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是美國F系列厲害還是蘇聯蘇凱系列厲害呢?

ceeann wrote:
回上上上幾樓的~~~...(恕刪)

有看沒有懂............
KenKuo wrote:
OK的、你可以有不同...(恕刪)


同意你所說的, 外界一般評價是 Su 系列的機動性較好沒錯
不過我也提到這也許是 Su 系列一直以來在航空展表演所帶給人的印象
Su 系列在做眼鏡蛇動作時, 飛機是近乎失控的, 只是在過了那段不穩定的攻角之後
機頭還可以壓下來, 飛機又會恢復到穩定可控制的狀態, 但是在中間那段攻角, 動作是不能停下來的,
也不能往左或往右擺動.

反觀 F22 在做這些超機動性動作時, 都是處於可控制的狀態下, 眼鏡蛇動作做到一半時, 機頭可以往左或往右擺動, 改變行進的方向. 這點對纏鬥來說是很重要的, 表示 F22 隨時都有優異的機頭指向能力. 高攻角對纏鬥的意義就在於提供更好的機頭指向能力, 讓戰機不只依靠迴轉, 就可以將機頭指向敵機.

至於向量推力, 二維跟多維的差別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 對機動性影響多大, 我就沒有相關的資料了, 不過美國不是做不到多維, F16 的實驗機 F16 MATV 就是用多維向量推力. 效果如何, 在我的上一篇回應有連結可以看到. F22 採用二維向量推力應該是有他的考量.

所以也有很多質疑 Su 系列表演動作在空戰中實用性的評論, 說真的, 要做出像 Su 系列這種的動作, 美國在 70 年代 YF17(F18) 的原型機就可以做到了, 而 Su27 在設計時也參考了很多 YF17 的設計
shoulinchang wrote:
要做出像 Su 系列這種的動作, 美國在 70 年代 YF17(F18) 的原型機就可以做到了, 而 Su27 在設計時也參考了很多 YF17 的設計...(恕刪)

基本上不同意這段

YF17能做到Su-37的動作、那把US海軍的F18A/B或延伸的大黃蜂F18E/F拿來PK Su就好、何苦大家都拿F22比Su是嗎?

而且YF17就是拼不過F16(YF16)才會被淘汰冰封到海軍提需求為止不是嗎?

怎麼突然機動性竟然超過俄國的第四代戰機呢?(對美國來說是第三代)甚至是與之相提並論的F22....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KenKuo wrote:
基本上不同意這段YF...(恕刪)


對不起, 更正一下
所謂 YF17 能做 Su 系列的動作, 是指眼鏡蛇這個動作
F18 系列確實是高攻角的性能十分優異
後來 NASA 也以 F18 當實驗機來研究高攻角
Su27 有參考 YF17 的設計, 這也是俄羅斯方面承認的
至於 YF17 被 YF16 擊敗, 因素很多
戰機不是只看機動性而已, 如果只比機動性的話, 那美國應該可以拿 X31 來改一改就好了
shoulinchang wrote:


同意你所說的, ...(恕刪)


你說的機頭指向能力
那就是Su-35/37的葉片動作
Su-27系列在裝了向量噴嘴後
動作是可控制的(等同於F-22的條件)
游走邊緣快失控的是Su-27
攻角限制器是怕真實戰鬥中產生的高G會對飛行員產生影響(改字了,sorry)
還有正負攻角所造成的有效攻角對飛行器造成的影響
所以都是打開攻角限制器

F-22是妥協3項ATF計畫要求的結果
YF-23輸F-22
主要就是些微輸在機動性
YF-23在其他兩項比F-22更好
只是美國需要三項均衡
---------------------------------------------------
另外我之前有提到
F-22的匿蹤主要是靠她的匿蹤外型在加上匿蹤塗料
外型是用電腦計算出來的
已經比F-117圓潤很多了(他空戰能力就很差,為了混淆敵人,他用F編號)
但是對氣動還是有引響
F-22的低速超機動是靠它強大的電腦和推力比所達成的
都是算"後天"
就如同我之前說的
Su-27是天生的氣動結構
很有大量改裝的潛力
蘇聯那時和美國做不一樣的方向
蘇聯不想因為要求匿蹤而在氣動外型動手腳
在匿蹤塗料上做研究(美國也有,但是他以匿蹤外型為主,塗料為輔)
最大的證明是在冷戰結束前
Su-47、Mig-1.42設計外型上完全不考慮匿蹤
都是以塗料做匿蹤考慮
不過冷戰結束,這些東西也沒繼續開發
有開發,也不是這兩型為基礎開發
現在時代又不一樣了。


