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還有那 傻逼財經台!說台北將會有千億房市交易量!看完我都濕了! 現在買新聞都買的那麼扯!怎麼那麼好的新聞題材別家不撥!財經台新聞給工商界買!新聞台給餐廳買!我只能說"非"事實新聞看了我都覺得好"凡"
我想一個是領先指標與落後指標的問題,另一個狀況是2008下半年~2009的不景氣,已讓台灣社會高度的M型化,對原本高收入的人, 沒有不景氣, 頂多是放緩,對原本低收入的人, 今年從上半年就有實質購買力縮水的狀況.其實看超商東西一直漲來看 (白土司從30->35, 麵包從25->28(幾年前還是22), 咖啡也漲5元),這個漲的趨勢即使是不景氣的2008下半年~2009也沒停過,廠商並不會東西漲就賺錢, 還要買的人沒有變少,所以我想上面M型化的解釋是符合的, 這也能解釋日歐名牌服飾在熱賣的狀況.也就是說, 台灣的民生消費產業算是有點漸趨奢侈化, 因為M型另一半的人購買力是縮水的.有點像一些朋友說的印尼雅加達的狀況, 經濟型態圍繞著有錢人消費打轉.大家認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