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大學應該要廢除一半以上..台灣才有救...

沒錯阿 應該這麼做

大學廢 2/3

電視頻道廢 2/3

沒用到濫建的機場廢 2/3


大學廣設造成教育經費無法集中火力

學校招生人數大於學生人數

學校只好降低門檻來求生存

招到學生後

又降低畢業標準

如此一來

台灣大學教育徹底搞爛


電視頻道也是

為什麼台灣電視頻道舞台都很陽春很鳥?

因為沒錢

廠商廣告費用太分散

每個電視台拮据的狀況下能建多華麗的舞台?


但目前台灣實在回不去了

誰敢去關大學 去關電視台?

讓大陸人來念大學不是解決的方法

如此還是無法提升台灣學生的危機感

大學還是如此好混

混個四年 爽個四年 荒唐個四年

只能說拖垮國家競爭力而已

當然也有努力的

但這麼多間大學

努力的學生有多少?

能不能全部集中給予最好的師資和設備來栽培?


台灣目前只能等到教育、健保、影視相關事業崩潰垮台

才有可能重整

不然沒人敢去動的



只砍大學似乎沒多大用處,我民國72年考高中,那時北聯高中只有1.建中(男) 2.北一女(女) 3.師大附中 4.中山女高(女) 5.成功高中(男) 6.中正高中 7.板橋高中 8.復興高中 9.華僑中學 10.泰山高中,對比於現在北市高中,大約麗山高中只等同於當年泰山高中的水準.

而那時的台北工專,大約平均是成功高中的水準,當然有些上建中的受限於家境貧困會棄建中讀北工,甚至還有為了獎學金棄建中讀明志的,不過比率應該低於10%.而那時大安高工的水準大約是僑中到泰山之間,對比於今日當年的大安學生學生素質坐落於大同麗山中崙大直之間.而現在的大安則是遠落後於中崙大直了.

再來講大學,當年錄取率只有30%左右,而且學生名額少很多,更沒有像交大拼命開一些電資學院來灌學生人數.那時大學就台清交成政師中央中興中山海洋學院,加上老牌私立中原淡江逢甲東吳東海輔仁靜宜,還有陽明北醫高醫中山醫等,大概就這麼多了(可能有漏掉幾間).然後技職體系最高學府就只有一間台灣工業技術學院,那時工技還停收4年制高職生,只收2年制專科生.所以高職生升學的最高學府就是台北工專.當然高中生沒考上大學,也可以唸三專,那時北工銘傳都有3專部.

以當年的比率對比於現在的學生結構,當年台清交的大約是現在的台大名額,當年中字輩海洋的大約是現在的清交成名額,當年老牌私立的和三專的大約是現在中字輩+中正東華南等國立的,而文科的當年的政+師+東吳+東海大約是現在政+師的名額了.所以算起來現在唸私立大學的大約是當年的落榜生了(甚至國立後段的也是落榜生).

當年這些落榜生,有的重考,有的去學一技之長,早日出社會,很快的就能貢獻產值給社會,而到今日,這些人不僅要唸大學,葚至被逼著唸研究所,多耗了6年,然後在去擠原本就不適合他的就業市場,這樣對這個社會真的是好的嗎?

再來看技職體系,當年高職畢業只能唸專科,台灣工技那時還規定男生要服完兵役才能去考,而台灣工技那時只收專科生,含2/3/5專,還原這些人當年的高中成績,大約座落於建中~泰山間的水準,落差是有些大,但對比於今日的高中體系,都還有個麗山之上的水準,那現在的工技升格後的天大地大台科大呢?大學部的高中成績平均水準有在麗山之上嗎?有多少學生比率是當年能上建中,亦或是能到成功之上的呢?依現在台科招收高職生的來源,中工能否和以前的中工比不知,但大安似乎以比不上當年的大安了,所以連帶台科大收的人的平均成績已大幅落後於台灣工技,更別說排在台科後的其它科大了.

廣設綜合高中後,被逼著廣設大學,連帶著高中體系吸走了當年該唸技職體系的人,技職體系收到原本不該升學應該去學一技之長的人,造成整個技職體系的崩壞,而高中體系吸走那些原本不該唸高中的人,連帶著整個高中大學體系也跟著崩解,當年教改的人真的.....該狠狠的打他們100大板啊....

tutorship wrote:
只砍大學似乎沒多大用...(恕刪)


當初
廣設高中及擴大高中/高職學生數比,
廣設新大學且既有大學也擴大招生規模 ,專科全面升格,
可讓學生留在學校多留很多年,
也讓當初一堆高學歷的畢業生有教職職缺
且最大的目的就是可以降低很長一段時間的失業率....

