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重新開放圈選~中國歷史上的武聖,你會選擇誰?

clws wrote : 武聖...

我的一票會投給「大明軍神」王守仁吧~

以上提出的人選"帶兵"都有一定水準沒錯
前提是這些人手上原本就有兵可帶

可是只有王守仁可以兩手空空 一個人一邊逃一邊烙人
然後還打勝仗的
可以說是靠他一個人打贏一場戰爭
(或許還要加上唐伯虎先解決了奪命書生)

打個比方來說
就像台北的202指揮部突然叛變
王守仁一個人逃到新北市
先用計讓叛亂軍不敢渡河
然後在板橋找了些警察
到三重招了些流氓
最後只花一個月就打垮準備充足的叛亂軍
還活捉指揮官..
就是這麼神
他的策略跟用兵跟其他將領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

一般所謂儒將
不是讀了幾本書的武將
就是略通軍事的文官
只有王守仁是軍事天才
而且是因為學術成就太高,導致人們常常忽略其軍功的軍事天才



...(恕刪)


的確蠻神的

帶的兵都是些蝦兵蟹將

不過戰爭規模跟過往神人有一段差距

而且陽明學實在太有名

大家容易將他忽略



王守仁的話很多日本人很佩服
也算揚名國際了
除了人格及會帶兵打仗外...武聖自己本身也要武力蓋世才行
昨日的浪子~柯林髮落, 今日的巨星~球德洛, 明日的傳奇~褲濕啦 , 永遠的女神~愛田由
如果可以選外國

我可以選 二次大戰盟軍的101空降師的英雄 溫斯頓嗎?

老實說

樂毅也不錯......

還有我記得幫兵吸膿瘡的是吳起吧.....
有沒有跟聯合國多國聯軍打過仗的呢?

球德洛 wrote:
除了會帶兵打仗外.....(恕刪)


他不也是武聖



圖片來源:奇摩搜尋

球德洛 wrote:
前一篇已變唯讀文,相...(恕刪)


當然是項羽...無誤
我認為, 武聖應該有幾個必要條件 :

1. 止戈為武. 武聖用武的目的, 應是為平息干戈, 保境安民. 不應是為擴展疆土而侵略別人.

2. 知道用兵是兇事. 治軍嚴謹, 不傷民, 不擾民. 即使是敵人的百姓也一樣. 岳飛治軍, 以嚴明軍紀著稱, 號稱 "凍死不拆屋, 餓死不擄掠".

3. 愛惜軍士. 不為逞一時之快而讓部屬輕易行險. 讓戰爭的傷亡減至最低. 重視攻心勝於攻兵. 善待降卒.

4. 體恤民力. 大軍既出, 籌備糧草常把一國國力掏空. 許多優秀的軍事家都實施過屯田, 讓軍隊能自給自足, 大後方百姓才不會面有菜色. 曹操, 諸葛亮, 岳飛...., 都有此紀錄.

5. 多讀書, 擅長策略勝於武力. 武聖必須會用大腦才是王道. 孫臏, 韓信, 諸葛亮, 岳飛, 曾國藩, 這些優秀的文人軍事家都有經得起檢驗的軍事著作傳世.

6. 忠誠重義. 堅守保境安民核心價值觀. 不論主上是否很混蛋, 不改其志. 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氣魄.
當過將軍,武力超強的

就有資格稱"聖"嗎

那我不得不推 周處

連老虎與蛟龍都可赤手空拳打死(超級賽亞人還不敢打神龍勒)

297年正月,齊萬年屯兵七萬於梁山(位於今陝西乾縣),司馬肜、夏侯駿逼周處僅以五千兵力發動攻擊。周處抗議:「我軍沒有後援,必然失敗,不只會死,而且為國取恥。」司馬肜不聽,逼迫周處前進,與齊萬年軍戰於六陌(位於今陝西乾縣),士兵連飯都沒吃就被推上戰場,沒有後援。周處知必敗無疑,奮勇殺敵,數以萬計,終於弦絕矢盡,友軍振威將軍盧播、雍州刺史解系皆不救援。旁人勸周處撤退,他卻按著劍說:「這是我效忠死節、以身殉國之日!」遂力戰至死。


嫪毐 wrote:
如果武勝的定義是論忠義的話,關羽與岳飛是可以稱得上的.
...(恕刪)


講到論忠義

這兩人在這點上批評很兩極

贊成忠義的我就不說了

持相反立場的不外乎是

放走曹操怎會忠呢???

違背自己兄弟造成兄弟為其而死怎會義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