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不適合自由民主的國家


chin11072002 wrote:
以民主社會來看,尊重...(恕刪)


會嗎?

公孫鞅之治秦也,設告相坐而責其實
連什伍而同其罪,賞厚而信,刑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勞而不休
逐敵危而不卻,故其國富而兵強

如何?
chin11072002 wrote:
以民主社會來看,尊重...(恕刪)


墨子聞之起於齊
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

如何?

chin11072002 wrote:
以民主社會來看,尊重多元,尊孔、尊老子、尊阿拉、尊耶穌、尊阿布拉、尊....等都是可以的。
但把孔子當作教科書的唯一思維,如我年輕時的[教材]只有論孟的就是把孔老夫子洗腦囉。
孔丘輕旅遊黃河下游各國留下的足跡雖然不多,但後代子孫幫她發抒的觀念倒是有橫越了長江流域....


現在教科書裡很多思想都有,
有科學的思想, 有民主人權法治與經濟的思想, 也有道德的思想.
事實上, 我們社會受到儒家思想影響之深, 已經到了你不自知的程度.
在教小孩的時候, 小孩反問為什麼?
都會讓人愣住, 這時候才知道某些觀念並非來自民主人權法治的思想,
也不屬於西方宗教的思想, 而是來自儒家的思想.
這些思想其實從我們的父親, 祖父, 曾祖父, 日據時代甚至更早的祖先
就已經是這樣了.
所以跟教科書洗腦無關,
而是教科書提出來的只是讓我們印證回為何我們漢人的家庭相處方式會是這樣.
這些觀念都已經內化到我們平日家庭親子與長輩的相處上,
譬如孝順, 兄友弟恭等等, 我們不見得一定做得到, 或做得好,
但至少知道應該相處才是對的, 才不會引起糾紛.
而論孟上的文句也成為大家普遍共用的語言.

所以你如果真的了解我們這塊土地的話,
就會知道我們的祖父母, 曾祖父母也是活在這樣的儒家思想下.
事實上日本的皇民化運動只有日據末期的最後十年左右,
願意拋棄自身文化與姓氏的台灣人, 比例非常之低, 不到2%.

hello
孝順 跟 筷子 功夫 在西方字典很難找到等量齊觀的字詞
就華人文化特別

如果西方文化不同能把孝順不要了嗎?
macacafly wrote:
現在教科書裡很多思想...(恕刪)


大家都遵循的觀念和這些觀念是不是對的,是兩回事
cckm wrote:
真要這樣說,學校豈能不教仿冒/盜版/破解之術?這才是國脈,
微軟那叫軟體稅,
台灣電子業得惠於IBM開頭的開放式PC架構,和微軟(及其它軟體商)對盜版的半抓半放策略.
不用太瞎捧微軟....


有經過過XYZ時代的人
才會知道
微軟有今日規模
台灣居功頗大

那些年
連遠從冰島來台灣的合作伙伴
都知道最貴重的土產
是台灣的大補帖

cckm wrote:
真要這樣說,學校豈能...(恕刪)


MS PC生產鏈讓台灣風光一時 不然竹科怎麼養活台灣人的。

1998年

中國摩托羅拉天津廠運轉,年生產2000萬支手機。

1998年台灣搞晶圓廠,但台灣立法委員卡住手機普及案還發生過弊案 手機門號要排隊,申請到的轉手可以賺個1-2萬元新台幣,這年PRC那邊直接用手機建構PRC現代化通訊網絡...PRC大學生人手一機...

這兩個事件的後遺症印證就在今天你我看到的PRC與台灣的差異


vistac wrote:
哈有經過過XYZ時代...(恕刪)


昨天版妹奪命連環封在下在這貼的貼文 以為被封文

沒想到還能RE這樓的文

光華商場還沒拆橋前,那邊的各國人種數很多,是個小型聯合國。1995年發展的極盛期。

也因此PRC的深圳與北京開始COPY這模式,講精確點是台商引進台灣模式進入PRC發展,北京中關村開業...

昨天搭捷運回家時看到旁邊博愛座的一對老夫妻正在用手機,老婆正在交老公用智慧手機什麼叫做下載,什麼叫做LINE....手機讓台灣的老人找到夕陽的春天....不再用孫子來安慰,

孔老夫子大概無法想像,因為在他的人生階段七十歲從心所欲,台灣七十歲老年正在學習划手機...

kantinger wrote:
孝順 跟 筷子 功夫...(恕刪)


大家都一樣啦。別自我搞特別。

最近看美國人拍的夜間播放的馬可波羅傳裡面有個段落再提忽必烈攻打宋國,因為他弟弟不想當宋國皇帝(長江以南廣東以北),想當蒙古國皇帝(金蒙古+長江以北),因此兄弟決鬥。忽必烈獲勝。為了攻打宋國,忽必烈兒子真金去窩闊台的城市等接收與準備整軍。被窩闊台的兒子奚落。真金回到汗八里(目前的漢字使書寫的是大興)跟忽必烈抱怨,忽必烈罵他兒子說 他開始有宋人的面子觀念了...意指她兒子可以當宋國的皇帝...

這種文化上的差異就跟標題一樣,

東亞文化中沒有[民主]觀念,主權在民觀念,只有天子養民。

孔老夫子的時代也是如此。
看看明朝開國官方文件
科舉要必考
家家戶戶要求有一本的

武王伐紂自此秦漢至于隋唐宋元
天更其運祚者非一帝爾
所以一家之祚不能千年者何
蓋為執子孫皆能奉天勤民
不致上帝憂民之患以更運乎
所以更運者
為其人君不稱天心而致然也

官方文件政令宣導
講天賦革命權的

蓋為執子孫皆能奉天勤民
不致上帝憂民之患以更運乎
為其人君不稱天心而致然也
皇帝如果做得不好要換人
明朝皇帝自己頒布要全國好好看的

天賦革命權

老百姓遇到貪官直接綁了押解進京
主權那樣在民

比起西方要不要進步的太多?
至於蒙古那些
明朝開國說
胡虜無百年之運,驗之今日,信乎不謬
那如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