對當時的政府而言可是有多重好處,且後遺症要一斷不短的時間才會爆開的政策.
但沒想到後來這十年經濟發展停滯且出生率快速大幅降低..
結果就變現在這樣..
本人現在是大學生~~

看到大家的回復,有些話想說

台灣的教育,真的很失敗 一直在用填鴉式教法來教導學生

專業的東西,卻學的很少,反而去讀課本上的知識,或者有交,但是都是簡單的東西

這樣不跟外面的企業脫節也很難,要讀書或者學技能的人算是少數,都只想玩過大學生活

或者打工卻荒廢學業 這樣子,大學畢業出來了,畢業證書上面寫的科系,結果不會那科系的東西人不計其數

如果大學要廢除一半,那高職也比照辦理,也很多人混到畢業,有些人已經學了很多技術 去找工作或者上大學,有些只是想去找份打工 消磨時間 那為啥不再國中畢業就去做呢?

有時後成績不是一切,只是想不透,為什麼還要很高的成績,有技術難道還要有先談了成績嗎?

現在社會,大多數企業都要大學生,導致太多人去讀大學,出來滿街大學生,又要怪東怪西的,企業卻不願意培養人才,只想用現成的,不覺得很奇怪嗎?

我也是用學貸上大學,現在卻卡在是否讀下去,又怕沒學歷,空有一些技術也沒用,還是繼續讀下去,加強自己的技術嗎?
其實就某個程度上

這麼多大學留著也無妨

前提是

國家別亂投資補助

國家要把錢花在更有效益的地方

還有學生和家長的觀念要改

就把大學當成去培養氣質 學才藝 交朋友 玩社團

反正大學的本質就不是就業導向的

大學學業不等於就業能力

等到大學畢業

面臨謀生的現實問題

各位學士們

看看是要考公職 學黑手 裁縫 推土機 烘培 種水果

各就各位


owen7412 wrote:
當大家都是大學生.....(恕刪)


嚇我一跳....還以為01發生回溯><


這不是10年前的議題嗎?
我用600D寫日記
huron wrote:
其實就某個程度上這麼...(恕刪)


大筆經費補助私立大學是最令人費解的地方.
要學美國就不應對私校的學費收取管控, 更不應有類似通通有獎的方式進行補助.

教育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劃
http://zh.wikipedia.org/wiki/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

由2005年補助9校(公立3校,私立6校)
到2012年補助65校(公立20校,私立45校)
總金額沒啥增加, 因此每校分到的金額越來越少...
且目前台灣大學/學院總數有142校(不含軍警院校)獲補助的學校竟有近半數.

(台灣現在受教育部承認的有62所公立大專院校院及103所私立大專學校, 總計有165所公私立大專院校.若扣掉16所專校(4所公立(含2所軍警校)及12所私立),則大學/學院總數有149校. 再扣掉7所軍警院校則有142校.)
http://zh.wikipedia.org/wiki/臺灣大專院校列表
空空大師 wrote:
台灣的教育,真的很失敗 一直在用塗鴉式教法來教導學生


是填鴨式吧~

看來敎育真的是很失敗~~
huron wrote:
反正大學的本質就不是就業導向的
大學學業不等於就業能力
等到大學畢業
面臨謀生的現實問題...(恕刪)


這是大學教育規劃失敗及失控才造成的結果..
還好並不是所有校系皆受波及
否則醫,牙,藥等這些總量管制的科系也是如此那可就真糟了..
這些系所並未受高教膨漲所累, 目前招收的學生優秀的程度與高教膨漲前差別不顯著.
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當然也不太受影響..

空空大師 wrote:
本人現在是大學生~~

看到大家的回復,有些話想說

台灣的教育,真的很失敗 一直在用塗鴉式教法來教導學生

專業的東西,卻學的很少,反而去讀課本上的知識,或者有,但是都是簡單的東西

這樣不跟外面的企業脫節也很難,要讀書或者學技能的人算是少數,都只想玩過大學生活

或者打工卻荒廢學業 這樣子,大學畢業出來了,畢業證書上面寫的科系,結果不會那科系的東西人不計其數

如果大學要廢除一半,那高職也比照辦理,也很多人混到畢業,有些人已經學了很多技術 去找工作或者上大學,有些只是想去找份打工 消磨時間 那為啥不再國中畢業就去做呢?

有時後成績不是一切,只是想不透,為什麼還要很高的成績,有技術難道還要有先談了成績嗎?

現在社會,大多數企業都要大學生,導致太多人去讀大學,出來滿街大學生,又要怪東怪西的,企業卻不願意培養人才,只想用現成的,不覺得很奇怪嗎?

我也是用學貸上大學,現在卻卡在是否讀下去,又怕沒學歷,空有一些技術也沒用,還是繼續讀下去,加強自己的技術嗎?



塗鴉式教法??
是我離開學生生涯太久,還是這是現在創新教法??(我還去Google了一下)

填鴨式教法聽過,塗鴉式???塗鴉式???塗鴉式???塗鴉式???

從你的例子看來,很多大學真的應該廢除,建議你不要背學貸在拼下去了....

另外錯別字"交"應為"教"..請更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