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對電力系統穩定度帶來負面衝擊,在進行風力發電發展計畫時,必須另行興建能彈性調度的備用發電機組,以隨時因應電力調度需求。以現有發電選項而言,較有可能的是以複循環電廠來做為備用發電機組,如以此組合模式,概估風力發電不穩定所造成的額外成本約為每度0.765元。以未來150萬瓩、容量因數約37%的風力發電發展目標計算,這些風力發電機組每年發電量約達131.4億度,等於每年我國應為風力發電不穩定性額外付出101億元。又在政府所提出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中,規定綜合電業要以每度2元收購,以我國二0二0年全國預估平均發電成本約每度1.48元,二0二0年風力發電每發一度電將增加0.52元的成本,二0二0年我國購買風力發電將比平均發電成本多付出68.3億元。上述二項成本合計將使僅占我國電力系統2.6%的150萬瓩風力發電機組,造成電價上漲3.21%。而如果風力發電達電力系統總裝置容量的一成,則我國電價將可能因而上漲達近12%。因此風力發電實不宜由政府編列預算進行大規模投資,以免整體社會付出龐大代價。
既然發展風力發電的成本偏高,須要仰賴補貼才足以生存,且其不穩定特性又須要付出相對應的龐大成本,但在我國經濟情況不佳且政府財力吃緊的情況下,要依照政府規劃風力發電發展目標進行建設,有相當的困難。不過由國外發展的經驗可知,如有民間共同支持,則風力發電仍能有適量發展的空間。為此,我國可仿效國外「綠色電力選擇(Green
Power Option)方案」的設計,宣導民眾及企業自願認購發展風力發電的經費,由民眾志願多支付額外電費(Green
Premium),將所得設立推動風力發電發展的基金,或直接認購風力發電電力,則我國就有機會活絡風力發電產業,使之能持續發展。
原文出處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D/092/SD-R-092-009.htm
綜合以上資料台灣如何用風力發電來取代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