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dreamer wrote:還有以色列。 朋...(恕刪) Cafe Latte才對,這樣人家才會給你拿鐵咖啡因為講"Latte"......人家會以為你只要牛奶Cafe au lait:法國用語,點這個會給你咖啡加牛奶,咖啡加牛奶歐洲蠻流行的,不過各個國家用詞都不同好處是很便宜(比起拿鐵咖啡)
bossming wrote:請問小杯的是康寶藍...(恕刪) 你是說照片中的小玻璃杯嗎?我不知道台灣叫什麼欸這裡叫「koffee shot」鮮奶油+貝禮詩奶酒(利口酒都可以)+espresso喝法就是一口乾,也可以加入旁邊的熱咖啡裡
不爽就不買,不喝又不會死15年前均價超過60我就不喝了,直到現在小七都嫌貴了,還星巴克.愛喝的自然會買單,等到沒夠多人買單了,要嘛降回大多數人能接受的價位,不然就倒,市場法則他不會倒表示,他生意仍然不錯,足以生存,表示不在乎繼續買的比在乎的比例多 是吧蚵仔煎在貴什麼,也是從40漲到50以上(份量特別多的例外,指大多數的偏少份量)就再也不吃了.一個曾經很愛吃生意又不太好的炒飯賣60,賣了很久.後來生意變好了,直接拿翹先漲到70,生意還是不錯,過沒多久馬上漲到85,我也是拒吃.生意又變回慘淡過了半年(我常經過會看一下價錢),降回70,可以接受,就還會去吃,生意也又變好了.不是一盤炒飯不值85,而是在那個城市那個地點加上他炒飯提供的內容,加上那附近好吃的店家一堆,一樣差不多85的價錢,有很多更好的選擇,提供的內容更吸引我.那盤炒飯相較之下我就覺得不值那85塊,所以就不買單.如果他今天炒飯是用真正好料下去炒,一盤賣幾百我也OK啊.所以要看你對該東西的價值認不認可合則來,不合則散.小吃類靠觀光客就可以賣到供不應求的就算了,正餐類以本地學生跟上班族為主要客戶的也跟著亂漲可就危險了身在一級戰區,長期下來看過太多店家搞不清楚狀況跟著亂漲倒閉,新秀出場更有競爭力的就取而代之.自己的定位真的要搞清楚,不要隨便跟風亂漲.抵制很難? 看看現在林鳯營多便宜再便宜我也不買就是了.同樣旺旺系列的我也很多年沒買了.再看看那個黃金比例現在是如何
難揪 wrote:抵制很難? 看看現在林鳯營多便宜笑再便宜我也不買就是了....(恕刪) 我比較有意見的是其他家趁機漲價,光泉,乳香....我在想,商業不是應該"趁你病要你命",趁這一波把林鳳營打趴(兩年前林鳳營是市佔最高)結果不是,反倒趁機漲價了....林鳳營漸漸爬起來了,一直做低價促銷辦活動有沒有起色??看超商裡常常捕不到貨就知道了...至於國外鮮奶多便宜....最好把酪農產業的比例放一起看公道點在歐洲,巧克力也是物美價廉,台灣拿來當精品賣,不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