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界來的人 wrote:
還好衛星都市定義不是這樣
O先生認為台南是高雄的衛星都市只說明他不了解
以為地理差不多位置就算是
分辨是否核心,核心外,衛星區
好像看的是土地最佳利用價值
以及關聯度
而其影響關鍵是交通
這就是為什麼一個人口小的中壢可以有捷運的根本思維
高中地理念的還記得一些
高雄台南關聯度遠低於台北桃園
高雄磁吸效應還沒很強
衛星區就是以前的高縣
被石化從北中南切割
衛星區很難良好擴大發展
衛星都市沒有那麼單純
例如高雄北邊的茄萣、路竹等等應該是『台南』的衛星都市
而屏東市跟周圍的鄉鎮卻是『高雄』的衛星都市。。。。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linuxfab wrote:
閃開,讓專業的來數字...(恕刪)
說起臺南這方面會較低的原因
01. "營所稅申報"以總部所在地為"稅籍所在地"!!
02. "營業稅申報"以各事業單位所在地為稅籍所在地.. 例 : 全聯台南分公司"營業稅"就在台南申報!!
03. 這是因為老城市與新興地區(如桃園新竹)的差別..
(縣市合併後)台南市是老地方.. 且相當比例的人口因為工作的關係.. 大部分自己就是業主.. 而且因為營利事業所得稅可用以扣抵業主之個人綜合所得稅!! 所以.. 業主不可能會去繳個人綜合所得稅 , 那就變重覆課稅了!!
從申請的件數就可以得知
https://paytax.nat.gov.tw/TAXRPT_N_City.aspx?TAXOPT=A&PAYMENT_TYPE345=
linuxfab wrote:
閃開,讓專業的來
數字會講話。
台南的就不找拉,只能當老五吧。
大大啊~~~~人家樓主是問說「桃園市會超越台南市成為台灣第四大城市嗎」?我沒誤解開版大的標題吧?
為何大大您的歷史數據是用「桃園縣」的數據呢?別像前面有人說什麼「桃園市不是屬於桃園縣嗎?那為何不能一起算」?行政區不是自己怎麼想就可以怎麼算的~~~~「桃園市」和「桃園縣」是有誰隸屬誰關係,但它們的行政區範圍是不一樣的,別混為一談。
另外,現在的台南市是合併了以前的「台南市」和「台南縣」,是院轄市;
而「桃園市」只是「桃園縣」底下的一個縣轄市而已。
大大您提的歷史數據要有說服力,以現在的行政區劃分,要拿「桃園市」(而不是「桃園縣」的數據)的數據和「台南市加台南縣」的數據相比才符合開版大的立題。比較的標的錯了,提出的數據就沒意義了。
這棟樓好多人後來都是拿「桃園縣」在和「台南市」相比。至於拿現在的「桃園縣」和「台南市」來相比,個人沒意見也沒查過資料。但這不是開版大比較的標的。除非是開版大的立題就誤解了行政區的劃分。
個人不是對「台南市」和「桃園縣」誰大誰小有意見,只是行政區的劃分若沒搞清楚,再怎麼比好像沒太大意義~~~~
潘達 wrote:
大大啊~~~~人家樓...(恕刪)
沒想到屏東版(屏東縣市不分)的情況也發生在這裡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71&t=1715660&last=27177736
而且桃園市和台南市比較當然台南市會贏,但是是省轄市的台南市還是直轄市的台南市?
