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903 wrote:
多倫多 St. Lawrence Market
...(恕刪)


這個市場也是老市場,雖然沒有現殺的,但有整隻像鹿那麼大隻的動物皮已經扒開的就吊在市場中!!
第一次看完他的文章,覺得很多是對的
也是覺得我們有很多改進空間
重點是這個被登在蒙特蔞的報紙上
才會讓人覺得很不堪吧

不過我住的地方也很久沒看過蟑螂了,他住的地方是多髒啊 ...
Lisa_Hsu wrote:
現宰肉生菌數比較低的事實...(恕刪)


因為我沒跟你討論那個問題
況且外國的屠宰場全都一定很糟糕?
另外台灣現宰的環境都一定比較乾淨?

現宰家禽的問題或許也顧慮到其他方面的問題
例如活的家禽可能會造成禽流感之類的病毒擴散比較快
還有雞羽毛雞屎等問題
想一下蒼蠅先到活雞和雞屎那裏沾一沾
然後飛到其他食物的地方沾一沾...
__________



還有有人不斷提到的加拿大的片面畫面
來合理化台灣需要改善的問題
並不是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並不是加拿大沒有骯髒的地方或蟑螂老鼠
或者是台灣到處都是這些問題
(雖然我個人的經驗,我看過最多老鼠的地方是加拿大)
但是要看得是比例
還有老鼠出現的原因
不過話說回來
老鼠多不多並不代表一個地方髒不髒亂
因為老鼠在哪裡都蠻好活的也很會生
很多人現在比較少看到老鼠
主要是新的大樓和公寓比較無法讓老鼠往上躲藏
並不代表所居住的地區都沒有老鼠
當然老鼠問題是題外話了


如果有外國人看了台灣的宣傳影片:到台灣
而發現台灣其實除了影片中的影像
還有其他影片中"沒有撥出來的東西"
你想人家會怎麼想?
憑良心講...你看了影片然後看一下自己周遭環境
真的都是那樣嗎?
當然每人看到的重點不一樣感受也不一樣
那位加拿大人到台灣來是因為他的資訊來源說台灣有高度經濟發展
因該生活方面沒有太大的差別
但她到台灣卻看到很大的反差現象
文章中她也有自我反省一些問題
也提醒一些人如果有類似的計畫要注意的地方
台灣只是她生活經驗的案例而以
希望去看她全文才來評論
而不是二手的新聞
Lisa_Hsu wrote:
這麼漂亮的櫃檯,租金低不了吧!但營業成本高,就足以殺死很多利潤不高的好貨了。比如自家培養的活味噌或豆瓣醬,在菜市場一小角,一周出現兩次,租金不高,才能提供這種好東西。還有販賣自種有機蔬菜的,菜長得醜卻極為美味,高租金最擅長殺死這種優質小攤販。


我貼出來的範例
裡面什麼攤販都有
租金我不知道多少
但至少我知道那些攤位都是一般小商人(包括個人工作室)
或是一些小農場的經營者都有
你說的那些小樣品或是個人的產品作品
我上面貼的傳統市場都會有

況且你不知道台灣傳統市場的租金並不是都很低?
反到是很多台灣人想要擺攤都無法在傳統市場擺
可以的話很多都是違規擺設的或是違規分租的
這就是台灣的問題
政府沒有提供一些好的場所來讓這些小攤販生存
也沒有去管理違規的攤販
還造成台灣的環境髒亂

你剛好點出來
外國傳統市場可以這麼多元
但也可以很乾淨
台灣的傳統市場也一樣多元
但就是不衛生
這就是問題的所在啊

apoptosis0704 wrote:
...在歐洲的市集你還可以看到野味的屍體喔
我也覺得很噁心 很野蠻呀 真是落後...(恕刪)

真的要講髒,這比現宰雞髒多了,因為要吊掛熟成,其實就是某種程度的腐化,讓肉變得比較軟,細菌比新鮮現宰雞,不知要多多少倍

不過罵現宰雞落後的人,很可能看到這就說是文化了(歐洲嘛!怎麼可能落後),高高興興到Peter Luger吃乾式熟成牛排,舔著上面腐汁大讚美味。
noelle wrote:
請GOOGLE新聞標題:英師加報三大頁批台 混亂汙染
(英師加報是小小小?
TVBS的記者文筆有待改進)
大意是某位加拿大great white ET (ENGLISH TEACHER)在台中住半年,住的很痛苦,很委曲啦
她說台灣交通混亂,空氣汙染嚴重,路上見不到白種女性啦......吱吱吱喳喳喳
還附上蟑螂,死豬頭皮,滿地檳榔照片表示台灣很髒啦........吱吱吱喳喳喳(恕刪)


TVBS的記者文筆當然有待改進, 但是光看其報導不看原文就能得到結論嗎?
人云亦云, 不做求證又能得到什麼? 我真誠的希望情緒化批評的人讀完原本的文章再評斷.

