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 王永慶病逝紐約

richard7416 wrote:
嘿~~你好啊感覺這位...(恕刪)


勿以善小而不為

有捐已經不錯了啦

比那些政府還得降稅率求他們把錢匯回來或是直接錢都外移說這樣比較好運用的那些富豪好多了



受文者:各單位
  台塑企業創辦人 王永慶先生本(十)月十一日赴美視察業務,於美國時間十月十五日凌晨在睡眠中安詳辭世,台塑企業全體員工聞此噩耗,均同感哀戚。
  王創辦人於民國四十三年創辦台塑企業,迄今五十四年,長期均盡心竭力開創事業,並不斷締造佳績,為國家經濟作出重要貢獻。
  王創辦人為確保台塑企業的永續經營,於民國九十五年指示成立行政中心,由七位企業資深領導幹部擔任委員,負起全企業經營督導重責,運作兩年多以來,幸而不負 王創辦人所託,已能承接重責大任,帶領台塑企業繼續穩健向前邁進。今後台塑企業全體同仁亦將持續秉承 王創辦人「勤勞樸實」的精神,共同努力以赴,創造企業良好績效,以求不負 王創辦人的期待。
  謹此敬告關心台塑企業的社會各界人士。
我從小就聽過王永慶的名字
第一次買股票就買台塑
也是因為我只認得王永慶是經營之神的稱呼
到現在十多年下來我手上有的股票也就只有台塑四寶~
但現在他就這麼突然的病逝
真是讓我一時間不知道以後買股票還能看哪一個企業家
下次再見面 也許是百年之後 也許是不久的將來 黃泉路上 記得備壺好酒等我
周濟民 wrote:
(前文恕刪)....
另外, 一個只會循規蹈矩的笨蛋
我不相信能成就什麼大事業(該說這是厚黑學嗎)




這番話讓我想到號稱''不沾鍋''的那位「先生」,
他一切依法行政的堅持, 或許也算另類的循規蹈矩!
n3886122 wrote:
早該掛了,拿朋友合資...(恕刪)


王永慶跟我沒啥關係
他賺他的錢
我工作我的
如果他有大發善心過
那我對他感恩
至於其他
我倒是覺得不用太神格化他
人畢竟都不是完美的
至少他有三各老婆這就不對了
人家連戰也才一各
chin1228 wrote:
王永慶跟我沒啥關係他...(恕刪)


王先生應該是有5個老婆才對

比韋小寶少2個

好笑的是他兒子想學他

才娶第2個就被他趕出家門

真的是言教不如身教呀
這下遺產稅要高得嚇人了
政府荷包又賺飽飽了
莉亞懷孕的消息也是嚇倒一堆人....
本來不想再回應打嘴砲的,

不過看看各位正義超人火力強勁,

轉一篇人給各位對照我的話看看我到底是哪裡有講錯.

王永慶

王永慶農曆民國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卯時生,生肖屬龍,他的誕生地就在新店直潭里,童年時,由於父親王長庚體弱多病,大多仰賴母親王詹樣女士務農維持家計,兄弟姊妹八人在清寒歲月中度過,這可從其兩額低平中尋找出王永慶幼年時缺乏照顧的證據。
王永慶的童年自新店國小畢業後,在民國二十年十五歲時,即離開故鄉,遠赴嘉義工作,目的是脫離貧窮的家境,他到嘉義後從幫人賣米到開米店、碾米廠,誰都不信,這年輕人做的頭頭是道,令人刮目相看,就是他當時賣米時就已懂得定期送米到家的策略,因此,使他生意興隆,王永慶曾說:「貧寒的家境,以及在惡劣條件下的創業經驗,使我年輕時就深刻體會到,先天環境的好壞不足喜亦不足憂,成功的關鍵完全在於自己的努力。這個信念在以後漫長的歲月中,深深影響並支配我的處事態度。在創辦台塑企業的過程中,曾經遭遇過種種的困難,我都是以這一信念勉勵自己以及台塑企業的同仁。因此,我們能夠一次又一次的克服難關,持續踏出穩健的腳步,追求成就和不斷的自我超越。」
民國三十年,王永慶約二十五歲時,台灣稻穀因為缺乏肥料而收成大減,同時因為戰爭的關係,日本開始實施配給制度,米的供應採取了「共精共販」的方式,亦即指稻米集中由一家碾米廠碾米,大家在按照過去營業額比率為銷售分配,再嘉義二十六家碾米廠中,王永慶排名第三,但後來在日本人實施配給制度後,發動宣傳要民間採用代用食,後來代用食亦無以為繼,民間出現飢荒狀態,因此王永慶碾米廠關門大吉,這是王永慶首嚐敗績。
在二十六歲時他利用賺來的錢,在家鄉附近烏來地方,買了二十一甲的土地,接著到嘉義鄉下開設磚廠,但磚場冒出的濃煙,據說有損稻穀,日本警察在稻子開花時就會強迫停工,因此經營困難,後來又不易取得燒窯用的煤炭,他把磚廠搬到板橋,經營了一段時間,也因故關門。
民國三十二年,王永慶二十七歲,在建南汽車貨運的林老先生資助下,他開始了木材生意,可是缺乏經驗,不久而致血本無歸,這一時間算是他一生最黯淡的時期,後來林老先生的再次幫忙,他才得立穩腳步。
民國三十四年,王永慶二十九歲,台灣脫離日本統治,重回祖國懷抱,百廢待舉,需要大量木材,王永慶也趁此由小商人蛻變為大商人。
民國四十二年,王永慶三十七歲,由於大量的美援使我經濟開始突破窘境,而許多的美援並透過政府當局撥給民營企業使用,此時王永慶決定接受當時經濟部長尹仲容的建議,投資了PVC塑膠業,雖是相當大的冒險,卻從此改變了王永慶的一生。
民國四十六年三月台塑建廠完成,正式開工生產,每月產量只有一百噸,是世界規模最小的,而且由於品質不佳,,第一年差點倒閉,但由於王永慶過人的智慧渡過難關,且逐漸步入坦途,接著為了刺激社會大眾的需求,南亞塑膠公司成立,更為了塑膠品需要各種化學原料,成立了台灣化纖公司,以後台塑企業持續以前瞻性的眼光投資成長,至今王永慶擁有四萬名員工,十萬股東,超過一萬的加工客戶企業,每年營業額高達一千六百五十億元。
照理說,他所創照的奇蹟應該慶受國人歡迎,而且他所領導的台塑企業是國內石化業的先驅,石化業雖是一個國家邁入先開發國家的基本工業,但最近的環保意識抬頭,一提到污染,自然首先砲轟石化工業,為了「六輕」問題,王永慶還特地上了電視與當時宜蘭縣長陳定南公開辨認,但是六輕計劃一再不被民間諒解,不受輿論界及知識分子認同,因此刺激了他,某年元旦,他先後發表他對當時許多政策做出嚴厲的批評,他誠懇的希望政府能拿出魄力,以挽回企業愈走愈遠的心。

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900418
好令人震驚!
他可以說是台灣的傳奇人物阿..
希望過世後能夠在天國無憂無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