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愛的教育 , 那不要上課了 ..... 為了一個有問題的小孩就必須停下來 , 當場給予他適當的教育 , 告訴他什麼可以作 , 什麼不可以作 ; 作了會如何 , 不作又會如何 ; 作了然後你長大會怎樣 , 不作然後你長大會怎樣 ..... 不然就又違反了教師的天職 !
你不要 "體罰" "適當的管教" , 可以 , 先在入學前把你的小孩先教好 , 並保証小孩不會發生任何與人相處上的問題 , 都會吃青菜 , 不亂丟東西 , 功課都作好 ..... 如果一有出問題 , 就直接通知警察或相關單位處理 .
老師沒必要幫你處理這些問題 , 他只負責教課本上的東西 ; 學校每天讓你的小孩在那待 8-12 小時 , 請你自己先把小孩教好再送去 ..... 學生自己吵鬧 . 不上課 . 打架 . 沒帶教具 . 曠課 ..... 請自己處理 !
老師要 苦口婆心 有教無類 諄諄教悔 ..... 也不想想自己又作了什麼 .....
校門口接小孩時 , 車子都停不好了 , 還要求別人 .....
小葉叔叔 wrote:
問題是
人格的養成只要體罰就夠了嗎??
打就會聽話
打了就會乖
打了就會知所進退
打了就會明白大是大非
贊成體罰的家長
不但懶惰還會逃避問題
有問題小孩就有問題家長
家長只會用激烈的手段來達到目的
問題是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人格
必須靠老師跟家長一起來找對方式
培養小孩能正確且獨立的思考
打就能培養正確且獨立的觀念嗎???
打小孩只是一種手段
教育小孩~打不可以是全部
必須多用心去了解小孩
用小孩能懂的方式灌輸他正確的觀念
讓他打從心裡就知道不要去做錯的事
而不是讓他產生恐懼的偏差思維(恕刪)
問題一
體罰通常是告誡(勸導,輔導........)好多次
最後
才是體罰,
所以不能把體罰簡化成只是一個動作
贊成體罰的家長
相反的是最勤勞的
贊成愛的教育的才是最懶惰的
因為
贊成體罰的家長,通常前段都是愛的教育(輕聲細語,耳提面命......), 行不通,然後再轉換成體罰模式
行得通, 還是愛的教育
愛的''叫""育的家長,行得通是愛的教育, 行不通,就叫'''別人"""要改進或是要容忍,把責任推給別人,這才是'''''懶惰"""''!
懂得甚麼是恐懼是人生必經的路
懂得什麼該做
什麼不該做
如果像日本那個事件一樣
等做了才恐懼
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