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學生有需要背三字經嗎?

jacky123456789 wrote:
讀經教育對孩子是有很...(恕刪)


在現代多元社會裏
讀古文經典,有沒有用
端視你用什麼觀點看待這個主題

如果對那些持古文無用論者
想必大學也不必讀了
看看台灣富豪排行
有幾個讀過大學的?
讀大學有個三小路用?
錢賺得有王永慶,郭台銘多嗎?
讀大學是嘜衝啥小?
呵…

你覺得,英文大字認不了幾個的人會想去讀莎士比亞的原文嗎?
一篇文字(還稱不上是文章),白別字一大堆
連"的""得"都分不清楚的人
你還指望他們去重視文言文,豈非緣木求魚
拜託他們把基本中文讀好就好了
古文,這兩個字對他們太沈重了
中文不通,洋屁倒放得不少
不要動不動就給我來個"我不能同意你太多"就阿彌陀佛了
ggnoobs wrote:
都21世紀了,看到0...(恕刪)


連作弊這件事都來可以拿來網路上大剌剌的來說


你還真應驗了你自己說的,一點羞恥心都沒有



現在的教育真的失敗到這種程度嗎




manmax wrote:
小女兒剛上小學,這幾天都在抱怨三字經背不完
老師要求不會背的人不能下課休息小一生國字認識不到幾個
怎會要她們背文言文的三字經呢?
文意也沒解釋給學生知道
就死背...........
現在的小學老師都這樣嗎?...(恕刪)


以上是開板樓主的全文

這樣的教育方式不是填"鴨".......不能下課休息....尿急可以上廁所嗎
這樣的讀經對孩子真的好嗎?

讀古文是很好的,但是不是每個小孩都有那種能力跟興趣

難道體育老師說:100公尺沒跑進10秒的不准休息也是對的嗎?

怎麼我又變成用鍵盤敎育小孩了.....

話說..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

所以,敎鋼琴老師說話了:今天沒把貝多芬的協奏曲彈完..不准休息

阿桐伯沒有在賣藥啦...只會打"嘴砲"
好啦好啦~不要在吵囉~

結論就是只會白話文的現代人叫大家不要念什麼文言文啦
然後新世代的火星文年輕人叫你們這些連白話文都講不好的現代人
趕快學習如何變成火星人去火星比較快
不要再講那些自己都講不好的白話文更別提那麼有深度的文言文囉~~
.
.
.
.
.
.
.
.
.
.
.
.
.
開個玩笑而已....
..::No comment::..
yeou wrote:
看完前面留言,我也有...(恕刪)


"有人說: 中國大陸,這些經典的發源地,現在人民素質卻不佳, 我想她們忘了,文化大革命時,共產黨把孔孟文化璀剷殆盡,現在才剛開始要重拾儒家思想,但道德文化的涵養豈是一朝一夕可成?所以拿中國的例子來佐證說,讀這些儒家文化經典,對人民素質提升無用的理論是說不通的."

我們研究一下中國歷史
在漢朝後文化大革命前
大概都是獨尊儒術吧

當官的或是幹皇帝的
前者大概花了一輩子研究儒書
後者大概小時後就要接受正統的儒學教育

大概所能接受的知識都是儒家知識吧
儒家知識大抵都是叫人要幹聖人的
如果讀通就會有高深的情操與變成聖人
不知道為啥古代接受高等教育的皇帝跟官員
總是貪官污吏跟暴君多??理論上應該讀通儒書的官員跟皇帝沒這效果?
yeou wrote:
看完前面留言,我也有...(恕刪)


中國人目前普遍素質不好
跟孔孟思想完全扯不上關係
什麼文化大革命
摧毀中國固有文化
也沒什麼關係

最根本的原因
整體社會長期的戰亂跟貧窮
一般人無暇去學習不會溫飽的細節
至於孔孟思想
在封建設會中
屬於統治階級的玩的把戲
一般庶民
是沒辦法去思索這些的
因為連碰書本的權力都沒有







為什麼古人讀了那麼多儒家的書還是出了一堆貪官污吏呢??
很簡單...因為自從科舉發明以後..讀書也是為了應付考試罷了~~
這跟現代的情況是一模一樣的.....

或許應該回歸到先秦時代來看才會精準..先秦時代的教育是以身教為主..
不論是孔孟還是名墨..都是老師帶著弟子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學說的..
儒家有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叫做事上修..就是必須將理論在生活中透過實踐來反省自身...
這一點自從科舉發明之後...就變成理論了~~~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gfgfgfgf
如果』我是說如果喔!

如果到了小三的時候,班上多數小朋友都會『背誦』三字經(會背,不懂意涵),那時老師開始教導三字經的『意義
那些有背誦的小朋友很容易進入狀況

不會背誦的小朋友『不容易進入狀況、常有挫折感』

您會不會來抱怨老師:為何小時候不要求背誦三字經?


『記憶』與『理解意涵』不一定要同時進行

老師斟酌學生程度、教學情形分段實施應該也OK吧?
我弟的小孩都是我在教的,關於讀經之類的事情應該都是不錯的選擇,大多數爸爸媽媽應該都能理解這個,個人是覺得問題出在老師教小孩的方式,對一個小小孩來說,懲罰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過於嚴格的規定會造成孩子的恐慌,如何教誘導孩子們願意去學去記憶,這才是關鍵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