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這位家長也是書記官,吼吼
++++++++++++++++++++++++++++
南投市一位張姓國中訓導組長在朝會上當著全校師生面前,公然罵一名蕭姓學生是「遲到大王」,還揶揄他的遲到次數多到可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家長不滿兒子被當眾羞辱,因此告張姓訓導組長公然侮辱,南投地方法院也判他拘役40天,得易科罰金。
據了解,事件發生在98年3月間,蕭同學在該學期遲到了9次,張組長便在朝會時公開罵他是遲到大王,還說次數多到可列入世界紀錄;事後蕭同學難過的離家出走,在法院擔任書記官的蕭父找回兒子後,仔細詢問原因,才知道兒子被當眾辱罵,氣得告上法院。
判決書指出,張組長沒有秉著教學理念教誨蕭同學,反而用言語貶抑學生人格,這樣公開辱罵的行為已造成學生身心受創,因此將他依公然侮辱罪判處拘役40天,得易科罰金,每日以1千元為計算標準,全案可再上訴。
判決結果傳回學校後,校方低調不願多談。教導主任蔡永祥表示,「學校的立場就是尊重司法,就是這樣子,也沒有什麼話可以說。」而張姓組長本人則說,「等看過判決書內容後,會再決定是否上訴。」
目前張姓組長已經被調離非主管職務,被罵的蕭同學也早在去年畢業。雖然法院認為老師公開辱罵,會對學生心理造成傷害,但還是有同學替張姓組長抱不平,認為被罵「遲到大王」其實還可以接受。(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魏宏卿)
| 看看你朋友分享了哪些新聞?
原文網址: 罵學生「遲到大王」 訓導組長被判拘役40天 | 生活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0/06/11/327-2613932.htm#ixzz18odAJtf3
台灣的法律,可以發現,愈來愈保護壞人,「人權自由」過渡濫用,刑罸愈判愈輕,監獄裡也愈來愈「人道」,真的不知道被害者算什麼,還要承受加害人出獄後的恐懼,找警察還不如找民代或大哥較有用,零體罸並不是不好,反而是民代或家長過渡介入學校,才是嚴重的事,造成學校老師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
民主的社會,少數服從多數,你覺得現在檯面上的有在遵守嗎,多數的大多是沈默的努力的,所以在很多有關國家的、社會的政策等等,都被少數的綁架了,最後呢,2邊都沒有照顧到,財團賺走了。
每天打開電視、新聞等,家裡不管老的、小的照單全收,日積月累的結果,可想而知,今年將小孩子由桃園的明星小學,遷到桃園稍微郊區的小學,就可感受到貧富差距了,何況偏遠郊區,我是1970年出生的,在小學或中學時,不管社會如何轉變,至少學校是安全的、有力量的、受尊敬的。
很感歎現在台灣社會變化至此,有人告訴我沒有那麼糟糕,我們長輩那一代,是屬於窮人一族,有好的有壞的也有很糟糕的,所以從小到大,看到很多黑暗面,但是告訴你,現在不像以前了,現在是黑道白道分不清楚,不想說太明,有人說「情、理、法」,但我要「法、理、情」,什麼是「情」,有錢有勢就有「情」,弱勢者一定要「法、理、情」。
在政治上,太多人提到以前,但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背景因緣,這是大時代的悲劇,我們這些平凡人是無法閃避的,我不想被以前所拘束,所以埋頭苦幹只向前進,畢竟已發生的事,離我們愈來愈遠,如何創造下一代更好的基礎,才是我的責任,在倫理道德上,我儘量遵守,其實台灣還是好人佔多數,只是大家變冷漠了,對於法律上,我還蠻贊同新加坡的鞭刑,各位覺得如何!
