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車快比機車還貴的原因是~~~~~~

腳踏車研發很花錢

但是.........很多東西跟本從以前就那樣做了~一台腳踏車上有多少新技術?

現在換個材質~換個說法~就跟你說~好東西喔~這個零件價值好幾萬

被人為哄抬的太超過了

腳踏車車架很難做嗎?..

烤漆很難烤嗎?

如果了解其中奧妙~只能說~真好賺

目前的價錢~已經超過其該有的價值太多了~人為哄抬


我交貨給nike一件polo杉,也只有USD$2
他賣你NTD$1000
我也覺得你們這些傻子怎麼會去買呢?



覺得10萬的腳踏車是哄抬價格,你就不要買就好了
愛瑪仕的包包一個幾十萬你說值不值........看人嚕

千萬不要想要買10萬的車車
又在那邊喊貴......

還有,最近價格一直漲的不是只有腳踏車
很多東西都在漲
阿桐伯沒有在賣藥啦...只會打"嘴砲"
你想想,一台自行車,載一個80公斤的車手,要跑80公里時速衝上衝下繞來繞去不會解體不會壞....但一台公路車,也才7~9kg。
但是你買的摩托車,卻有100公斤,極速也不過是100公里載著2個人100公斤....這樣比較起來,自行車的條件嚴苛多了....
-----------------------------------------

耶 為什麼腳踏車的車手 要80KG 機車的一個人才50KG 還要2個人?

這比較頗怪的 你是要放大比例嗎? 80:7-9 100:100 應該用一樣的重量呀

腳踏車能騎到80喔 50CC的機車好像還不一定騎的到耶(還是我腳太軟0.0)


機車還有高速時引擎的振動耶 應該不是那麼簡單可以比的吧




我好像有在書上看到這種耶

是供需法則嗎?


有沒有經濟學的來解釋一下
我五月開始騎車,目前一台小折一台登山車,準備再入手一台公路車
剛開始騎車時覺得10K的腳踏車真的有夠貴,過了不用一個月又覺得其實30K也算正常

我基本上一週騎4次,3次15公里運動騎,1次50KM以上假日運動長騎,十月就要去參加洄瀾200K的自我挑戰,對我來說這樣的投資真的太便宜了!

基本上以登山車來說

大約大賣場車是50分
一台一萬五附近的登山車(如Merida 520)是80分
一台三四萬的登山車(如冠軍一號)是90分
七八萬炭纖維的登山車是95分


基本上單車是一種交通工具,所以安全還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想若真的有騎車的網兄還是入手一台80分以上的車比較安全

至於小折若以單純休閒騎來說,大約10000的車就堪用(如Dahon D7系列),但很多網兄把小折要和登山車和公路車比,因此造就了30K以上的小折滿天飛啦~~當然因為一台小折+公路車若只有30K其實也還算蠻便宜的.......

以上僅為個人騎車至今的心得,僅供網兄參考






◆Bike:ORBEA aqua ◆Vehicle:CB650F+Tiida 5D
hitsuki wrote:
啊騎腳踏車就不用守這...(恕刪)


對啊,
規則好像是叫机踏車吧,我忘了,
不過記得應該是這樣吧,錯的話請指正。
blacktim2006 wrote:

耶 為什麼腳踏車的車手 要80KG 機車的一個人才50KG 還要2個人?

這比較頗怪的 你是要放大比例嗎? 80:7-9 100:100 應該用一樣的重量呀

腳踏車能騎到80喔 50CC的機車好像還不一定騎的到耶(還是我腳太軟0.0)(恕刪)


國外的車手有些高壯的確實有70~80kg。

兩個小女生一個50,很合理吧....

自行車平路時我最高速能騎到50左右,不過沒辦法維持太久。下坡時約70。真的一級車隊的車手,市區路段平均速50~60也是很正常的,衝刺70~80也很平常。

你應該真的比較少在鍛練啦....

