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起薪高,當然工作態度會好很多


yqaz wrote:
23年前高中畢業 約59年次
應該這麼說
那時高中等同於現在大學左右 薪水約22000-26000
那時大學等於現在研究所 薪水約28000-33000...(恕刪)


喔..上歷史課了
23年前就是民國77,78年左右
沒錯, 當時股票上萬點
是"事求人"的時代, 沒人想工作, 尤其是3K工作
是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
但好景不常, 隔了一年股票就崩盤的
回到2,3千點左右
又回到"人求事"的時代了,
薪水已經沒有當年"事求人"的時代高了
七零年代末期之薪水高, 有其時代之背景
不能以偏蓋之, 總言之還是經濟學的供需原理
ccl5988 wrote:
那是你自己投資失敗跟...(恕刪)


您看文看清楚,我說過那時我的公司起薪就比同業高,
如何?
我起身立行,拿身家儲蓄拼理想,雖然失敗,總比在這要為下一代做點事,卻只在網上嘴砲勇些吧!

麻煩你,不求你跟我一樣賭身家,
去跟銀行借貸個一兩百萬,
創業請至少三個至四個員工,
一定要起薪高,
我祝你創業成功,
並請你來教教我創業成功的訣竅,
我也願意花三天五萬的學費來聽你講課!

決不嘴砲!

起薪高跟工作態度絕非正相關,
跟一個人看待自己的人生未來態度有關.
水能載舟,亦能煮粥! wrote:
樓主要不要說說您的學經歷讓大家評斷一下市場合理薪資? 就像許多人說的,現在的大學生跟以往的高中生程度其實差別不大,或許有人聽了刺耳,但我個人很認同這說法。不是你覺得我應該領三萬五萬老闆就會給你三五萬,一切都是你表現出來的價值

...(恕刪)


我倒是看到很多老人
英文不行
電腦不行

只剩一張開會出的嘴泡
和僥倖卡好的位子

有些自身的價值
是必須找對公司
才會發光發熱




主張能力派的
可能抓不到重點

"普遍" 調查起薪直直落
倒退二十年

也就是說
"普遍 " 將來的起薪會越來越低

看不到普遍兩字
卻舉統計學上少量當做常態說嘴

簡單來說
普遍低薪的原因有很多

1.大學氾濫化
2.工作機會比起以前台灣剛起步的時候少了很多
3.工作少求職人多,自然老闆籌碼增加。
4.派遣的盛行


以後將來普遍 起薪 一萬
你也覺得都是爛草莓的問題
是吧?看東西還看的真簡化。


當學者對普遍低薪提出憂慮時
歡迎你去提供您"低薪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很草莓"寶貴的建言讓大家開開眼界















spencerk wrote:
喔..上歷史課了23...(恕刪)


所以 等到以後事越來越少 人越來越多
起薪1萬元 你也覺得合理 反正一切合於經濟學得供需法則
When the Nazis came for the communists, I remained silent; I was not a communi

破費阿 wrote:
我倒是看到很多老人英...(恕刪)


跟我發現的一樣,再同意你不過了。

破費阿 wrote:
我倒是看到很多老人
英文不行
電腦不行

只剩一張開會出的嘴泡
和僥倖卡好的位子

有些自身的價值
是必須找對公司
才會發光發熱

...(恕刪)


你說得我都同意,
也相信一定有這樣的老人,
那這就是你的好機會呀!
表現出你的價值,
將這樣的老人淘汰掉當你的肥料,
不是更好嗎?

如果,連這樣的老人,我都無法將他淘汰掉,
那....我個人認為我自己也只是嘴砲一枚!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acbc wrote:
In my defi...(恕刪)



If you think you are right, please post it to somewhere else, such as PTT or Republic of China

Armed Forces. I think some people should be very interested in your post over there.

個人覺得
有時候不是薪水高低的問題
而是安全感
舉個例吧
我鄰居
28歲 女 台灣最南端某國立大學畢
現在市政府當一年一約約聘僱
月薪 21K 已做5年

前我同事
24歲 女 陽明山某私立大學畢
在公司任行政助理 25K
後離職到中華電信當22K約聘僱




破費阿 wrote:
主張能力派的
可能抓不到重點
(恕刪)


確實是
人家在討論社會現象
他們在討論個人能力

破費阿 wrote:
簡單來說
普遍低薪的原因有很多
1.大學氾濫化
2.工作機會比起以前台灣剛起步的時候少了很多
3.工作少求職人多,自然老闆籌碼增加。
4.派遣的盛行
以後將來普遍 起薪 一萬
你也覺得都是爛草莓的問題
是吧?看東西還看的真簡化。
當學者對普遍低薪提出憂慮時
歡迎你去提供您"低薪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很草莓"寶貴的建言讓大家開開眼界
...(恕刪)


破費大大分析的非常精闢
這就是新人起薪普遍降低的原因
很無奈是嗎....但這就是現實呀

但..這其中還是有差異性的
若你真的認為學歷是求職的一種保障的話
在你大學聯招選填志願時, 就已經決定了你未來工作的起薪
若你是台交清成的電子電機學士(非碩士)
就算是應屆畢業, 他的起薪標準最少還是有38K以上
但若你是6分進大學, 讀的是不知名學校的超冷門科系
沒有所謂的一技之長, 學校所學又無法與社會的脈動相結合
小弟只能說
這就是兩年前很紅的"藍海策略"所表達的理念

就現實而言, 除了所謂的"名校"
學歷已不再是求職的保障了
若天生不是讀書的料
在念書, 做學問的這個領域無法做到出類拔萃
就該死了這條心
當廚師, 開貨車或挖土機等薪水都不低
經濟學的供需基本原理,不管你認不認同
量多價低是不變的鐵則
要跳脫只有從量少價高來處理
未來哪種工作需求高, 會的人又相對少, 要靠自己發覺
那時就是事求人, 而非人求事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