米國製造飛機的想法是
反正他的飛機出發前一定是擁有制空權
沒有考慮制空喪失(起飛後也有預警機在,空權都是他的)
所以才量身訂造F-15、F-22等主力重型空優戰機
F-15之所以擁有空戰完全沒被擊落的紀錄
是因為他都是在擁有絕對制空下壓制對方戰機
可是那是美國
他們有那能力
如果單機PK或雙方條件一樣(預警機、聯合編隊、資料支援)
結果不一定是F-15吃香
就像有人提出北約空襲南斯拉夫
MIG-29被宰一樣
可是那是北約的條件好
MIG-29起飛是進入別人佈的局
擺明是等著被宰
戰機1對1PK這種是在現實中看不到的
印度美國聯合演習
Su-30MKI和裝AESA雷達的F-15E
還不是躲在大後方給前方戰機資料
也沒有看到傳說中的Su-30MKI和F-15E單機PK

而且數據這種東西
還是看看就好
當初飛彈發明出來
米國飛機就取消機砲
結果被米格機痛宰......
最後還不是裝回機砲。
F-22也是有保留機砲
就是那時代的教訓!!
套用在車子上面
也不是馬力越大越會跑
日產GTR馬力也只有400多匹
制動還不是用差不多的
佈局是FR佈局
還不是在紐柏林贏一大堆MR佈局超跑??
一切都只是數據!!

--------------------------------------------------
F-22是很強
她是靠她的電腦建立起他的強
先天體質並不會比Su-27優
Su-27先天條件太優秀了
F-22也是為了壓制Su-27才開發出來的

--------------------------------------------------
老問題Su-35/37和F-22單機PK誰會贏?
已現有的帳面資料
F-22能在先發現Su-35/37下先視先射
但如果Su-35/37躲過呢?
接下來就是第二波
在來近戰纏鬥

雖然這樣看來F-22擁有比較大的優勢(先視線射)
但是以後Su-35/37的匿蹤塗料可以把雷達截面積用到更小
>=F-22的境界呢?
F-22靠超級電腦創造的優勢是否還存在??
何況俄羅斯想開發的新一代五代戰機


--------------------------------------------------
在目前時代上,甚至可以持續10年
F-22還是制霸藍天
但是那是為米國這種軍事強國量身設計的戰機
在米國國力退步的這幾年
米國還可以保持幾年這種優勢??
慢慢回復的俄羅斯會強起嗎?
挖到液態黃金的巴西會強起嗎?
世界工廠中國呢?
印度呢?

這是同篇文章我前幾篇發的內文:
探討到絕對空優的問題
米國飛機起飛前
都會確保有制空權
有制空權
才可以確保制地權。
不過這個邏輯是"理想狀態"
蘇聯那時的策略是
在不一定的戰場
還是要確保一定之戰場生存性
所以Su-27的進氣孔都有加裝鈦網
防止在跑道起飛東西捲入(機場可能被破壞)
而且它的起落架可是航母起降型的加強型的起落架
可以確保緊急的短場起降。
而且不管輕重機都是使用雙發動機
確保生存性
Su-27的兩個發動機中間還有尾錐
確保一個發動機爆炸
另外一個發動機還能完全不受引響

米國和蘇聯的策略誰比要好??
見仁見智
不過我比較欣賞蘇聯的機制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北韓??它是個瘋子
沒聽過善良人怕流氓.流氓怕瘋子嗎??
夏天的涼風 wrote:
攻角限制器是怕真實戰鬥中產生的高G會對飛行員產生引響

低速高攻角也沒什麼G力啊~會有什麼"引"響?胡扯~
部落格:http://novafly.idv.tw
Nova wrote:
低速高攻角也沒什麼G...(恕刪)


Nova哥哥~你大概是誤會了!!他可沒說是低速喔~

涼風兄,還是將標點符號加一加吧~免得天留我不留....

Nova wrote:
低速高攻角也沒什麼G力啊~會有什麼"引"響?胡扯~


抱歉沒改到字sorry
你要不要查查攻角限制器是來幹嗎的在回我
會不會比較好點?
還有注意你口氣
網路上有言論自由
但不是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你沒有一番說明
很難說服我~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lanxlot wrote:
哥哥~你大概是誤會了!!他可沒說是低速喔~

涼風兄,將標點符號加一家吧~


哈~
真是不好意思,我都是用斷落、下行在格語氣,下次改進!!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