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ote wrote wrote:
kooko5319 wrote:
佛學的內涵比較像愛因斯坦認同的那種Feeling這句...(恕刪)
原文不是引給你了嗎?
不是每一句都要幫你翻吧

K大
我真的覺得我們應該要釐清一下討論的點在哪裡
不然永遠不會有交集
從你的立場來說
你一直質疑宗教沒有能力代替科學獲得現在的成就
這個論點是合理的
但前提是要有一個宗教是以科學成就為目標
然後企圖以宗教的方式實現
這個討論才有意義
例如說
有一個打火機教
信徒每天念經禱告希望變出一個打火機
結果變不出來
你當然可以質疑這個宗教的無用 信徒的迷信
簡單來說
你有一種"科學"被"不科學"取代的焦慮
或者說"捍衛科學"的使命感
所以你每一篇都在論述實證科學的成就與必要性
但是包含我在內的網友從來沒想過取代的問題
我們討論的點根本不在這裡
因此這是一個假議題
從我的角度來說
尤其是為了呼應這個版的主題
我想知道的是
佛學對宇宙的實相的了解
經不經得起科學的考驗
朱清時認為截至目前為止是相合的
而且他也提出他的論述
你則認為是經文穿鑿附會
但甚麼部分穿鑿附會 如何穿鑿附會
好像也不必經過理性的討論
直接貼標籤把我打成 "經文威能派" 就成了
平心而論
截至目前為止
我有講過甚麼怪力亂神 神話寓言 神聖經典 甚至一些"反科學"非理性的事情嗎?
所謂的科學理性方法應該也不是這樣論證問題的
所以我想
討論的爭點應該回歸到
就朱清時那篇文章而言
你認為到底哪裡不對?
或者
人類靠辯證法所推衍出來的宇宙體系
有沒有可能到最後科學證明是正確的?
clws wrote:
原文不是引給你了嗎?...(恕刪)
C大老實說,您的確比貼盤古開天那位有厚度,這我不否認
至於要是在下的經文派用詞太重,那也跟您賠個不是,只是在下從第一篇看起
您的確引過不少經文跟佛學的例子,辯論就是打蛇打三吋嚕
您不也說我科學狂熱,看了幾集Discovery這種"科普"的東西就以為自己是科學門生
我當然回您經文威能,這算是禮尚往來,有頭有尾,互相吹鬍子瞪眼,哈哈
有句話說,千百人中挑著您打,算看重您的實力
至於回到正題,您說我們沒交集,這我又認為不對了
我跟您要表達的,完全不是沒交集
我要說的是,佛學乃至基督等經文或新舊約,其實對科學本身沒有任何助益
有三篇文章我都提到了,十幾萬個教士,五大洲七大洋神學院出的學生,他們何嘗不認真研究基督經文
可是他們做了什麼?基督教義殺了哥白尼,伽利略,就因為他們的日心說,地球不是宇宙中心
宗教對於世界到底是進步的,還是封閉,食古不化的?
再來我一直在研究一個問題,例如正統佛教,真論出家都六根清淨
佛學問答第六輯講道
[----若身體嚴重先天性小兒麻痺症、跛腳、盲聾瘖啞、六根不全、雙性人、同性戀者,一一佛陀在戒律裏所規定不行剃度,若行剃度出家,為人剃度者與被剃度者皆有無量罪過與墮落之因。
畢竟這是形象問題、威儀問題,避免讓無數之人起譏嫌、誹謗、造口業、退道心、善根不起,劣比勝多,眾生反感造口業者比好感讚歎者遠勝數倍,得不償失。乃佛陀大慈悲心方便之教也,身心殘障,在家修有何不可,何況人人皆有佛性,有佛性依佛所教而修,成佛人人平等哩!----]
以上
這是不是種歧視? 一個宗教開宗明義的不給這些人剃度要他們家裡等就好,請問這是佛陀的指示,還是後人的曲解?
好了,要是後人曲解,而非佛陀本意,人人有朝一日突然沐浴佛光威嚴,都想剃度出家,沒人帶髮修行
今天教義得到無上延伸,真的七十億人都信教了,而且個個虔誠到頭心無邪念
而且還不是藏傳也不是日系能結婚的佛教,每個都恪守正宗佛教律法剃度出家 (佛陀完勝!!)
請不要說不可能人人出家,或可以有些人不出家這種蒙混的話語,條件很明確
在戒律上,出家的基本戒第三條是不淫,所以我說每個都出家,而非在家的不邪淫
以下
這段是千佛山大師所言
[以前曾經講過,如果在家要想即身成佛的話,一定要出家。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成佛有幾個基本的條件。第一、要完全斷肉食,成菩薩尚且要完全斷肉食,何況成佛。第二、必須給自己時間,在寂靜、清淨的地方(指僧伽住地--伽藍或蘭若)從事修養。第三、必須讓自己有苦行的經歷與體驗,這點在家很難辦到。
如果只是學佛或求往生西方,打算將來到了極樂世界,再去修行,或者這一生於業未能淨盡,要來生再修,倒也無可厚非。但如果到達某種境界,而自己又想即身成佛的話,就必須一切都要捨,連自我的命都要能捨,如果還珍惜這個命,那是不行的,,因捨不得鍛鍊。所以,在家成佛,是很難的事因為最起碼,你還要為你的生活,為你的責任以及你的權利義務去履行付出。]
用以上千佛山大師說法,如果七十億信眾都想成佛,捨棄生命恪遵教義,殘障盲啞人士也能剃度出家
那沒有男女交合,沒有下一代,全都是男女信教的求成佛大和尚大尼姑
人類是不是一代滅絕? 這樣不許交媾的教義做法,以生物與生理學來說
您認為這樣,到底對你我有任何的幫助嗎? 哪位請以身而為人的角度解釋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