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Smith wrote:
小的轉PO自己在別樓...(恕刪)
造成這次日本核災的原因不是地震,而是海嘯,
地震並沒有造成福島電廠損壞,地震偵測系統也很順利的讓反應爐停機,
是海嘯摧毀了備用電源,以致無法供水冷卻爐心,才造成災情,
以日本的情況來看,這次的天災的確超過福島電廠的安全設計範圍,
我也認為台灣應該全面評估核電廠的安全性,
但就客觀條件來看,台灣核電廠的設計在遇到跟日本這次同等級的災難時,是有能力防禦的,
因為台灣的核電廠除了每部機組各配兩部緊急發電機之外,還有獨立、位於較高地勢的第5部氣冷式發電機,只要它能運作,就能正常供電,
就算不幸電源全掛了,台灣還有位離海平面六七十公尺高的儲水池,只要一萬噸的水就可以讓反應爐冷卻,核一常備十萬噸的水,核二好像四五萬頓吧,核三不清楚,不用像日本一樣得用直升機或車子到處去找水,
而且不需要電力,只要利用高低差的物理原理就可以讓水灌進反應爐,
另外,台灣的圍阻體外也有消防設備可以接消防車把水灌進反應爐,
這些都是福島電廠沒有的。
更別說我們的核電廠相較於福島電廠,原本就位於距海邊較遠、較高的地勢,
當然啦,沒有人能保證它能抵禦所有的災難,你說台灣有六七十公尺高的儲水池,但遇到一百公尺高的海嘯時怎麼辦? 遇到遠遠超過防震係數的空前大地震怎麼辦? (如果有顆磒石好死不死砸中核電廠怎辦?)
但無限上綱想像的災難是沒意義的,
應該討論的,是我們究竟有哪些措施跟設備、在遇到什麼樣程度的災難時能夠安全抵禦,還能不能做得更好?
我絕對讚成要用更嚴謹的態度來面對台灣的核安議題,不管擁核反核,沒有人希望出事,這次福島事件之後,或許國際上又會有些新的規定及做法來讓改進所有核電廠的安全,
但大家或許不曉得,中國未來二十年,每年至少要蓋一部新的核能機組,光東南沿海就一堆,萬一出事,輻射塵飄到台灣的機會也不小,這是我們無法監督的,相較於台灣,對岸的問題更值得擔心。

給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