若單只討論桃園市,桃園市的問題跟屏東市和台南市(省轄市時代)一樣,畢竟桃園市雖然是桃園地區核心,但是鄰近的中壢市規模也不小,生活機能和桃園相當,而且南桃地區逛百貨或工作大多直接到台北,不會繞進桃園市,因此單單桃園市要贏過台南很難
台南雖然也有這種情形,但是台南市區附近至少沒有一個和台南相當的城市,永康區雖然人口多但也很難與台南市區做抗衡;不過台南困進就是溪北地區(曾文溪以北如新營,後壁等行政區)生活圈幾乎以嘉義為主,而嘉義最主要的生活圈又以台中為主,因此新營和台南密切程度不見得比和台中高雄比較好,我不少新營客戶他們大都直接去台中高雄逛百貨,很少繞進台南市區
Inspector wrote:
路寬只是城市格局的參考,我並沒有說可以決定城市地位
所以就算未來桃園縣是直轄市,也可以說市區格局不如高雄市
這樣你能認同嗎
另外人口迷思的部份,我應該沒有
因為比人數,大台南市不敵桃園縣
但論市區發展,桃園縣則不敵台南市
雖然桃園縣發展較平均,但因為平均反而太過分散
分散的缺點就是影響格局
像桃園、中壢、八德、平鎮、楊梅、龜山、南崁
這幾處雖然土地相連,人口數達142萬
但市區太過分散,反而氣勢不如台中市區
如果你再不能認同
反而是閣下陷入人口迷思,桃園也很難達都會城市格局
硬要以都市計畫來說嘴,那全台灣沒有一個地方能贏過高雄市,台北台中台南都還有舊市區問題,也因此政府都要面對都更這種棘手問題
opelisc2000 wrote:Snoppy911 wrote: wrote:opelisc2000 wrote:
所以整體都市規模,桃園應該等於台南新竹板橋新莊鳳山(恕刪)
就財政預算與區域大小不同如何等於?(恕刪)
沒想到屏東版(屏東縣市不分)的情況也發生在這裡(恕刪)
你也是沒把行政區域劃分搞清楚?
無樂不做 wrote:最近跟我朋友聊到
桃園市未來的建設又有捷運又有航空城都不輸台南
現有的也有中正藝文特區和兩個購物中心在郊區未來八德廣豐重劃區也要蓋一個
而且離台北又近,房價過高人口外溢到桃園市
有無可能?
單純討論桃園市
聊聊而以,不喜離開即可(恕刪)
潘達 wrote:
大大啊~~~~人家樓...(恕刪)
原PO標題雖打桃園市
但就內容看來是講桃園縣
現階段桃園市可沒捷運與航空城建設規劃
桃園國際機場的擴建與聯外交通
可都是在桃園縣內
所以網友就其內容討論比較桃園縣與台南市
並無不妥
南都 wrote:
衛星城市的概念是有一連串的定義,並非是用相對就可以來比擬的
更不是用說公里數多少來判定的,地理學的名詞不是可以隨自己主觀看法而套用的
再者衛星城市與中心城市在商業消費機能上是有大幅度的落差,
所以才用五星級飯店,高級精品來做個參考,除此之外還有有超過百分之十的
人通勤到中心城市上班,在這兩方面台南就不符合了
衛星市鎮:在一個區域內,中心都市界限以外的市、鎮、鄉,合於下列條件之一者,劃定為衛星市鎮,但不與中心都市或其所屬之衛星市鎮相毗鄰者,應不視為衛星市鎮。
①該市鎮鄉內之就業居民,至少有百分之十通勤至中心都市工作者。
②該市鎮鄉內之就業居民,通勤至中心都市未達百分之十,但在百分之五以上;且其居民有百分之四十以上是住在與其中心都市屬同一個都市化地區者。
③均未達①、②兩項之標準,但其四面皆被衛星市鎮包圍者。
④若一市、鎮、鄉依其就業居民通勤比率,同時可劃入兩個相異都會區時,則以通勤比率較高者為準,若比率相同時,則以距離中心都市較近者為準。
以你說法,那桃園也不符合是台北衛星都市的規格,因為百分之十人口到台北上班也不符合
但是為何不少人說桃園市台北衛星大城?因為桃園的五星飯店,量販店,精品店明顯差台北一截;台南也是一樣,百貨公司台南五間,高雄八間;五星級飯店台南有大億,香格里拉,長榮三間;高雄更有漢來,福華,國賓,金典,還有四維路市政府對面那棟什麼軒的
還有人忽略了基隆,類似基隆桃園台南屏東這種說衛星又不像衛星城市,還真的很怪
而且台北台中高雄通勤習慣大都是晚上住在都會區外圍縣市鄉鎮,白天再通勤進入市區內上班,上班地點也多在市區;但台南的通勤習慣較特殊,晚上住市區,白天則到郊區的南科或是永康上班,或是更市區的高雄上班
還有請到台南車站觀察,白天不少人到高雄上班,更有不少人買台南高雄定期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