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大科大和高中高職的迷思

newtoeic wrote:
那時工作好像很好找,肯拼敢衝會闖錢途肯定不會太差,
連公務員都採登記制,反觀現在的擠破頭...
是因為這樣才吵18%嗎?
...(恕刪)

我爸媽那年代, 民企的薪資福利遠較於公部門為高! 且高很多!
現大部份都反過來了..
不過現在銀行業同年資職級, 公營行庫還是低於民營銀行..
那時,往公部門走, 下焉者求穩定, 上焉者是想當高官.

newtoeic wrote:
比較好奇的是...初職,
查了一下,初職是國小(國校?)畢業的選擇,
可以考有初中/初職,上去便是高中/高職(?),
這體制跟香港好像,也是國小畢業的第一道關卡,畢業後有便有專職證書。
當時聽到嚇一跳,小5、6的年紀就決定一生的方向,這壓力有夠大。

...(恕刪)

那時國小畢業後就分流了, 國小畢業可考初級中等學校(初中),初級職業學校(初職),師範學校(師範)等.
這算是延續日據時代的體制與做法.初職畢業可唸高職.
九年國教後初中初職一併改成國民中學. 所以當年的明星初中也一夕間消失.
反觀現在的12年國教, 亂七八糟..

志向確定者, 國小畢業就可決定方向了!
不用浪費個人與國家的時間與資源.
搞不清楚狀況者, 念到大學還是不知道..

newtoeic wrote:
難怪香港很強,如果不扯蝗蟲的話...
國中三年可以學什麼?現在真的很難想像。
以前有機會選擇香港的體制,稍微了解過,
但是語言不通,上中國際則有點貴,
當時還沒進去好像就要1萬鎂入會,進去一人一學期再1萬鎂,
小孩兩枚第一年就要150萬台票,雖然裡面很好玩XD
但還是乖乖窩可以講台語的台商學校再回台灣,
這也是我唯一讀過的私校...
現在想想真後悔,
繼續待的話現在大概在賞楓吧...
...(恕刪)

至於香港, 不了解, 基本上是英式體制, 光學士唸三年就跟台灣大不同了

newtoeic wrote:
至於中國的高職就不太了解了,
維基的敘述是:
職業高級中學與普通高中不同之處在於職業高中重點培養中級技術人員和 管理人員、中級技術工人和從業人員,職業高中分各種專業,而普通高中不分專業。
職業高中對學生的要求是:具有能直接從事某一職業(工種)的技術理論知識、專業知 識和操作技能;對於與本專業有關的文化課,要具有相當於普通高中的水平。
感覺上跟台灣好像差不多。
...(恕刪)

中國的"職業高級中學"不是簡稱"高職"
中國的"高職"是屬高等教育.

bobbycomboy wrote:
教育部長在不同場合講...(恕刪)


我就是查過, 答案是"沒有"! 才會一再問你!
且你這資料並不是我國全國!
且高中職,技院科大普大也混在一起
得不出七成這一數據結論!

拎北柯學弘 wrote:
首先自我介紹我是高職...(恕刪)


以前呢...
台灣是想走 專業技術生 跟 學術研究生 兩個教育路線
而某段時期,台灣的確是做得還算不錯,其成效讓台灣的人才需求算是符合各階層

但是...

台灣總是喜歡學半套做半套再改半套的習慣看上了教育制度
加上根深蒂固的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的觀念
以 專業技術生 為目標的技職體系被改得不倫不類
學術研究生 變得一點也不學術,專業技術生 變得一點也不專業
然後人人是大學生...各階層的人力需要開始出現落差...
以前工職、商職會教的東西,現在可能都不教了
以前工職、商職畢業就會的技能現在都不會了
不需要高等教育的工作被迫往上提一階去找人
然後我們就就業就爛掉了...

