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C.H wrote:他指的因該是類似"甘嬤豆"的發音小時候在高雄蕃茄"甘嬤豆"&"甘嬤密"都有人說(恕刪) 啊~可能是這樣噢因為甘啊得,很自然就以華語de與台灣閩語di發音百思不得其解可能那位大大是以他們那裡的閩語腔調寫成漢字吧如果是寫成華語的dou(豆)音,台灣腔的發音,那就連得起來了好奇的是~甘媽豆會不會也是一種變音從甘媽蜜+tomato而來真好玩光這個名稱就可稍窺地區認知差異有把它當做茄家族的就加個番字叫茄有的覺得它特殊的氣味很受不了就加個臭字有的覺得它像柿就以柿為名可是其實都指同一種東西呵~
應該說日本語言的名詞會大量混用英文詞彙是因為明治維新帶來的現代化,使得當時沒有對應名詞語彙的日文不得不直接採用其發音。同樣的台灣在現代化的時期正好是在清末日治時期,台語由日文引進各種現代詞彙也不奇怪。如果有研究過一些清末時期(約1860~1895年)台灣文人流傳下來的書籍的話,大家會發現漢語文字還是跟閩南語息息相關,文字語彙很優雅。
水電專用語挖嚇 - 華司司不林挖嚇 - 彈簧華司貼布希路 - 止洩帶希路 - 軸封沒阿林股 - 培林片機 - 老虎鉗夢機 - 活動扳手帕布鍊機 - 管鉗.鏈鉗 (pipe wrench)共頹阿 - 捶子呼練搭 - 手持砂輪機摟賴八 - 一字起子時瞇耶 - 十字起子卡哩卡哩 - 棘輪扳手空不勒撒 - 空壓機婆(台語)嚕 - 閥立布 - 內牙雙接頭(管件)斜(台語)哩開 - 後續收尾動作他咩那嚕 - 壓接端子塞兜 - 手煞車這一些都是我上班的時候很常說的
lddp91244 wrote:麒麟其實這個也是日本發音傳說當時看到的人都還不知道這動物叫什麼名字但是他卻是今天的"長頸鹿"...(恕刪) 你的意思是說:"麒麟"="長頸鹿"...???這個可就誤會大了。"長頸鹿"叫""麒麟鹿",但是"麒麟"和"長頸鹿"可是完全不一樣。"麒麟"很可能根本不存在,但是他傳說中的形像和"長頸鹿"可是十萬八千里的兩種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