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nderbird wrote:
但是少說了薪資也是隨物價同時上漲
這樣會抵銷通膨的壓力
...(恕刪)
一定是這樣嗎?何謂"停滯性通膨"? 台灣有沒有點這個味道?
thunderbird wrote:
而且之前假設,並沒有提到匯率是變動的,你另外引進一個匯率變因,這樣會講不完
事實上薪資上揚,表示國家整體經濟是好的,通常表示台幣會升值
...(恕刪)
這不是在作習題,假設匯率不變動?如果像你講的通膨帶來的薪資上揚,台幣會升值或貶值?
thunderbird wrote:
上面那位講的都比你言之有物
講的是一段時間自然實質經濟成長支持薪資與物價上漲,並不是人為方式突然將薪資與物價調2倍
...(恕刪)
我一開始就說了,要有實質經濟成長,自己去看前文吧!台灣在四小龍經濟成長是前段班嗎?
chusam wrote:
舉個簡單的爛例子 (...(恕刪)
當你身處在本國時物價/薪水的比例都差不多
可是當你去到國外同樣一個地方時
錢的差異就很大了
請問收入是台灣2倍的韓國人跟台灣人
一起到英國旅行時,誰的經濟負擔較輕鬆?
一起到泰國旅行時,誰的經濟負擔較輕鬆?
一起到國外投資時,誰的經濟負擔較輕鬆?
一起到國外購買東西時,誰的經濟負擔較輕鬆?
這還是沒搞懂何謂實質購買力,還有點何不食肉糜的味道,前提是你負擔完本國的食衣住行費用後(韓國、台灣),你還有錢出國去旅行炫耀購買力。不管是韓國或台灣或其他國家,相當比例的人拼命付帳單都來不及了,四、五年都還不知道能不能出一趟遠門去旅行血拼,何況海外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