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720616 wrote:
這不是您與其他人所訴求的嗎..
不過是呼應在您其一甘等人身上而已
對於滅火隊的作為不過爾爾.不甚感興趣
但話說回來..金車對於所謂的高貴成本加諸與售價根本回到原點也還沒解釋到..
倒是顧左右而言他的言論充斥版面...
要的不就是個 請金車解釋 而已嗎
又或您可代表金車 那實在是給您
訴求?
樓上一個網友回應的簡短又切入重點
"講那麼多幹嘛!我還買了兩瓶貴森森的雪莉桶原酒。算我們終端消費者倒楣,想想以後還是拒買算啦!"
有看到了嗎,這種拒買作法也是選項之一
直接切入市場機制決定
倒是你只會一直在"金車對於所謂的高貴成本加諸與售價根本回到原點也還沒解釋到"這議題上面鬼打牆
你拿這訴求去找任何一間公司看會不會有人理你
沒有一點作為,廠商會有什麼壓力?
還是你天真的以為消費市場以後只要大家打著這旗號就能去強迫業者降價?
要不要乾脆主張,業者不許賺錢,只能用成本價加上基本管銷後賣給消費者這不是更讚.
另一個大大更絕了,還恨鐵不成鋼,像這種掏心掏肺對業者這麼死忠擁護的人,生意人不賺他的錢要賺誰的錢!?
我的訴求很簡單
酒降價不降價我跟本不在乎
還訴求咧
我只是過去看到太多消費者一方面喊漲價吃不消,一方面又拼命消費.
卻不去仔細想想如何抵制或改變市場,看多了只是讓人感慨.
流川 風 wrote:
例如呢?我回避什麼問...(恕刪)
問題明明寫在那兒
寫了那麼多遍
寫得那麼清楚
你還在問你迴避了什麼問題?
說不是金車企業的人
說自己不懂酒 關於酒的產業這塊摸不到邊
也不臨陣磨槍去做些惡補再來
拼命地對自己不了解的東西不停的爭辯自high...
自己也知道隔行如隔山
又要說什麼做生意原則差不多
從頭到尾都沒人要你教我們怎麼做生意;怎麼做廠商
自以為世事看很透
自以為商人就可以奸
企業為了銷售耍什麼手段都是對的
消費者都是傻b上當活該
明明是不公義的事情還要用拙劣的言詞去包裝
我也不想再繼續回復您浪費我的時間了
希望這種因為對方不耐煩而讓您得到勝利的筆戰
能夠成為一筆值得記載在您幾十年人生履歷表上得意的首要功績
aksa wrote:
問題明明寫在那兒
寫了那麼多遍
寫得那麼清楚
你還在問你迴避了什麼問題?
說不是金車企業的人
說自己不懂酒 關於酒的產業這塊摸不到邊
也不臨陣磨槍去做些惡補再來
拼命地對自己不了解的東西不停的爭辯自high...
自己也知道隔行如隔山
又要說什麼做生意原則差不多
從頭到尾都沒人要你教我們怎麼做生意;怎麼做廠商
自以為世事看很透
自以為商人就可以奸
企業為了銷售耍什麼手段都是對的
消費者都是傻b上當活該
明明是不公義的事情還要用拙劣的言詞去包裝
我也不想再繼續回復您浪費我的時間了
希望這種因為對方不耐煩而讓您得到勝利的筆戰
能夠成為一筆值得記載在您幾十年人生履歷表上得意的首要功績
加油
不公不義的事可多了
肯定不止這件事而已
吃虧,上當,受騙,也是人生必經的一條路
重點是遇到了,只當自己活該就算了?還是記取經驗想想未來?
這不全是活該,也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這是一個文化,而不是單純你情我願的交易....
拿名牌包來說好了, 很多歐系國家都有自己品牌的名牌包,是經過千錘百鍊得來的名聲....
這時候默默無名的台灣自己開了間自稱是媲美歐美等級的產品,定價訂的和歐洲的名牌包一樣貴,甚至更貴.
我們也想要有台灣自己的品牌名牌包,可是明明知道他的名氣不足,卻硬是鑲了一個不適合他的價格,實在是買不下手.因為知道他不值這個錢.但是又希望他真的可以值這個價錢,希望他可以更好.這個內心的糾結對於那些不買名牌包的人是不會懂的....