供需法則是真的很簡單就能理解,只是實際的市場供需,變因太多了。只能說供需法則是一個大方向,實際的行為無麼運作也不是那麼一定。說實在的,機車對普通台灣人來說,以交通的經濟性來看確實是沒有其他的產品能取代。

自行車卻不只是交通工具...
腳踏車限量~

人為搶購~

有錢還不一定買的到~

一切都是[人為]或許材質有比較好,車身比較輕,牌子比較知名

但是不要忘記~市場供需問題

需要的人會拿出大把大把的鈔票來

曾幾何時~對岸腳踏車在路口林立(代步),現在台灣腳踏車也是林立(炫燿居多)

有幾位真的例行節能減碳?不過是噱頭!跟上潮流罷了

過個幾年,我相信很多腳踏車的主人都不是當初的那位囉!!



說真的我覺得板主還小看了,
一萬多那根本是小case也,
那些自行車板的人好像一台十萬到幾十萬的也大有人在呢。
對我們這些人而言其實是無法理解的,
但這是別人的選擇我們也不用說什麼;
但有一點我就要說,真的很討厭也很氣的…
沒錯,騎腳踏車是很好很健康,
但請記住一點,馬路不是你家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也像我一樣,
常看到一些人也許是一家人一起騎車出遊,或是車隊出遊,
結果就旁若無人的併排騎,
車隊更扯,就一群人各自散開遍佈路上,
好像其它人都不用走,一定要讓他們,
真的很搞不懂,
現在是怎樣,騎昂貴自行車的人就比較大牌嗎?
大家都一定要忍讓他們嗎?
不知道這種問題為何可以不斷重覆、重覆再重覆

沒完沒了

你今天覺得沒那個價值

很簡單 不要買阿

政府現在是有規定單車沒買到10k以上要處罰嗎???

錢在你手上

有什麼能力就買什麼東西

很困難嗎???



再說

價值是誰決定的

是人阿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

很多人玩音響、耳機的不都傻子

不過就是個會發出聲音的盒子

大潤發才199

那些人動不動就是100幾十萬的

腦袋沒問題吧???(一定是虛榮+被廠商削了)



至於有版友質疑單車車架難不難做

當然不難做

都已經量產了怎麼會難做

重點是量產前的設計過程

如果單車真的那麼容易設計

我想各大公司的機構&工業設計師都可以回家吃自己

設計部門也可以直接裁掉了


很多台灣消費者不知道為什麼

一直視品牌為毒蛇猛獸

認為買有品牌的產品就是凱子就是虛榮

最常聽到的就是"功能也不怎樣阿 還不是掛了XX牌才能賣這個價錢"

忽略了人家品牌也是用心經營出來的

有人會說"品牌還不是都靠行銷"

該品牌若是不用心經營 維持其一定的品質

會形成所謂的老品牌嗎?

消費者不是白癡

明知道他爛還死命的要買

所謂的大人就是「好吧,算了」凝結而成的團塊 by SOLANIN
哇哩勒3939 wrote:
腳踏車研發很花錢
但是.........很多東西跟本從以前就那樣做了~一台腳踏車上有多少新技術?
現在換個材質~換個說法~就跟你說~好東西喔~這個零件價值好幾萬
被人為哄抬的太超過了
腳踏車車架很難做嗎?..


何不自己嘗試做做看

光看車架部份
大賣場的車一隻車架大約三公斤重
今天我要你設計,用兩公斤的重量,承受力道還要比原來的高兩倍
你覺得需不需要錢去研發?

你知道外面那些光車架本身,就兩個三角形組合起來而已,賣個五萬塊
那車架輕到什麼地步?
含前叉不到一公斤....
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簡直無法想像....
然後要能承受環法公路賽時,下坡破百時速 (別懷疑,他們有這實力)
車架不能解體唷~

其他還有變速、煞車、前避震、後避震系統、輪子、內外胎....
為了讓一台車輕一公斤,價錢就是翻一倍
要讓車子從賣場十六公斤重的車
轉為低於十公斤的車 (如果還要雙避震車就更恐怖了....)
這是多麼誇張的設計呀


你覺得沒價值,那沒關係
別人覺得有價值就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