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責任制來罵七年級是草莓?[5/14更新]


悠閒過生活 wrote:
我花了快一個禮拜追完...(恕刪)


想想,有錢我也要當老闆

我認為這"責任制"讓台灣走向病態的就業環境!

社會新鮮人,不了解,走入"責任制",過個3、5年我就不信都受的了,所以跑~~~(難怪一堆企業說留不住人才)

轉換跑道也讓再就業的人迷惘,一跑再跑,一眼就過到40歲還是沒有夠穩定生活!!!

簡單說,這是「政府」無能!!!

我個人認為「責任制」應該用在【薪資所得前10%】的人身上,因為他們所得高,所以責任制

而不是拿【薪資所得中等】的人身上,因為他們「人數多」所以對企業較有利!!!
悠閒過生活 wrote:
我花了快一個禮拜追完一百多樓的這一棟--->"爛草莓?" 我覺得新鮮人真的是草莓!

扯了一百多樓,兩方一點共識都沒有,乍看之下話題很多,其實都是圍繞著兩個中心點在轉,輔助自己的論點罷了。

我自己總結一下:

1.站在七年級生立場說話一方的意見:

希望勞方守法,該給加班費就給,不希望將責任制無限上綱,不希望過勞死,也不希望因為這種"合理的要求",而被冠上一頂"爛草莓"的帽子。

2.老一輩及勞方意見: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與其上網抱怨/取暖,不如把時間花在自我充實上。


這樣子我看討論到一千樓都不會有結果,兩方講來講去根本是兩件事,鬼打牆嘛!

=============================================================

雙方討論,假設變因全部都沒設定好,結果一百多樓只是流於嘴砲罷了,事倍功半,浪費大家的時間跟力氣。

要討論,就先設定好假設。

例如說,如果要討論七年級大學生與20年前相比素質低下,就應該拿同樣的兩組對照。例如:N年前,台大某某系90分的畢業生,跟七年級台大某某系90分的畢業生,相比之下如何如何。而不是像某些"前輩"一張嘴把所有人全部說出去,以前大學生怎樣怎樣,現在大學生怎樣怎樣。誰知道是怎樣對照?是在拿以前的台大跟自己面試過的三~四流大學比嗎?能比嗎?這種比法你好意思說嗎?就算要這樣比,以前的大學生你又知道素質多好,就沒草莓?那時候你也還在讀書吧?你又面試過多少人?還是就是因人廢言,資歷差的就是沒資格說話,就是比較差?咳.....扯遠了,這不是我要討論的。

先不提七年級上不上進(如果前輩們真的都這麼上進,台灣怎麼會變這樣?怪七年級?),現在的就業環境就是惡劣。

證據:

現象1:台灣勞工工時很長。
註: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數據,台灣工時為世界14。看起來不高對吧?請繼續看下去。

現象2:許多公司加班不給加班費,濫用責任制。

其實光是工時長並不算甚麼,因為有加班費拿嘛,這是個人自由,想多領就多加班,爆肝也是個人的選擇,怪不得人,但是加上現象2就非常可惡了。現況是台灣許多公司濫用責任制,導致台灣勞工高工時,卻低收入,正常上下班就用考績來壓死你,甚至更可惡的是用許多言語暴力,包含辱罵新鮮人為"爛草莓"。

我舉兩個自己的例子來佐證這現象1+2。

例一:我朋友在某腳踏車公司(不是店喔!)上班,做生產研發,"可以"報加班,但是一個月不得報超過n小時,但實際加班的時數為nx2以上。這個例子聽起來,比我爬隔壁樓的時候看到的例子(六點到先去打卡然後再繼續去做事),相對人道了。這個例子推翻了洛桑管理學院的統計,台灣人的實際工時其實應該更高。

例二:我去某LED公司面試助理工程師時,面試的是RD的小主管,他說本公司是責任制,每天加班到12點以後是常態,凌晨一兩點辦公室至少還有六成在加班。每天早上7(or8,忘記了):20開早會,每個人一定要到,也不能遲到,也不管你昨天加班到幾點。我問說那助工一個月大概多少,人資說2xK,那一樣要加班到這麼晚嗎?小主管只說主管交辦的事項做完,核准了就可以走。這間LED公司非常有名,離職率出了名高,去Google一下就有。這例子同時包含現象1跟2,要不要請科技業的前輩們踹共一下,看看台灣有多少公司是這樣。

還不承認台灣就業環境惡劣?

