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y.day wrote:先後次序??????...(恕刪) 但是拿著手機虎視眈眈的第三者呢?別人的觀感有時就是博愛座讓人尷尬的地方我當下胃痛難耐 但外表看起來是好手好腳的正常人上來了一位有說有笑的老翁 我覺得他應該還可以站著乘車 我應該比他需要這位子但當下周圍的人怎麼看我???
烏鴉2636 wrote:我當下胃痛難耐 但外表看起來是好手好腳的正常人上來了一位有說有笑的老翁 我覺得他應該還可以站著乘車 我應該比他需要這位子但當下周圍的人怎麼看我???...(恕刪) 若是我不管拉~要是你可能挫屎在褲底~
烏鴉2636 wrote:但是拿著手機虎視眈眈...(恕刪) "我當下胃痛難耐 但外表看起來是好手好腳的正常人上來了一位有說有笑的老翁 我覺得他應該還可以站著乘車 我應該比他需要這位子但當下周圍的人怎麼看我???"這只是我個人的情況:我也在捷運肚痛過, 我的選擇是第一時間下車, 在月台上休息,其一是大堂有職員, 也有洗手間, 其二是, 月台的空氣會比在列車好."但是拿著手機虎視眈眈的第三者呢?"這才是可怕之處, 到底拍攝者的用心是如何呢?不過, 類似這問題, 其實在社會爭論過不知多少次,當時網路和手機仍未發展, 問題發生在記者身上,當記者遇上災難時, 應要去報導事件, 還是優先要去救人.
melody.day wrote:這才是可怕之處, 到底拍攝者的用心是如何呢?不過, 類似這問題, 其實在社會爭論過不知多少次,當時網路和手機仍未發展, 問題發生在記者身上,當記者遇上災難時, 應要去報導事件, 還是優先要去救人 這也是我認為尷尬的地方第三者會用高道德標準來看坐在博愛座上的人但往往能讓自己下判斷的只是當事者的外表然後用自己的主觀判斷來將事件公諸於社會大眾這樣讓原本美意的博愛座變成一種原罪工具當然面對這種情形大家有不同的解讀或看法而我個人覺得不如將其取消讓這讓位的美德也好 義務也好 擴及全車不要讓坐在那幾個位子上的人 背負這麼多的顧慮或壓力
我個人認為讓座是一種好事, 但是在現今的台灣社會, 不應該當成是一件必要的事情.以前我會讓座, 現在我再也不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碰過太多狀況, 讓座還被罵...)以付費角度來看: 大家都付費上車, 為什麼別人可以坐, 你必須站著? 只因為你年輕? 20歲的該讓70歲的, 那10歲的是不是該讓35歲的? 只因為對方比你年長?? 那2歲的小孩和72歲的老人又該如何評斷誰讓誰? 70歲老人和90歲老人因為位子相爭, 在車廂推擠吵架, 又是誰對誰錯? (碰過兩次, 台北榮總, 公車上) 以博愛理想角度來看: 試問你如何辨別誰該讓座? 失聰之人, 有義肢之人, 很多都看不出來. 一個70歲, 全身穿一adidas慢跑裝的老人, 和一個滿臉發白, 全身盜汗, 嘴唇發紫的18歲的男生相比, 哪一個可以坐? 誰來評斷? 乘客公投, 你, 還是捷運警察? 還是要看身後有沒有25顆星星評分? 以法治和公平原則來看: 先來後到, 依照順序使用, 就和公廁一樣, 有這麼困難嗎? 因為老, 懶得走路, 卻又想趕快過街, 就可以不守交通規則, 穿越安全島抄捷徑, 然後造成交通事故再拍拍屁股當沒事嗎? (想想那個有名的因80歲老婦闖紅燈, 造成汽車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 以後代觀點來看: 如果 "老 = 有特權", 那我可以預告, 30年後的今天, 台灣會更亂. 因為7年級生的數量很大, 當現在的7年級生都退休了, 變成老人了, 那就是大家橫行無阻, 到處不守秩序的時代了. 反正只要拿出身分證, 大喊一聲我是老人, 就什麼都可以了嗎? 綜合以上各點, 我現在讓位只會讓孕婦, 生病受傷, 和無法自主站立這三種人. 老人不在清單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