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野 wrote:
我前文從沒抱怨基本工...(恕刪)


我話說得有點直,勿怪了
我前幾年仍然有接手管理一些大陸部門
今年沒接手,但聽聞之前我底下的陸幹已經調薪到8000RMB
在我未撤手之前,他的薪資哩哩扣扣加一加約近6000RMB

老實說我很吃驚,我不懂經濟學,
按這種調幅來看,再過個十年,阿陸仔的薪資水準應該會趕上台灣
阿陸仔勞工敢要薪水是出了名的狠+不要臉

台灣勞工,永遠都很溫吞,老闆主動加薪,會痛哭流涕說是再造恩人
想要主動開口調薪,非得在心中想好一百個悲慘的理由,才好意思開口

記得快20年前,我還在三流的專科學校當米蟲的時候,
老師說你們這些專科生出社會最多拿23K~24K的薪水
結果退伍在2001年左右進到現在的公司,當時的起薪是27K
我非常滿意,因為跟老師說得差很多啊

又十年過去
蚵仔煎從三十五塊變到六十塊
肉羹麵從三十塊變成五十塊
現在公司給新鮮人的起薪仍然跟十年前一樣~
忽然很為現在這一輩年輕人感到悲哀
起薪跟我十年前一樣,但物價早就不知漲到那去了,要怎麼生活?

回到調整基本薪資的話題
老實說,對於現在的我也沒太大意義,
但企業主你們要好好想想
台灣少子化的影響已經開始慢慢蔓延,過去你們眼中耐操好凍拼第一的台灣勞工將會越來越少
將來為了搶人,一定是比誰的錢多誰的氣長,目前在大陸沿海已經在上演這戲碼了
如果現在還在為了這幾%在吵,講真的,我大膽預測貴公司也撐不到下一個十年

咖啡加紅茶 wrote:
快訊/基本工資調漲拍板!調5.03%、900元


#118F我就說了
哀.......可憐的勞工
兩方都在演戲
~健康快樂的活著..就是給愛你的人最好的禮物~

tcc7 wrote:
你有像歐美一樣收40...(恕刪)

台灣平均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一萬○二四四元來看,根據主計處統計二○○九年台灣每戶人口數約三.三四人、每戶就業人數一.四六人計算,每位勞工薪資需扶養二.二九人,據此換算基本工資水準就應該是二萬三四五九元;與現行基本工資相較,調幅應有三十一.二%

10244元 * (3.34/1.46 約 2.29人) 約 23459 元

這算法有什麼不合理?這算法只是勞工團體們要求資方給的薪資能讓生活在台灣的最基層民眾能夠有養家活口的能力,會覺得不合理的只有目前仍然是給最低基本工資的資方會才覺得不合理,這在台灣的一般公司、企業裏是有很多嗎?根本是少數好嘛!!而這些目前會哇哇叫的企業絕大多數都是一些聘雇一堆外勞的企業、公司才會這樣叫,因為他們都是給最低基本工資。可是這樣的問題在本、外勞薪資脫勾的情形下,就可以解決了,也根本不會有什麼CPI飆漲,物價通膨的問題,因為本地勞工的薪資小到攤販大到跨國企業,絕對都超過目前基本工資許多。
你會說這樣不可行,會導致一堆企業只聘雇外勞?我想說難道台灣目前沒有限制公司裏外勞聘雇人數或比例?況且如果因為本、外勞薪資脫勾,這些公司企業資方因而想多聘雇外勞想壓低人事成本多賺錢,不願意聘雇本地勞工保障、提升本地勞工基本的生活水平?這種公司講難聽一點,算是血汗工廠,有存在台灣的必要?有必要因為這些少數無良公司來抵制保障台灣勞工最低的生活水平?
我知道公司、企業是以賺錢為目的,也有虧損、倒閉的風險,但是我想請這些資方想想,你開公司、經營企業所賺的錢都無法支付起讓一個台灣員工能養家活口的薪水的話,甚而要靠壓榨、降低自己本地同胞的生活水平才能經營的下去,你覺得這樣是好事嗎?這樣的台灣會有未來?為什麼不多想想其他方式來幫公司賺錢?甚至靠壓榨其他國家勞工所獲得的利益(這是不好的行為、下下策),因而有多餘的資本來聘雇增加本地的勞工,幫助自己的同胞,提生自己同胞的生活水平。
台灣的公司、企業的風氣應該是要儘量導正成除了幫助資方自己賺錢以外,應該也是要承擔幫助自己底下勞方自己同胞們的生活水平逐漸上升才對,而不是極端的利益導向,靠著壓榨自己同胞才能生存、賺錢,這樣跟那些在第三世界或是落後國家的血汗工廠有什麼兩樣?如果台灣真的沉淪到那個地步,只能說那真是台灣的悲哀....
對這些經濟數字說實在完全不懂,所以應該沒什麼資格發表,只是好奇一般家庭23459夠用嗎,覺得現在或許3-4萬對一般家庭應該都不夠用,偶爾會跟一些教授、老師聊天,感覺現在有不少教授都很希望到對岸教書,因為待遇比台灣好太多,台灣真的如此沒競爭力嗎,記得自己在15年前工作待遇都比23459高出很多還可朝九晚五固定上下班,感覺現在很多工作時間都超時待遇還比不上以前,也真替下一代擔憂,現在能吃苦的年輕人有多少,經常看到有賺錢能力的父母拿一支破到不能在破的手機,卻滿足旁邊的子女拿一支幾萬元的手機唉世界真是在變變的很怪。

alice3210 wrote:
台灣平均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一萬○二四四元來看,根據主計處統計二○○九年台灣每戶人口數約三.三四人、每戶就業人數一.四六人計算,每位勞工薪資需扶養二.二九人,據此換算基本工資水準就應該是二萬三四五九元;與現行基本工資相較,調幅應有三十一.二%...(恕刪)


