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玩 wrote:可悲的原住民...(恕刪) 我也想檢舉你,你這句話針對性不夠,感覺會傷害到所有的原住民,建議你修改一下用詞...我也在努力使用閩南語,很可惜,我老婆這半個客家人不會說也不會聽客家話,虧我岳母還是道地苗栗客家人咧~我最羨慕小時後的玩伴,客家人,還精通國台語,小時候就會講三種語言,多好~
我老媽不會說國語 我阿爸 國語不標準 所以 我大陸籍的太太就學台語 我自己國台語都沒問題 重點是 我在大陸工作 跟幹部溝通 就一定要用普通話 遇到台灣人 講台語 會感覺親近點 事情比較好喬....慘的是我女兒 會說廣東話 普通話 學英文 就是不願開口說台語(會聽 不願講).........暈
絕對機密 wrote:以前講中國福建南部的語言(閩南語)只會被罰錢,現在不會講中國福建南部的語言(閩南語)會被說不認同台灣,更加厲害。...(恕刪) 罰錢跟不認同是差很多的。罰錢是強制性﹐不認同是主觀看法。誰不知道台灣人對錢超敏感的﹐油漲1-2元就鬧翻天﹐加強取締交通違規就說政府搶錢。說的好像罰錢沒什麼大不了的。
閩南語各地腔調都不同可分為好多腔調泉州泉州城府音(鹿港音的特點也是城府音。多了央元音——你、尾二字的發音與理、馬不同)泉州海口音(新泉音——你、尾同理、馬)從地方腔還分為很多腔,各有特點:晉江腔(就是泉州海口音)、石獅腔(泉州海口音+喪失鼻化韻,如洋與油發音相同)、東石腔、惠安腔、同安腔、安溪腔、永春腔、德化腔。。。。。。。光泉州內部來看就有語音差異,而且各地詞彙都有所不同。更別提泉漳差異了。漳州的漳浦腔(關廟腔特點)就與泉州各地較難溝通。另外,在廣東也有閩南話存在。潮州話也屬閩南語系,但與閩台片閩南話不能溝通。鄰近的廣東海陸豐福佬話與漳州話勉強能溝通。 在浙江、在閩北、在江西,都有閩南話方言島,多數已經受當地方言影響,產生變異。海南話也屬於閩南語分支,但分歧更遠。在臺灣,鹿港、中部海口地區偏城府音、宜蘭偏漳音等等新加坡、大馬都有閩南話,各地也有所不同(汶萊金門裔的吳尊講的那怪怪的台語就是其中之一),夾雜些當地的詞彙。總的說來,閩南話並沒有統一的標準,而根源都是在泉漳閩南話基礎上。如同今日韓語亦多夾雜一些英語、日語詞,仍然是朝鮮語的一種。或者如同香港話比廣州話夾雜更多英語,其實還是同一種語言——廣東話。同理,臺語雜夾一些日語詞,仍應該是福建話(閩南話)的一種。否則,臺灣的客家話同樣有日語詞,也應該不算客家話的一種了。
我認為語言不過是一種工具。工具越多樣,你做起事來就越簡單方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就拿我來說,我出生在一個正統的閩南語家庭,所有的親戚沒有一個人不說台語的,想當然在這樣的環境長大,閩南語自然是必須要接觸的,到學校唸書時,大家都要學國語,後來我到美語補習班學了英文,大學唸英文系,副修兩年西班牙文,畢業後還去補日文,林林總總好幾樣語言,我覺得我沒有一樣學的很透徹的,說真的,連國語我都唸不太標準,台語有些字也會忘記怎麼說,英文演講的時候會忘詞,西班牙文我只能日常用語,日文更是會支支屋屋,沒有一樣可以說是拿手的語言。但我覺得重點是,這些語言我都認識。因為我認為,你生活在何種環境裡,需要何種溝通用語言,自然就需要習慣該語言為的是生活方便啊,別人用啥語言跟你說話,你就用啥語言回答,這是方便,也是一種禮貌。所以不管你是哪裡人,哪國人,喜歡何種語言,你在這塊土地上生活,請你學一下台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