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4624 wrote:
30歲還沒有車的話,經濟能力應該不佳(買得起但不想買和大器晚成者除外)
想成家,基本經濟能力應該要有的,(我很窮,但我會給你幸福的?能做到這點者除外)
肯和男人一起過窮日子的才是好女人?
那讓好女人過窮日子的算那種男人?
我有車的朋友,大部分20歲以前就有了,而年收入超過100萬的朋友當中有8成是"沒有車"的
依我看來把錢都拿去投資車子,使可支配的錢減少的男人-->才是使好女人過窮日子
對我來說年收入低於150萬的人買車只代表過度消費,有能力買車不單是負的起車貸這一點能力
月收入遠大於月車貸(10~15倍以上)的人才有資格說他是有能力買車的(EX車貸8000,月入10萬)
其實無法一次付清,還得必須用車貸的人...都屬於經濟能力不足以買車的人
當然有錢人可能還是去貸款買車,但是並非必要只是賺利率差
依我的標準,假設一個人買一部N萬的車,他的年收入至少需要2~3N,我才認為合乎他的身分
不然不過打腫臉充胖子而已....(才是讓女人吃苦)
若套用上kn4624 的說法...我認為一個買50萬房車的人"基本經濟能力"(年收入)該有150萬,不然都只是浪費(遠比叫車浪費的多')
陪家人出遊,帶女生出去玩,不管吹風下雨也不是影響,因為有車能幫你克服
其實就像存款一樣,如果不用它不也只是些數字而已嗎?
社會的一些觀念,從強調男人要有車子房子金子,甚至以五子登科來描述人的成功
我們就是在這種教育觀念下成長的,對於生活的安全感或是物質的滿足度
有時只能藉由一些看得見的東西來做衡量,其實並不敷淺,該說是一種被潛移默化的標準吧!
所以有些人買車是為了生活上的使用,較長距離的通勤,或是其他必須性的原因等等
但我覺得有一點蠻重要的是,想在被潛移默化的社會觀念下,藉由擁有車子
來提高對自我滿意的完成度,並不見得是為了把馬子這些目標
為了目標努力,房子或是更多桶金,所以不買車子,當然可行啊!
這是每個人的價值觀問題罷了,如果你能找到價值觀相近的對象,他一定會發覺你的好!
只是也許屆時你會想為了帶她出門,或是想讓對方舒適些,而添購車子作為另一個交通方式了
小弟身邊有些人本來沒車,有了固定的對象之後,或是夫妻有了孩子後,反而從汽車無用論轉向買車
也沒什麼對錯,價值觀是會隨著時間、經濟情況,與自己的心境改變的,不是嗎?
小弟23、24歲的時候買了台60萬的國產車,是為了通勤與自我滿足,以前公司騎車來回應該有40~50KM
倒不是為了女性,小弟以前認識的女性,不少都是比小弟有錢的姐姐... = =
27歲在北縣買了第一間房(兩房兩廳一車位,有貸款,每月2萬),目前29歲還開著那台國產車
公司提供車位,小弟家裡也有車位,停車對我來說不是問題,就北縣市的一些臨時停車費
一個月幾百塊吧!油錢一個月4~6K不等,國產車保養也還便宜,對小弟來說影響有限
其實也想會想換台A.B.I.L的車,小弟目前的現金夠付現,年薪也有7位數,但是為了以後的目標(第二間房)
還是繼續開著那台老車,也許是老了~靠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台車與第一間房與一桶金
這自我滿足還過得去,雖然都只是低標,不過跟23.24歲的我想比我想法也變了很多...很難短短說明吧
不是要炫耀啥的,這對板上許多大大來說,我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是有時候自己想想這幾年
隻身在台北努力打拼,加上一些身邊人事物的變遷,也蠻有感觸的..... 有像個小老頭 = =
重要的是對自己的自信與未來的規劃,有車沒車、有錢沒錢都會隨著自己的成長而改變
說話無須說太死,找到適合自己的最重要,無論是住家工作或是另一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