我這篇文章就講了兩次,這31%亂算在哪邊,你根本都沒有看窩,
一個需要撫養二.二九人且收入只有一萬○二四四元的人,可以請領低收入補助,
所以根本是畫虎爛的算法,政府要做的是加稅+提高低收入補助,不是增加31%,
別人在講你都不聽,只會一直重複你的31%是正確的,



依據合理的公式,勞資雙方都退一步,
我個人認為6.xx% +- 1%是個合理的範圍,
CPI、GDP、公務人員調薪幅度等等的綜合判斷,
某團體直接提出30%,每次都是定這樣的誇張數據,
感覺是去東南亞買東西,先開高價,買家在一折開始砍,
如果是經過精算,勞方可以負擔,30%當然沒有問題,
只是這數據我提出有問題,算的方式過於粗糙,
會認同30%的人當然要提出相關理論,
反對30%的當然要提出算法,
最後協商出兩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如果協商不成就是政府介入,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會點東西的起薪都有25~28K,
高職生畢業學得一技之長也超過22K,
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超過20K(18K+10%),
所以大部分有技能的勞工朋友、企業幾乎不會有影響,
會有問題的是5%的邊緣人,
想這次30%的問題要以這些人為依據,
沒有技術、學習能力較低、容易被淘汰、無法承擔失業風險,
我每個月領7到10萬,又有存款,
在台灣至少贏20%的人,要死也不會先死我,真的很難影響到我,
我是擔心這5%的人只看到加薪幾千,沒想到這只是一個毒藥。
綠手指

yqaz wrote:
錯很大 公務人員本俸...(恕刪)


委任到頂 薦任到頂 就不會再調了.....

軒轅浩 wrote:
委任到頂 薦任到頂 ...(恕刪)


問題是到頂是要多少年
總不會剛考進去 3-5年就到頂吧!!!

而且 如ladios.huang所說
公務人員很優秀 那為何不去考升等考...
When the Nazis came for the communists, I remained silent; I was not a communi
tcc7 wrote:
我這篇文章就講了兩次...(恕刪)


大哥...,10244元是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指的是一個人在台灣生活一個月的必要費用,不是收入。而一個勞工要養2.29人乘上一個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0244就是23459元,意思就是說如果你沒保障這個台灣勞工最低基本工資23459元的話,他的家人或是他在目前台灣物價生活水平上,就必需減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非非必需品或是奢侈品,例如晚上無法開燈,一天只吃兩餐,無法乘坐公用或自用的交通工具回家,只能走路等等。

在本、外勞薪資脫勾的情況下,我看不到那些大量雇用外勞的企業會有什麼影響或是藉口。在這情形下會反對的應該都是怕企業會因為聘雇外勞導致減少本地勞工就業的機會,這應該是政府需要想辦法防止的,或是提出好的誘因,儘量吸引企業聘雇本地勞工而不是靠犧牲自己勞工同胞的來達到。

我只知道的是當一般民眾收入增加、消費支出也會跟著增加,企業也會跟收入增加,經濟會活絡,政府稅收會增加,這時國家、社會、人民生活水平會越來越好,而不應該是靠剝削人民或是員工來增加政府或是企業收入,這樣只會惡性循環,導致國家沒落的。尤其當一個正正當當的台灣勞工做一份工作的錢無法保障他能養家活口,只能養活自己,你覺得這樣的一個社會還有救嗎?


alice3210 wrote:
大哥...,10244元是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指的是一個人在台灣生活一個月的必要費用,不是收入。而一個勞工要養2.29人乘上一個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0244就是23459元...(恕刪)


數學不好?

假如我有父母,一家三口,
只有我在工作,薪水最低薪資18K,
我爸領了低收入補助,我媽領了老農津貼,
我家的一個月實際收入18K+6K+6K=30K
每月最低生活費10244,也就是說只要把18K變成19K就夠了,
不是30%的23K,看起來你是目前唯一看不懂我的論點發問的人
每個CASE都不一樣,因該是調高6%左右的基本薪資+增稅+提高社福,
如果今天我又多一個小孩,依據你的理論也不是30%,懂不懂,
所以不能用%來計算,需要用人口,這東西就是社福要負責的部分,
不能用平均扶養人數,需要用實際扶養人口。


你做過義工就知道了,那最後的5%真的看得很心酸,
無一技之長,很多過一天算一天,很想要工作,
但是年紀大、沒技術,不想講了,行有餘力的時候去看看那5%

大家都覺得要加高最低薪資,這點是沒問題的,
只是要怎樣增加,有人單身不用扶養,
有人需要,問題艱苦的5%,反而喜歡生小孩,
小孩現在每個縣市又有另外的補助,
如果是雙親工作養四個父母、一個小孩,基本薪資調高到23K*2有意義嗎?
搞了半天你沒搞懂數學,才會覺得可以直接用%來彌補這段。
綠手指

savard wrote:
結果退伍在2001年左右進到現在的公司,當時的起薪是27K
恕刪)


看到你這句真的很感慨,我早你一年退伍,第一份工作起薪是25K+業績獎金

過三個月試用期變29K+業績獎金,當時我學歷只有高職畢業

幾年後我們公司在不知不覺中變成起薪16K+業績獎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