再來,

現象3:物價高漲。

我最愛吃滷肉飯了,10~15年前,我家附近一碗小碗的10塊,大碗15塊。現在咧?小碗的25,大碗的35。鹽酥雞本來一份25,現在已經逼近50了!

十幾年來,薪水沒漲,工時長了,東西都變貴了。去ptt科技業版,有個大大有做薪水統計,上去登錄的人也不少了。有空可以去看看台灣科技人現在有多可憐,扣除掉極端值,其實大部分人的年薪都落在60~90萬。如果有人要說產業不同,薪資結構也不同,好,我先回你,科技業在台灣普遍的薪水應該算是高了,還有甚麼產業均年薪可以破60~90的?(別跟我說CHT,請認真討論!)

現在整體的就業環境只有"惡劣"可以形容,就算有少數"良心企業",那有多少缺?台灣勞動人口在千萬上下,可以照顧到多少人?已經不是"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可以帶過,老一輩的難道不需要負責,就只會說七年級是草莓,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沒聽過嗎?

我相信現在很多前輩應該也還是受薪階級,將制度變合理是"所有"受薪階級的勞工都能夠受...(恕刪)

你的問題按洛桑學院的韓國
你就知道為什麼我們科技業那麼拼了…
這一切都是競爭的關係
現象3
你找一下20年前全球貨幣量
尤其是大陸和印度
跟現在相比
就知道為什麼食物越來越貴
AlgerChen wrote:
現代年輕人如果還是想用20-30年前的思維來看自己的前途,很抱歉你只有死路一條...(恕刪)


只是當現代年輕人用新的思維看自己的前途時

就被那些20~30年前進職場的人罵草莓了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spencerk wrote:
針對小弟對"反對責任...(恕刪)


加班一定要給加班費.

spencerk wrote:
天才的核薪本來就比阿斗高過很多
但阿斗靠著加班費, 其月薪的所得竟然比天才還多很多
且其產出及績效與天才又不能相提並論...
這樣你要叫天才情何以堪呀!!!


請問那位阿斗的主管為什麼會這樣子用人?
我不否認人確實是有能力高低之分.
能力高的人是可以擺在較複雜而且較高薪的位置.
但能力較差的人必須擺在工作較簡單而且較低薪的位置.

我也做過主管從這例子可看出很多問題.
這個例子必須建立在只有極少數或1人要加班的情況下.
而且還要去檢討.
1.面試人員是不是不夠嚴格?
2.這位要加班的是否為新進人員?
上述兩點不成立.
那這位阿斗的主管為什麼不把阿斗的工作減少(當然薪資也可減少)?
無效.
為什麼不把阿斗掉離原職(當然薪資也可減少)?
掉去當總機或專職掃廁所我都不反對.

把這種阿斗留下來還有很多壞處.
1.讓公司多支出加班費.
2.多支出公司水電費.
3.公事上環環相扣一人動作慢會拖累整個團隊.
4.能力強的人也變的東摸西摸騙加班費.

所以這已經不是給不給加班費的問題了.
而是管理上的問題.

spencerk wrote:
最少Sales, RD, PM, MarCom等等高度技術性,或主觀性較強者
其正常產出與所花時間並非絕對正相關的, 並不適合用加班費的制度


不管什麼工作只要是在上班則是在替公司增加收入或業績.
既然是在幫公司做是則公司絕對有必要付加班費.
憑什麼叫員工白做事?
不付加班費也可以請準時讓員工下班.

spencerk wrote:
版上很多大大提供了部門內對天才及阿斗應該採用的管理方式
受益良多. 小弟也野人獻曝, 讓各位大大參考一下


所以我說過領多少做多少不是沒有道理的.
員工能力差當然可以調職,像我管理的展業區(分公司),也是有分組,A組業務跑較偏中北部客戶,B組跑比較近的高屏臺南地區,還有內勤組,依個人情形而定,較年輕且無家庭牽掛分配A組;有家累或身體因素分配B組,至於內勤組就是業績太差就編入內勤,也代表準備隨時資譴。

