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可以打下航母嗎?

hudayaniu wrote:
看您說這些 就知道您不懂經濟學
之前您利用人民幣升值唱衰中國
現在又用人民幣貶值來羞辱中國 自相矛盾~

看你回的, 就知道您不懂經濟學

這一點也不矛盾, 我一點也沒羞辱中國, 你也不要太敏感

我還覺得中國政府超有魄力~超有種~

當年中國敢把人民幣一次貶了5倍, 完全不顧中國的進口業, 完全不顧當下人民能買的外國東西變少了

完全只為了賺外匯

這種戲碼在現在的中國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

1980到了現在從美國歐洲賺了大量的外匯,大部分是美元

現在全世界就在等人民幣漲

不升值, 就再印些美元, 反正多的美元也會想盡辦法鑽進中國

打完~收工~

ginthdiana wrote:
因為當美國喪失軍事霸權,美元霸權的崩解也會開始倒數......
致於國際貨幣儲備的多樣化.....目前看來,歐元成不了氣候,日元??小國小民的貨幣,強勢貨幣或可..當外匯儲備??....小弟想不透,除了人民幣本身,還有什麼檯面上的貨幣有此潛力?但人民幣要做到這種功能,不先解決上面的問題,想都別想......嗯,這問題好像雞生蛋蛋生雞..........(恕刪)


一個簡單的匯率問題您要扯到兩國開戰

況且

不是討論過了嗎
可以打掉 代價很大
打完之後沒有贏家
幹嘛要打

從中國進些年的經濟成就來看完全可以下此結論:
中國是現今國際貿易體系下的受益者
scottchen23 wrote:
看你回的, 就知道您...(恕刪)

因為是同您討論的關係

經濟政策目標是 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均衡, 能實現這些目標就是成功的
最有問題的是後者,但總比年年貿易赤字好

hudayaniu wrote:
從中國進些年的經濟成就來看完全可以下此結論:
中國是現今國際貿易體系下的受益者
 
你下的結論先問過這些學者吧~~

羅德曼(德國世界經濟研究所專家):從長遠看,中國應該減持美國國債。這個時候,至少得等到美國經濟復蘇。中國可以與其他國家共同創立新的儲蓄貨幣,擺脫美元。

  鄭常恩(韓國韓南大學教授):如果能減少美國國債的話,當然很好。從長期來說,中國應該逐漸減少美國國債的比重,並同國內金融貨幣改革同時進行。當前似乎還不能減持,因為問題是如果賣出美國國債,將會導致美元貶值,中國的損失最大。

  巴曙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中美之間在經濟上曾有一種恐怖平衡,相當於美國和前蘇聯冷戰時的核平衡,這種平衡曾支撐世界經濟,現在金融危機了,平衡被打破,需要尋求新的平衡點。美國應該學會存錢,少花錢,中國應該多花錢,少存錢。減持美國國債是“少存錢”這個大目標的一部分。現在說別買美國國債了是一種簡單化的做法,不能用這種簡單化的論調來討論這個問題。從全球化的視角考察,此次金融海嘯的根源在於全球經濟結構的嚴重失衡,以及不合理的國際貨幣體系,而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就是在全球擔任主要儲備貨幣的美元。美國前財長康納利曾說,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你們的麻煩。當前危機的波動中,中國經濟可以說首當其沖。中國要從“美元困境”中突圍,不得不積極參與國際貨幣體系的重構,如果短期內不具備對現有國際貨幣體系進行全面重構的可能,也需要在現有框架下積極提高中國的話語權、並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

 左小蕾(銀河証券首席經濟學家):在以美元為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短期內難以改變的情況下,人民幣除了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別無更多選擇。如果能夠把外匯儲備的貨幣形態轉化為資源形態,增加購買戰略性資產,增加能源和資源儲備當然更好,但資源是不可再生的。美元資產雖然目前升升降降,但近期仍主要呈現出避險保值的趨勢。

丁志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現在不是中國調整資產幣種結構的時候。目前來看,中國減持美元資產並不太明智。我們在減持美國國債后必須把錢轉移到其他市場上去。在現在的情況下,無論從經濟還是金融市場來說,美國都比其他國家市場要好得多。
scottchen23 wrote:
 你下的結論先問過這...(恕刪)

相比這位都是些無名小輩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副行長林毅夫:
中國高增長還可保持二三十年 到2020年,我國的人均收入將會是9100美元。改革開放28年來,我國經濟增長率平均每年達到9.7%,這是人類經濟史上不曾見過的一個奇跡。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副行長林毅夫曾預測,年均9.7%的經濟增長幅度還可能再保持二三十年的時間。這是在2007年8月4日召開的“2007中國地交會”上,時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通過比較研究得出的結論。林毅夫說,儘管我國經濟以平均每年9.7%的速度發展了28年,但實際來看目前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還是比較低的,2006年人均收入僅為2040美元。在這樣的收入水準之下,我國目前產業總額以及國際分工方面水準都比較低。“既然水準比較低,就說明產業升級的空間非常大,每年可以投資的機會非常多。”林毅夫說,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過去幾年一方面我國許多製造業已經產能過剩,但另一方面每年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都是超過40%,每年投資的增長率從2003年以來維持在25%左右。他認為,“這樣的一個態勢在未來10年、20年或30年的時候還會繼續保持。” 林毅夫推測,如果我國經濟維持每年9.7%的增速,從2007年到2020年,我國人均收入要增長3.3倍,也就是從現在的2040美元變成6800美元;另外,按照人民幣每年3%升值幅度計算,到2020年,我國的人均收入將會是9100美元。“9100美元也就是韓國在2000年時候的水準。如果到2020年我們達到韓國在2000年的發展水準,我國經濟將會發生很多方面的調整,比如產業結構調整,人口結構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種種調整等。”林毅夫說。
hudayaniu wrote: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副行长林毅夫

你誰不講,偏偏講台灣叛逃的林毅夫~
hudayaniu wrote:
相比這位都是些無名小...(恕刪)

窮人還是窮阿,有錢人更有錢,左岸的人很快就會拿均富卡出來了
你怎麼這麼白,難道你天天都~~~~~~~~ 喝牛奶
scottchen23 wrote:
你誰不講,偏偏講台灣...(恕刪)


地球是平的~ 大家都是地球人
如果您首先把自己當作人類一員的話 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啦
hudayaniu wrote:
地球是平的~ 大...(恕刪)

林毅夫推測,如果我國經濟維持每年9.7%的增速,從2007年到2020年,我國人均收入要增長3.3倍,也就是從現在的2040美元變成6800美元;另外,按照人民幣每年3%升值幅度計算,到2020年,我國的人均收入將會是9100美元

================================================================

小弟不才~小弟預測中國十年後~GDP為12兆美元人均是約9200美元~

恩~小小亂算一下
2005到現在8.3:1到6.8:1
約有7200億美元的GDP成長, 是人民幣升值得來的 (以GDP 4兆美元計算)
如果每年人民幣相對美元繼續升值5%
10年後人民幣會從6.8:1 變4:1
就算中國經濟零成長GDP也會從5兆變8.5兆美元, 增加了3.5兆
GDP 8.5兆美元人均是6500美元, 以13億人計算
加10年平均5%經濟成長,10年後是5兆變8.5兆美元,兩個加起來8.5+3.5=12兆美元
10年之後12兆美元人均是約9200美元

這種加減乘除的預測小弟也會~
hudayaniu wrote:
相比這位都是些無名小...(恕刪)


代誌往往不是憨人所想的簡單
你怎麼這麼白,難道你天天都~~~~~~~~ 喝牛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