記者姚南宏/綜合報導
當教育部看到失序的桃園縣八德國中,會不會想到在「零體罰」入法之後,管教權歸屬的問題?一名網友Juhnhood在批踢踢實業坊(ptt.cc)憂心忡忡地指出,「現在學校有能力的管教者,只剩下外面的警察和媒體了,我相信這現象絕對不是只有八德國中,而是逐漸普遍。」NOWnews《今日新聞網》從去年開始關注花蓮瑞穗國中霸凌事件,卻發現第一線教育人員已經失去管教權;當每起霸凌事件都要透過媒體與網路發酵,才能獲得重視與處理。一部又一部的《青春電幻物語》,正在台灣的各個角落上映。
八德國中屢屢在品格教育評鑑獲獎,96學年度被教育部表揚為「推動品德教育績優學校」,98學年度也獲得桃園縣一校一特色「品格教育特色學校」。如今看來更是格外諷刺,今年教育部砸下12億推廣品德教育,桃園縣教育局還高調找來金曲作詞得獎人方文山寫品格歌,網站充斥著品格計畫或是品格活動,如今對比遭到霸凌同學的處境,都讓人不禁搖頭。
這些假裝看不見真相的大堆頭計畫,現在卻完全被戳破。國民黨立委羅淑蕾今(21)日上午指出,桃園縣八德國中的部分學生長期「霸凌」老師、態度十分囂張,「罵三字經、還說『我竹聯的』、在學校抽菸吞雲吐霧」,還會帶著西瓜刀到學校欺負其他學生,「好像變成西西里島」。而教育部長吳清基今(21)日上午前往該校對全校演講時,部分學生竟無視師長在場,不但在台下嬉鬧,甚至大喊「校長下台」,場面可謂混亂又尷尬。
不可否認,零體罰立法(註1)確實影響了台灣整體教育環境。當初參與推動此一立法的「人本基金會」也成為每當霸凌事件發生,網友最常質疑並且指責的對象之一。因為這項立法把學校和教師手中的實質管教權拿走,卻沒有相對應的配套措施。校園霸凌如今已經演變到這種地步,許多教師甚至不希望拿回「管教權」,學校、家庭與社會是人類日常生活的三大教育環境,若是僅靠著學校裡的教師解決所有問題,對他們來說也未免過於沉重。
去年本報訪問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研究發展處副組長邱靖惠,她說有學校老師向她表示,光是要趕授課進度就已經花掉大多數的時間和精神,要挪出多餘心力專注地處理霸凌案,真的有實務上的困難。探究此次校園霸凌事件,如果不去檢討「零體罰」與「管教權」之間的傾斜,要讓民眾相信政府官員有摸著良心處理此議題,大概也很難。
註1
《教育基本法》第8條-教育人員之工作、待遇及進修等權利義務,應以法律定之,教師之專業自主應予尊重。學生之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國家應予保障,並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國民教育階段內,家長負有輔導子女之責任;並得為其子女之最佳福祉,依法律選擇受教育之方式、內容及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之權利。學校應在各級政府依法監督下,配合社區發展需要,提供良好學習環境。
讓霸凌歸零/趕課都來不及了!老師無力處理霸凌?
記者姚南宏/台北報導 2009/05/10 10:10
WEnews公民記者揭發花蓮瑞穗國中霸凌事件,引起台灣社會對於校園霸凌的關注,而教育部方面處理霸凌事件的窗口是軍訓處,根據軍訓處回覆給網友的公文內容指出,瑞穗國中4月2日獲悉,立即展開個案及圍觀攝影學生輔導處置。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研究發展處副組長邱靖惠直言,處理霸凌還是預防勝於治療。
邱靖惠認為,軍訓處回覆的公文內容把重點放在「法治教育」,對於國中學生來說效用實在不大。邱靖惠表示,霸凌事件有其階段性,剛開始可能是言語上的挑釁,或是較為輕微的肢體動作,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類似瑞穗國中的霸凌事件。邱靖惠認為這名受害學生應該不是第一次被霸凌,顯見老師對於霸凌事件的敏感度確實不足。
邱靖惠直言,有學校老師向她表示,光是要趕授課進度就已經讓他花掉大多數的時間和精神,要挪出多餘心力專注地處理霸凌案,真的有實務上的困難。以兒福聯盟舉辦的處理霸凌的進階課程為例,10名老師大概只有1名老師會參加,就這點就可看出多數老師對於處理霸凌事件的消極態度。
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要徹底化解霸凌事件,邱靖惠建議老師最好讓學生自己討論「班級霸凌公約」,因為跟同儕一起參與討論並制定規範的過程,比起叫學生遵守有點「距離」的法律條文來得有效很多。
原文網址: 「零體罰」助長校園霸凌?網友感嘆警察和媒體成管教者! | 生活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0/12/21/327-2675381.htm#ixzz18ofIiaf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