還有人家都已經說要看是什麼樣職位,業務、醫師、RD本來主觀性強,且有自由發輝及決策權利,成功和週期性低,當然通常以責任制為主,沒事情時候,就算白天可以回家,但是有事情就算是半夜仍要處理事情,這些工作也通常用績效獎金計算,計算方式抽成,因此薪資隨業績成正比,通常比一般上班族高,偶有也有底薪,但不高,且有能力的人通常也不會care底薪,因為績效獎金賺的錢就大過底薪。

但是如果是基層職位如作業員、行政總務、店員…,這些工作通常進入門檻低,低技術高勞力,服從性高,薪資以固定薪水為主,因此有固定上下班時間,這時加班就一定有加班費,且不能超時加班,否則就是壓榨,因為這類工作人員是完全以勞力賺錢。
14060m wrote:
加班一定要給加班費....(恕刪)
opelisc2000 wrote:
員工能力差當然可以調...(恕刪)


不要被職位與職稱給搞錯了.
主管不管是科長.副理.經理.只不過是因為能力強.
多的薪水是因為還有管理的工作.
說穿了也是吃人頭路的.

很多公司難免都會用到一些主觀性強的工作的員工.
要知道人是要休息的.
即使是用機器人也要保養的.
不付加班費那請不要叫員工加班.
人是要薪水的.
機器人也是要吃電的.
天底下沒這種無本的人.事.物.要替資方無償付出勞力.


spencerk wrote:
1.
同樣的工作給兩位工程師去完成
一位(姑且稱之為天才)程度較好, 較聰明的如期交了,
一位(姑且稱之為阿斗)要連夜拼命做(加班)後, 也不知能不能如期交
請注意, 前提是"同樣的工作"
版主大大, 若你是主管, 加班費你給的出來嗎???
一旦給了, 是變相抹殺天才的才幹, 讓天才也變阿斗
所以絕大部分的公司RD, 是不給加班費, 而是用獎金發給的

2.
應該沒有人說"全部"的新鮮人或7年級生是草莓
這只是比例的問題, 只是普羅大眾都認為比例越來越高, 才會變成話題
只要你自己認為你不是, 那就不是囉!!!
另, 何謂"合理"的制度, 合誰的理呀?
是合公司的理, 老闆的理, 你主管的理, 還是你自己心目中的理???
公司設計制度, 通常都有全盤性考量, 若真的不合理, 是不會坐視不管的
但通常7年級生是犯了自我感覺良好的病, 只有想到他自己
認為全世界都應該繞著他轉才對, 換個角度想想應該會更好

3.
嗯...有機會也可出國走走, 全世界的就業環境都很差, 不是只有台灣..
致於為何只會Cost Down, 而不會轉型,
因為現今拼Cost Down可能還有機會活
若現在轉型, 可能只有死路一條...(恕刪)

代樓主回答
1.給加班費,為什麼不給?
績效不好就把考績打低,之後如果真的不行就lay off阿,這樣很困難嗎?
當老闆的願意免費賣產品嗎?不願意的話為什麼要求員工免費賣時間給公司?

2.合理的原則指的是合乎公平正義,就像剛剛說的,如果老闆願意免費賣產品給顧客,那我也願意免費賣時間給公司,但是有可能嗎?
既得利益者通常只會看到改革後自己的利益被侵佔,卻沒有『永續經營』的概念

3.全世界的經濟都很差,但為什麼只有台灣人會認為『拼Cost Down可能還有機會活,若轉型可能只有死路一條』?而別人卻會想辦法轉型?
悠閒過生活 wrote:
1.反對責任制無限上綱,要加班,請給錢。

2.請不要將要求合理制度的七年級生打為"草莓族"。

3.請前輩們好好檢討,為什麼台灣現在的就業環境這麼惡劣?為什麼前輩只會cost down而不會轉型?



1. 這問題長久以來都存在 , 不是現在才有的 , 等你當老闆時 , 你就會站在另一邊了 .
2. 先提升自己的專業 , 再談合不合理的問題 .
3. 有本事請自己創業 , 沒本事先檢討自己 .