因為他們覺得包包可以用就好,為什麼一定要名牌?
如果一支勞斯丹頓定價為江詩丹頓的價格..大概是類似這樣的感覺...
這些賣的都是文化,是年份,不是單純的電子產品的規格比一比的買賣
小弟給你舉例一下 ,你所謂的 市場
目前市場上知名度最高 麥卡倫 跟 我國大廠 金車 Kavalan 比一下
麥卡倫不用挑多好的 12年份就好 , 致於 金車 就挑這次的主角。
麥卡倫 12年 售價 1200~1400 金車 5年以下 2000
以kavalan 這麼年輕的酒廠,訂價比 號稱 世界上最貴的威士忌 麥卡倫 還貴
年份 輸就算了, 當初說的頭頭是道 ,我們家的各項成本都偏貴。所以 訂價,比 麥卡倫還貴
結果現在被 這則 新聞 捉包,其實成本並沒有 他們官方 講的這麼高。
那位灌籃高手,也別叫我去 找什麼公平會,消保會。誰知道 金車會不會又有另一套說法。
又虎爛 當初相信他的說法(我們家的天使特別會喝

另~~看來金車~~危機處理真的很慢~~都過了一天~~~像樣的回應都沒有~~是慌了手腳,虎爛消費者的手法
被記者給捉包了 還是怎樣~~ 我們接著看下去

becool35 wrote:
搞了半天~~是一位對酒文化及酒市場,一點都不懂的,及認為一事通,萬事通的人 回的最勤。
小弟給你舉例一下 ,你所謂的 市場
目前市場上知名度最高 麥卡倫 跟 我國大廠 金車 Kavalan
麥卡倫不用挑多好的 12年份就好 , 致於 金車 就挑這次的主角。
麥卡倫 12年 售價 1200~1400 金車 5年以下 2000
以kavalan 這麼年輕的酒廠,訂價比 號稱 世界上最貴的威士忌 麥卡倫 還貴
年份 輸就算了, 當初說的頭頭是道 ,我們家的各項成本都偏貴。所以 訂價,比 麥卡倫還貴
結果現在被 這則 新聞 捉包,其實成本並沒有 他們官方 講的這麼高。
那位灌籃高手,也別叫我去 找什麼公平會,消保會。誰知道 金車會不會又有另一套說法。
又虎爛 當初相信他的說法(我們家的天使特別會喝),而去購買他的酒的消費者。
另~~看來金車~~危機處理真的很慢~~都過了一天~~~像樣的回應都沒有~~是慌了手腳,虎爛消費者的手法
被記者給捉包了 還是怎樣~~ 我們接著看下去
你們的邏輯套用在其它行業或商品
其實情形也差不多
機油,汽車改裝品
進口知名品牌與國產新興品牌
很多例子幾乎都能套用進你的案例裡
對一些愛車人士而言那也可以說是他們專屬的一種文化
不過懂門路的人也是一樣知道這當中價差差距有多大
差別只是有沒有真相爆出來而已
只有汽車業或酒業有這現象嗎? 並不是.
對於你們這群愛酒人士恨鐵不成鋼的想法
我也不方便多說什麼
只是點出一些矛盾的地方給你們參考看看
如果你們對於這個土生土長的品牌寄與厚望
那應該是理性冷靜的面對並努力去改善市場
但目前我看到的只有一種想置之死地的情緒性反對
有沒有想過為何在國外,可以創造出許多的名牌?
而在台灣一個品牌從無到有,再到成長茁壯,再到發揚國際竟是如此困難?
除了市場規模是因素之一,可能還有一部份原因就是消費者因素.
想想看為什麼?
其實金車能不能生存,我想對我本人跟一些消費者而言或許只是無感的
而你們打算怎麼做那也是你們的權利,因為有影響的也是影響到你們
一樣的
這些內心糾結的問題也不是只有酒業才這樣
手機版上也一堆
汽機車版上也一堆
每個行業都可以說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文化,其它行業不能相比
但內心糾結的點仔細拿出來一看都是一樣的恨鐵不成鋼
以下你們其實也不需要再對我多作回應
因為我只是個門外漢
就當我在唬爛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