非技術職
技術職
經理人
專業經理人

我們現在已經快把非技術職、技術職的訓練/教育管道摧毀殆盡...
而連帶著經理人,專業經理人的能力也被往下拉...
台灣人,貪財怕死要面子;凡事都要爭面子,說到會死人,面子可以不要,聽到有錢賺,命都可以不要...
Redrum wrote:
以前呢...
台灣是想走 專業技術生 跟 學術研究生 兩個教育路線
而某段時期,台灣的確是做得還算不錯,其成效讓台灣的人才需求算是符合各階層...(恕刪)

今天有一則新聞
教育部將增設免寫論文的「實務型碩士」,
家父看到三條線,說碩士越來越不值錢,這樣改嚕露(更差)~
newtoeic wrote:
今天有一則新聞
教育部將增設免寫論文的「實務型碩士」,
家父看到三條線,說碩士越來越不值錢,這樣改嚕露(更差)~

美國就是這樣,總共有三種模式可以取得碩士學位:論文,專案,學分,

不要以為寫寫報告的專案跟只修學分代表很輕鬆,

在美國念過書的人都知道,美國教授要求的報告跟作業的質跟量是遠高過於台灣的老師,

所以在台灣一學期可以修到20個以上的學分,在美國敢一次修超過3門主科課的人真的是在挑戰自己,

不過很多東西來台灣都會變質,這種改法我看又是在替一些學校廣開財路!
newtoeic wrote:
今天有一則新聞
教育部將增設免寫論文的「實務型碩士」,
家父看到三條線,說碩士越來越不值錢,這樣改嚕露(更差)~...(恕刪)


美國的MBA早就不用寫啥論文..
可以看到的未來台灣應也會跟進!
但可能又是只學到表面的半套..
Kake wrote:
美國就是這樣,總共有三種模式可以取得碩士學位:論文,專案,學分,
...(恕刪)


並不是所有的MASTER DEGREE都可以有這些彈性的!
我是沒聽過有哪校BIO的MSc可以不用寫碩士學位論文的..
以一擋百萬眾一心 wrote:
還有,就像我朋友,我們一樣是由高中畢業,但是講白了他考不上大學,最後只掛個二專畢業,你會把他歸類為技職嗎,我相信若他能選擇,他也希望能考上大學,雖然當老闆學歷不重要,但誰不想學歷好看點

您就不用跟那位高手爭執這點了,
該位高手原則上就是認定只要是求學過程中跟技職有沾上關係者其成功的因素就是歸功於技職教育,
所以他先前就拿李安來說,技職出身的人也可以在導演這個領域有所成就!

fisheriestw wrote:
我就是查過, 答案是"沒有"! 才會一再問你!
且你這資料並不是我國全國!
且高中職,技院科大普大也混在一起
得不出七成這一數據結論

您也不需要跟該位高手爭執這點,
人家從不需要拿出任何數據來佐證他的說法是不是站得住腳,他就是認為他說了就算啊!
有沒有混在一起對該位高手根本就不是問題,
因為只要有跟技職扯上關係,該位高手就是認為他是技職出身...
Kake wrote:
美國就是這樣,總共有...(恕刪)

fisheriestw wrote:
美國的MBA早就不用...(恕刪)

別忘了這裡是台灣...
學半套、做半套、沒配套很正常,
幫忙解套甚至只有表面一套更是司空見慣...
回這串文章的大大感覺都已經脫離學校太久了...
我就直接說吧.
高中學的東西除了英文數學物理化學
其他以後90%未來部會用到,這是念完三年的感想

現在的高職也不像這位前輩所說的重視實作
實習課一個禮拜也沒剩幾節
其他時間都拿去拚國英數了,我不騙你
現在高職跑去跟高中生一起補習的越來越多了
因為統測不會考實作阿
現在高職幾乎已經快要高中化了
升學才是學校的重點,
還有我覺得一個令人感到智障的制度就是高中生學測可以考科技大學
http://freshman.tw/cross/102techapply/
但是...報名的人到最後幾乎都不會去念,當初我們班很多人過了台科大第一階段..結果連去都不去
你隨便點台科大的系,一堆備取完還是沒有收完...

我也有認識嘉義高工的繁星申請跑來念中山機械的,現在幾乎是兩邊可以互相考來考去,但是高中生在制度面上比較有優勢,我認為現在高中高職畢業之後會的東西都很少,重要的是大學的東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