當政府站在財團那一邊時 , 很多不合理 , 都會有合法的解釋 .
不是讀了大學就會變聰明
不是讀了大學就可以有高薪

明明就是作業員的料,可準時下班、有加班費
偏偏要去搶辦公室的椅子,怪誰?



es_mato wrote:
不是讀了大學就會變聰明
不是讀了大學就可以有高薪

明明就是作業員的料,可準時下班、有加班費
偏偏要去搶辦公室的椅子,怪誰?
...(恕刪)


說的好棒, 但不知有幾個人看的懂....
這年頭患有"自我感覺良好"的病的人,
小弟個人覺得, 人數真的不少

14060m wrote:
請問那位阿斗的主管為什麼會這樣子用人?
我不否認人確實是有能力高低之分.
能力高的人是可以擺在較複雜而且較高薪的位置.
但能力較差的人必須擺在工作較簡單而且較低薪的位置.
...(恕刪)


噯, 小弟僅是提供案例分享
並沒有想要各位大大指導本公司要如何做啦!!!
雖不禮貌, 但還是那句話, 有本事自己出來開公司...
通常, 換個位子, 腦袋也會換的很徹底...
認真回你
為何能力高的老是要負責困難, 複雜的工作
你不讓他休息,老是困難複雜的工作 , 你不怕他彈性疲乏呀???
為何能力差的就要負責簡單, 打雜的工作
你不讓她試試看, 他又要抱怨公司不給他發展的機會!!!
小弟自認非資質優秀的人, 也非名校出身
當初也是靠著苦幹才爬到某個位子
這樣分派工作, 能力較差, 就會永遠較差, 難以翻身
你叫那些資質較差但努力工作的人情何以堪呀...請三思...
所以小弟一向是公平的分派工作
表現好,會不停的Promote
表現差,我會請他走路
(請不要說小弟我或公司無情, 若他不適合該位子, 一直做下去, 只是害了他)
噯, 出一張嘴真的比較容易啦...
其他的, 抱歉, 懶的回了

路過、跑過、走過 wrote:
代樓主回答
1.給加班費,為什麼不給?
績效不好就把考績打低,之後如果真的不行就lay off阿,這樣很困難嗎?
當老闆的願意免費賣產品嗎?不願意的話為什麼要求員工免費賣時間給公司?

2.合理的原則指的是合乎公平正義,就像剛剛說的,如果老闆願意免費賣產品給顧客,那我也願意免費賣時間給公司,但是有可能嗎?
既得利益者通常只會看到改革後自己的利益被侵佔,卻沒有『永續經營』的概念

3.全世界的經濟都很差,但為什麼只有台灣人會認為『拼Cost Down可能還有機會活,若轉型可能只有死路一條』?而別人卻會想辦法轉型?
...(恕刪)


謝謝指教, 以下意見也請參考
1."加班費"只要員工敢要, 小弟公司也會給啦, 只是不知道他能拿多久而已
績效不好就把考績打低,之後如果真的不行就lay off--這個小弟公司力行了很久
有聽過"汰弱換強"吧, 小弟公司平均每個月都有人被Lay-off, 所以一點都不困難
只是....公司被冠上"無情"的代價

2.說的好, 合理的原則是要符合公平正義
但通常"既得利益者"就是公司利潤的創造者,
維護公司利潤創造者的利益, 原則上應該沒錯吧
若你認同80/20原理的話, 或許就不會如此提問了

3.讓公司活, 也是企業責任之一,
公司若死了, 馬上就有一大堆人沒飯吃, 孰重孰輕一看便知
說"轉型", 是標準的嘴砲
若轉型真能確定賺錢, 真能確定能活, 會有人不願意轉嗎???
版上的大大們, 知道成功了案例有多少嗎?? 失敗的案例又有多少??
台灣的BenQ所付出的代價還不夠大嗎???
若版上的眾位大大願意多提出轉型成功的案例,
我想很多老闆會非常由衷的感謝你的....

無意嘴砲,個人看法,
聽的進去就聽, 聽不進去就當阿伯在念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