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ermb wrote:去3c賣場買東西,調貨要等2天也等了!去服飾店買衣服,沒有現貨要等1個禮拜也等了!去汽車公司買車,訂了要3個月也等了! 呵~說的有理!怎麼沒人想去檢討一下,這些店家怎麼不備貨齊全,滿足客人的需求?不然關門算了!
買個Hermes Birkin或許要等3-8年~~可這並不表示去麥當勞等個1小時 = 常態啊...例子舉的很不好...很多人就是不想吃個百元套餐~還須等一小時~~~這樣要連帶被酸~版主也真可憐... 這版已經變成不想等餐的人就 = 澳客 = 是否哥這解讀是否太狹隘~??人人可選擇自己想要的消費方式~對於享受付費服務的感受也不會相同~~不要因為一則新聞事件~~就把"不想等餐"的人~~通通歸類成澳客or是否哥~~大多數不想等餐的人可能會選擇退費阿~改菜單阿~到別處消費阿...而"是否哥"這類消費者~相信只是少數不良示範......
缺貨在各行各業都會發生只是能希望盡量降低或是在缺貨跟成本之間求個平衡今天你開一家店,賣幾十種東西你不可能什麼都屯貨裝不裝的下是一個問題賣不賣得出去又是一個問題賣不出去要怎麼辦又是一個問題不要像小孩子一樣,跟你說沒了,還在那邊鬧,又不是我六歲的姪子人家道歉又跟你說缺貨了,你還要在那邊鬧,真是很小孩子氣幼稚捏
anthonykang wrote:缺貨在各行各業都會發生只是能希望盡量降低或是在缺貨跟成本之間求個平衡 沒錯!店家要多做備貨,當然備貨成本(含賣不出去而浪費掉的可能性)就會提高。如果要隨時都有各種部位、各種口味的炸雞供消費者選擇,那平均每塊炸雞貴個十幾元,不知道大家能接受嗎?買高單價的東西等多久都正常?賣你便宜的東西,反而不能接受缺貨?所以說到最後,麥當勞最大的錯誤就是:訂價太便宜了?呵~好難理解的邏輯!
驅魔神探-康士坦丁 wrote:沒錯!店家要多做備貨...(恕刪) 現在他們已經平均貴人家50幾元了XD服務應該要更有價值才行喔,希望他們多加油.麥當勞他們有出一本書,裡面提到一個叫大麥克指數的東西結果他們現在在做的動作反而表現出台灣的大麥克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貴.嫌別人貴的手法,反讓自己企業顯得有點...嗯..你知道的.
驅魔神探-康士坦丁 wrote:買高單價的東西等多久都正常?賣你便宜的東西,反而不能接受缺貨?所以說到最後,麥當勞最大的錯誤就是:訂價太便宜了?呵~好難理解的邏輯...(恕刪) 這是呼應上面有網友舉3C~成衣~汽車...等例子...邏輯難理解~? 純粹願意等或不想等的問題~~每個人感受有異~~怎會扯成"麥當勞太便宜"~~??難道要勉強任何人接受要你等~你就是要等~~~這樣才算正常~?呵呵~~神探~~你被腐化了~?? 你以前思緒比較清楚耶... 會到麥當勞用餐~不外乎貪圖它方便迅速~~遇到食材短缺時~消費者有權選擇等or不等~~不想等的人~不等於邏輯有問題或澳客...二分法在此版被應用成"是否哥vs極度有耐性的高等優良消費者"...
煥仔 wrote:麥當勞他們有出一本書,裡面提到一個叫大麥克指數的東西 大麥克指數是麥當勞自己說的?這我倒是長知識了~我一直以為是經濟學人提出來的!煥仔 wrote:台灣的大麥克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貴. 台灣的大麥克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貴?這數據又是哪裏來的?
驅魔神探-康士坦丁 wrote:大麥克指數是麥當勞自...(恕刪) 不是麥當勞說的,是麥當勞出的一本書裡面有寫.ps.那數一數二的貴不是我說的.只是在網路上許多地方看到,但來緣已不可考Q_Q不過2007年的大麥克數據亞洲的話是南韓 台灣 日本 然後才是其他的國家以亞洲來講,還真的是數一數二(真的是第2) 然後日本第三..但是2~3名其實差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