The Gazette 原文
原文翻譯, 第21樓. 翻譯的算通順

原文翻譯節錄,

標題:海外教英文,文化大衝擊 (Teaching English: Culture shock)

每天有數以千計的加拿大人赴海外教英文,克蕾格(Lindsey Craig)也是其中之一。
然而,克蕾格卻面臨到一些生命的考驗。

"說我誤入歧途還是低估了呢!我根本無法融入這個地方。看看台灣的文化和台灣人,一切
都令我匪夷所思。台灣的街道只能用瘋狂兩字來形容。如果有交通規則,也沒人遵守它。
....在台灣,我完全沒遇到女性的加拿大人。....這或許是有些原因的吧??
這邊的環境汙染比我預期的還糟。想想看在一個極度潮溼的日子,把你的頭放進臭水溝裡
,然後盡可能的深呼吸。這就是住在台灣的感覺,不論何處,不論何日何夜。
昨天晚上,我看到一隻巨大的黑色鑲嵌橘色的甲蟲(譯者按:是天牛還是椿象呢?)。
難道我一定要想辦法跟這一切共處嗎??我到現在還沒辦法過馬路,我要怎麼去教小朋友英
文呢?" (中略)

台灣給我的衝擊卻沒有結束。回到加拿大不久,我申請到卑詩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碩士獎學金。但當我到那邊時,我卻沒有精力再去適應新環境。我好
想要回家。

當我跟卑詩大學的課業輔導員說我想要離開。她問我說:"看起來家對你非常重要,那
麼,家對你來說,到底是甚麼呢?"當時我流著淚說"我所熟知的一切。"我忽然領悟到台灣
對我的衝擊有多麼大。幾個小時後,我主動退學了。
回到安大略省的百靈頓(Burlington)是我當時最迫切需要的。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我第
一次感受到無憂無慮。生活上的雞毛蒜皮的小事,譬如像是聽得懂廣播的****,或是知道
去哪裡買郵票,我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完成。

數年後,我拿到了碩士學位。今天,我住在蒙特婁,一邊學法文一邊學習魁北克文化。

我很感謝我在台灣的經歷所給我的一切:力量、勇氣以及從不可思議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
和其上的人民。曾經身為少數族群的經驗,我對加拿大新移民所面臨的挑戰產觸良多。我
也更能夠了解和自己不同的文化及價值觀。

現在我知道,當時的我並沒有準備好去台灣。我沒有下足功夫研究台灣的文化。而且我必
須對學中文真的有興趣,才可以去台灣。如同蘿絲.麥可布萊德(Ross McBride),加拿大多
倫多"英文作為第二語言計畫"(ESL,English assecond language)的經理所說:"如果對於當
地的語言沒有基礎,中國和南韓是赴海外教英文最為困難的兩個地方。"
(下略)

原文翻譯, 第21樓. 翻譯的算通順

t903 wrote:
中國和南韓是赴海外教英文最為困難的兩個地方。"
...(恕刪)


南韓中槍了
括號為個人觀點
5年前住台中半年的痛苦經歷(隔了五年,想必相差不少)
她說交通街道混亂,沒人守規則(雖然比不過加拿大,但這也言過其實)
空氣汙染嚴重(我承認,不過人口密度兩國相差真的很大,加上加拿大工業不發達,雖然底特律很多汽車業搬到安大略了,此外加拿大的礦業應該也有汙染吧!)
還附上大隻蟑螂(有人已經po加拿大德國蟑螂分布圖了)
死豬頭皮(是在說傳統市場嗎?我也不敢去啊!)
滿地檳榔照片,看起來像是一灘血跡(我承認)
見不到白種女性出現(這哪招啊?)
汙染嚴重,呼吸感覺像把臉埋進汙水管(台中畢竟離六輕近了點)
外籍遊客:「(汙染)不比首爾(韓國)差或其他我去過的地方,我剛去深圳,空氣不比深圳或北京差。」
(哇!居然拿韓國來比了,這樣會引戰啊!)
林希的文章還說,台灣2005年在世界經濟論壇的環境永續排名,世界倒數第二,僅勝北韓
(拿2010或2009的資料出來再說吧!何必拿過期數據出來?)
民眾:「台北空氣是還滿糟糕的,這是真的,可是不能跟國外,美國、加拿大這種比,因為他們地就這麼大。」(說到重點了,問題在人口密度啊!)

t903 wrote:
TVBS的記者文筆當然有待改進, 但是光看其報導不看原文就能得到結論嗎?
人云亦云, 不做求證又能得到什麼? 我真誠的希望情緒化批評的人讀完原本的文章再評斷.
...(恕刪)

很明顯她沒做好功課就來了...
林希小姐
yukiko wrote:
特別是捷運車廂滿地垃圾


lag了嗎?
前幾年01在吵台北捷運該不該開放在車廂內喝白開水就已經討論過台灣的捷運清潔度是如何大勝其他歐美城市的了, 台北捷運在清潔度方面可是世界聞名的

不過不是在說台灣傳統市場的衛生需要在哪裡進步嗎? 你怎麼扯到捷運了呢?


再說拿china town比台灣傳統市場(我是淡水人, 我只記得中正路的傳統市場).....這不是拿自己人比自己人嗎?(其實我不覺得china town有比台灣傳統市場好到哪裡, 大概是半斤八兩吧? 畢竟china town滿滿的是大陸和越南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