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為何捷運上不能吃東西"短片,真好笑~有創意+動畫色彩均佳。http://www.youtube.com/user/koshi27#p/u/9/mN2HSOtrKKY若那部首獎沒有內幕,就只能說台灣的動畫只能停留在幼稚園階段。(教授居然會評難看要命的動畫為首獎,教出來的~哀~)
香酥雞 巴比Q wrote:噗~~~『精采100年』,『靠岸』,『捷運心文化』堪稱台灣近代藝術三傑.......... 挖塞我今天才知道 靠岸 這部片剛剛去看了一下預告片........爆炸特效都是用特校罐頭軟體Particle Illusion做的爆炸圖有黑邊也不修一下改都沒改直接拿來用整個預告要表達啥也看不懂.....聽說花了4年1億2千萬是吧錢有沒有這麼好花而票房66萬....
mix*陳小偉*will wrote:評審只是5個高知識的華文跟華武而已...(恕刪) 真經典的對照,我笑的肚子好痛......唐伯虎去哪啦?另外,比賽既然是"台北捷運公司的捷運心文化-動畫/漫畫/海報大賽",關"滑壘"什麼事啊???心在哪???
由上面的幾樣網友的討論可見這個捷運的比賽最有問題的不是參賽者,而是"評審制度"有出問題。包含動畫呈現方式的給分制度、還有評審團的評審機制當然有可能其他的機構辦的比賽也有,不過這次捷運局就是在檯面上爆發出問題
這...太黑了吧請把評分證據拿出來技巧是0沒問題,我不相信其他的分數也能這麼高....說人家抄襲...看過兩者的動畫就知道是不是抄襲了什麼叫抄襲?只要畫面有從年輕變到老就叫抄襲嗎?我覺得更無言的是主辦單位和評審竟然還死鴨子嘴硬在事後找一堆理由說第一名多好督多好網友提的這兩部影片多爛督多爛這種心態實在是令人無言據說得獎要放在捷運上播放是嗎?覺得放的出來嗎?
f8841010 wrote:評審表示很受歡迎的那部動畫因為有抄襲日本青木純作品,所以無法入圍...(恕刪) 人的一生這個創意早已經被用爛在各種主題上面,但是作者將他用在捷運上的手法,結合讓座給老弱婦孺的捷運理念,完全是很新的創意與手法,這樣哪叫抄襲呢?評審倒底知不知道抄襲copy與inspiration之間的差異?如果這也是抄襲的話,那設計界就是一大抄了,所有大師的作品都是抄來抄去。到處可以見到熟悉的影子。是不是能確切的把握主題與創意的連結度很重要。再說,那則動畫的的配樂與2D繪畫手法都有一定的專業度,這樣的作品沒有入圍,看來教授們只知道寫字看書嘴泡,對於動畫,顏色,音效,這種感官藝術層面的問題只有小學生程度。而且我覺得評審好愛把"創意"跟時下流行的電視電影八卦扯上邊。第一名的星光大道,第2名的艋鉀,前面網友連結去年4個漫畫的首獎是海角7號。難道一定要引用時下流行的話題才能獲得評審青睞嗎?就好像現在老師教授喜歡出一些連續劇有關的題目一樣嗎? 以前在學校時,期末都要互相critic每位同學的作品,教授都會再三提醒,你喜歡他作品什麼?為什麼?你不喜歡什麼?為什麼?絕對不能有任何主觀性評語,譬如:我就是喜歡,我就是討厭等等。不管你說出來得理由是什麼,都要對自己的喜愛討厭給一個理由,再由與同學之間互相討論與反駁來達到審美觀的建立。(這一點亞洲學生與美國學生表現真的差很多,亞洲同學通常都沒意見,不敢表達自己想法。但是外國學生都會很大方的說出我覺得怎麼樣怎麼樣... 不管對不對,都是一種參考,一種學習)但是捷運新文化評審出來解釋時,竟然像個撒賴的3歲小孩,說出創作是個很主觀的東西,見仁見智,這種評語出來。完全說不上來這個第一名作品的特色,他真的是教授嗎?
protege5 wrote:人的一生這個創意早已...(恕刪) 不好意思翻一下舊聞XD,小弟覺得 青木純 的作品的確被大家創意延伸了很多作品,但就這個捷運的作品 個人覺得比青木純的還有深度的多,青木純只不過表現人的一生,主角最後昇天了,然後呢?但這個捷運作品主角小時後禮讓,到了最後自己變老了也會有有禮貌的小朋友(就是主角本身?) 讓位。這種人生的前後呼應的表現 以及對這種向大眾社會傳遞善意的手法,小弟只看到了作品不但比原創更有想法,對主題的表達也很適切。當然評審們是看多了這些 感覺類似就是模仿抄襲的東西,但我只能說目光視野放大一點吧,第一名的創意來自哪裡,大家都一清二楚,只有你們不知道而已阿,最後跳不出這個框框的就是評審自己而已,這樣很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