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ellan wrote:
大陆的国文教育是批判四六骈文,赞赏古文运动的。为什么有这种主张呢? 从你这个翻译就可以看出,为了形式压缩内容导致华而不实。

最核心的To protect home and family.To preserve balance and bring harmony真的可以被“為族為國,以和以保”这样一笔带过表达出来?



「批判駢文」,不是目前大陸教育的特色,自唐宋古文八大家以來就如此。兩岸不過是複製前人說法、重複五四時期觀點罷了。

我們在台灣(起碼我這個世代),針對《四書》,是要全篇背誦的;但對於駢文倒是幾筆帶過。我到日本留學時,一個日本老師,為了在我們面前展現「漢學底子」,在黑板上寫下「吾十有五而遊學」,我一看,知道老師寫錯了,舉手說:「錯了!」老師笑著請我上台「把全篇寫完」,我從「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一直寫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台下的大陸同學則沒一個吭聲,一個北京美眉還小聲地讚嘆道「哇,都背得!」

我不禁想,那天我如果不在場,豈不就是讓這個日本人光是寫一句「吾十有五而遊學」,就足以把在場的中國人全都蔑視一番:瞧,你們中國人都不珍惜的漢學傳統,在我們日本生根發芽啦!

這是我們那時代奠定下來的底子。所以,要說那時代的台灣人「比較保留了中華傳統文化」,這牛皮我就敢吹,就以家父而言,是「老國軍」,但家裡放滿了史書經典。您沒聽說哪個老紅軍家裡放這些古董吧?

當然,我說的,僅限於我這們這一代。要講起台灣年輕一代如何,我就不敢說了。

您個人的國文教育「不是那麼成功」,因為我寫的,離駢文差得很遠很遠,反而接近《尚書》或《詩經》時代的文體,甚至接近《中華民國國歌》的文體。沒人連《詩經》都批判吧。

最後,「真的可以被“為族為國,以和以保”这样一笔带过表达出来?」我的回答是:可以。這涉及主觀,所以我的回答到此為止了。

yangjiesen wrote:
樓主!!!!
最簡單的例子《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我們叫《肖申克的救贖》。
台灣叫什麼???




刺激1995

台北会社員 wrote:
戰火何燒?秋葉何凋?
天實為之,詰亦渺邈。
為族為國,以和以保;
大哉其問:緣何檄召?


用”戰火”還用”燒”,是烤豬還是燒紙啊?文不文白不白的好彆扭喔,要仿古人講話,好歹也湊個甚麼”兵燹何作”才像個模樣咩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台北会社員 wrote:
幾年前,一部賣座還不...(恕刪)


樓主,在批判對方之前,可能你要先了解一下對方的國情比較好。

事實上,大陸的教育普及率,相對來說沒有港台來得高。

現在當然是好很多了,但是就一般中、老年層來說,還是很多人可能只有小學文化,甚至不識字。

所以他們不論是標語還是一些告示,或是電視、電影,都會盡量選擇比較適合大眾的方式去宣導。

舉個例來說,大陸的電視節目,只要播放洋片的,基本上都會配成國語,雖然我們看起來覺得很蠢,但是你要考慮有很多不識字的中老年人,他們可能看不懂字幕,如果聽不懂又看不懂,這些人就沒有什麼興趣去接受。

同樣的道理,在各類的翻譯與生活用語上,他們也會盡量選用比較直白的說法,這不代表他們的文化底蘊沒有我們充實,而是他們有現實的考量。

另外就是對外來文化接受度的問題,對台灣、日本這類深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地區來說,閱讀、聆聽英文感覺是很一般的事情,但是對大陸來講,他們可不見得願意全面接受美國文化,這當然也是牽扯到些民族自尊的問題。

至於你講的翻譯問題,我覺得你只是看的不夠廣,一部片子、一本書的翻譯不代表什麼,現在電子書取得容易,有機會你可以去搜羅一下大陸翻譯的外文書,有些類目翻譯的的確也不錯。

有時候,翻譯只是習慣的問題,好比你講的 menu,翻譯成選單可能是比較文雅的,但是 mouse 我們翻譯成滑鼠,人家翻譯成鼠標,不管是從信也好、雅也好、或是達也好,你說說看哪個比較高竿?

Laser 人家翻譯成激光、我們很直接的翻譯成雷射,你也可以思考看看哪個翻譯的比較好。

如果今天一個阿六拿雷射來嘲笑台灣的翻譯水準,我想你心裡一定也不服氣,對吧。

所以,我覺得用些特例來嘲笑對方,只是印證了自己見識淺薄罷了。

加藤老鵰 wrote:
用”戰火”還用”燒”...(恕刪)


對不起,五分鐘內趕著做的。

您和我想得一樣,我後來是想改成「干戈何起」,但貼都貼出來了,就算了。

總之,我和兩岸小朋友見識,勝之不武,敗了又可恥。想來想去,下回就甭幹這種事了。

Agripina wrote:
Laser 人家翻譯成激光、我們很直接的翻譯成雷射,你也可以思考看看哪個翻譯的比較好。...(恕刪)


對不起,這種層次的問題,不是我這次要討論的。

比方說,printer,對岸叫做打印機,我們叫做印表機,你說哪個好?我要說的話,是兩個都不好。

但這是極為主觀的看法,所以我沒必要提。很多人都誤會了,認為我一口咬定「台灣翻譯優於大陸」,其實大錯。我只是指出一點:大陸翻譯有個現象,似乎比台灣更墨守字典解釋,如此而已。

有些大陸朋友承認近年來大陸翻譯界發生的糗事,比方說:Chiang Kai-shek 翻譯成「常凱申」,這種硬傷,我早知道了,但我不會去提。原因很簡單:同樣的錯誤,極可能在台灣見識菲薄的譯者手中發生。

拜託拜託,別再誤會我了。



我想到一個比較奇怪的電影,是Star trek,每次翻的片名都不一樣,星艦迷航記、銀河飛龍、星艦奇航記、星際爭霸戰...

還有The Wrath of Khan,台灣為什麼要翻星戰大怒吼啊,香港就翻譯的還不錯,叫大汗的憤怒。
大陸的翻譯真的賺的很輕鬆 很沒帶感情啊!!
沒有去理解片子中所想表達的 這樣也失去了電影內涵~可惜!

Agripina wrote:
大陸的電視節目,只要播放洋片的,基本上都會配成國語,雖然我們看起來覺得很蠢,但是你要考慮有很多不識字的中老年人

這才是臺灣蠢的地方吧?
世界上稍微對自己國家文化有點自豪感的國家,放外國電影電視都是配成自己國家語言的。
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文,結果自己國家拍的電影基本上都是印地語和另一種方言。
臺灣這樣連官方都鼓勵崇洋媚外,在國際上其實是少數。

skybug wrote:
這才是臺灣蠢的地方吧?
世界上稍微對自己國家文化有點自豪感的國家,放外國電影電視都是配成自己國家語言的。


敢問在大陸,小日本A片有配成”好爽利,俺要丟了(山東腔)”這樣的銷魂台詞麼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