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敢神經 粉大條 wrote:
噫,上面才回完,
一看你怎麼又多出了那麼多字?
正確來說,
學生是在說他自己吃不飽,
如果真要嚴肅回答物價的話,
那是不是也要順便跟學生解釋"通貨膨脹"?
也能順便解釋原物料下跌後怎便當店價格幾乎都沒跟著浮動下跌?

蕉敢神經 粉大條 wrote:
另外,
我是不知道你哪隻眼睛看到那個場合是"質問場合",
影片中明明可以清楚聽到旁邊學生的笑聲,
而馬英九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坐在講台上,
而是走到學生座位的區域,
明明是一個類似閒聊話家常的場合,
有些學術環境問答要注意,更別說這種嚴肅問題

別小看學生的提問阿
蕉敢神經 粉大條 wrote:
至於你括弧內所推論的那些,
也只是你自己腦補的結果,
根本就沒有任何事實可以證明,
你的行為令我想到佛印跟蘇東坡的故事,
已經有偏見先入為主觀念的人,看任何事都是以惡意去解讀,
你括弧內那些字正好證明了你自身的偏見,
對吧?
每個人看任何事件,都有自己的解讀,就像你解讀馬英九當下想法是關心,也是屬於腦補的一種
因為根本都不是"本人",跑去揣測對方想法都屬於腦補的一種。
甚至連本人,都未必敢把當下腦袋想的給真實說出來,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