟本是國文老師的"個人偏好",跟小學生的需求無關

寫作,是要配合很多的人生經驗才寫得出來,小學就學一些寫作分析的技巧,老實說...用得到嗎?
叫現在版上的不會用的人去學,我看十個中有九個說不想,因為就是用不到....

結果大學生也不一定用得到的東西...叫小學生去學,是有點莫明奇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